智慧城市的內涵和價值何在?

伴隨新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協同進程,以城市管理等為標誌的城市治理成為城市領域的核心主題之一。

智慧城市的內涵和價值何在?

在經濟新常態下,城市治理之中的發展主題,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其中城市經營的理念和思維,正在深刻影響城市管理者和全體市民。從主體角度出發,城市經營涵蓋城市所有的參與者,是權益、責任、目標和使命等的共同體。城市經營的核心之一是致力於實現城市內外各個主體的共贏、社會治理的和諧和產業經濟的持續繁榮。依託城市經營,不斷促進城市基因和精神的凝集,核心的標誌是城市映像的沉澱與品牌的實現.

智慧城市的內涵在實踐當中不斷被豐富和完善,它是我國城市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是融合新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的有效載體。實現程度的高低,直接關係城市文明延續和復興的效率、水平、範圍。

智慧城市的內涵和價值何在?

自2011年以來,我國從學習瞭解國外傳播過來的概念,到逐步從國家政策高度引導推進智慧城市創建工作,並寫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和歷年的中央政府工作報告,全國範圍內探索智慧城市的有效模式方興未艾。智慧城市,這一名詞快速被絕大多數城市管理者所瞭解,併成為城市品牌化的重要對象,特別是在信息化行業的積極參與和廣泛推動下,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政務改革等相結合,一舉成為全行業的熱詞,被廣泛傳播和使用。

智慧城市,首先應當是城市,再是智慧,把握住城市規律、因地制宜架構智慧應用。因此,智慧城市,應堅持不斷的基礎創新、跨界創新和適用性創新,不能固步自封、止步於概念和說辭創新。面向城市真需求,智慧城市才有生命力。

智慧城市的內涵和價值何在?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和分享經濟的蓬勃發展,有利於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信息與通訊技術是推動信息化社會、智慧城市和數據經濟的關鍵性動力。世界已進入“大數據經濟”時代。

智慧城市本質上是城市開發和運營模式的創新,是實現城市自我糾錯和不斷自主完善的持續性狀態。廣義上講,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運營等全流程的政策、方法、方案和實施是科學、高效、公平的,就是智慧城市。形象地講,一個能夠實現空間和時間上不斷自我感知、自我糾錯、自我學習和自我完善的城市,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能夠自我感知、進行學習,並解決感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因此,智慧城市品牌的建設要尊重該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