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這十年

北京的冬天總是少不了呼嘯的北風。龍潭早市門口的商販正在理貨,一陣狂風掃過,一隻塑料袋被吹到了天上。

十年前,塑料袋的命運在中國似被改寫:2007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並於2008年6月1日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一場關於消滅白色汙染的環保運動在中國打響。

為了方便收納塑料袋,市民薛大爺自制了一個塑料袋回收盒,那些還比較乾淨的,可以再次使用的塑料袋被薛大爺放到了盒子裡,而那些髒了的則被用作了垃圾袋。這個情景在“限塑令”頒佈後的一段日子裡並不少見。一輛帆布小推車,幾個被攢得皺皺巴巴的舊塑料袋,成為了多數人購物時的標配。

然而十年間,“限塑令”名存實亡的聲音不絕於耳,那麼這場聲勢浩大的環保運動到底有沒有為我們的環境帶來一丁點的改變,塑料袋的使用量究竟有沒有減少呢?

在“限塑令”頒佈的初期,答案是肯定的。

從2013年國家發改委公佈的《“限塑令”實施以來的主要成效》看,2008年到2013年五年間,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了2/3以上,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使用量累計減少了670億個,累計減少塑料消耗100萬噸。

然而,喜人的成績被隨之而來的零售商業模式大變革沖刷得一乾二淨。隨著網購、外賣等行業的爆發,人們的生活方式似乎更加便捷,坐在家中,動動手指,吃穿用等幾乎所有產品都能“從天而降”。每年雙十一的成交額都在創造著新高:2018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為2135億元人民幣,而去年這個數字為1682億元。成交額翻翻的背後,除了讓各大平臺和商家賺得盆滿缽滿,也讓物流的整個鏈條業都嚐到了甜頭,這其中以用於包裝的塑料製品廠家尤甚。

據《2016年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業塑料袋總使用量約147億個,其中快遞“直接使用”塑料袋數量約為68億個,佔比為46%。剩餘的54%為電商平臺和賣家的自帶包裝。

不久前,中國郵政局官網也發佈了《2018年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報告顯示,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完成的業務量為58.6億件,單月完成快遞業務量超過2012年全年快遞業務量。試想一下,如果每件快遞用一個塑料袋,那麼僅今年11月一個月就用掉了58.6億個塑料袋,這其中還不包括防撞、填充等其他塑料製品。

當“限塑令”撞上商業新模式,似乎是完敗了。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即使是從源頭杜絕了劣質塑料袋的生產,對於消滅白色汙染的意義並不大,因為比限制生產更為重要的是如何“解決”塑料袋,回收、分解塑料袋才是真正對環境保護有意義的工序。

但塑料袋的回收情況卻不容樂觀。有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雖然我國塑料再生企業數量眾多,回收網點遍佈全國各地,但真正能做到回收利用的的企業少之又少,高額的成本和技術研發費用成為一堵高牆,橫亙在環保和發展之間。

全球化,不僅加速了經濟發展,也加速了汙染的蔓延。不知道文章開頭的那隻塑料袋將會飄向哪裡,又落在哪裡;不知道那隻印有龍潭早市標識的塑料袋會不會被我們的子孫撿起,而那時,我們和早市可能都已不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