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春節原來是這樣過的:買3斤肉過年,新衣服都是父母做的!

如今的春節充斥著微信紅包、支付寶集福,我們都說:年味越來越淡了,急著尋找曾經的過年氛圍。那麼今天就跟隨小編,來看看從70多年前到如今的春節,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買上三斤肉,就能過一個年”

上世紀四十年代,物質還匱乏,過年最大的期盼是能吃上肉,據爺爺奶奶們說,新年的新衣新鞋都是自己做的。

70年前的春節原來是這樣過的:買3斤肉過年,新衣服都是父母做的!

過年了,飯桌上也難得有了點葷腥,買上三斤肉,就能過一個年。

大人會給孩子們做玩具,簡單的面具、小風車,不算很精緻的娃娃,就足以讓一群小孩玩得不亦樂乎。

那個時候沒有現在富裕,大家會早早地開始準備過年,大戶人家家裡會殺豬來蒸豬頭肉。

“過年就能吃上好吃的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是爸爸媽媽們的春節回憶,那時候過年可以吃上好的,一吃完飯,就跑出去玩老鷹捉小雞、捉迷藏,玩累了就回家!

70年前的春節原來是這樣過的:買3斤肉過年,新衣服都是父母做的!

最開心的是過年能吃上各種糖果、炒貨。

壓歲錢都是幾毛錢,1元的算鉅款了。去親戚家拜年吃飯,不能多吃,一些大魚大肉會用來反覆招待一批批客人。對聯都是自己寫,字寫得好看的人,會給別家送去。還會熬糖稀,那東西可甜了。

“特別期待穿新衣服”

大學生們的新年記憶大概是,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時的欣喜,收到紅包時的雀躍,吃到大魚大肉時的滿足……

70年前的春節原來是這樣過的:買3斤肉過年,新衣服都是父母做的!

爸媽會把壓歲錢偷偷放在我的枕頭下,我就裝睡,等他們離開後又迫不及待地拆開。過春節最期待的就是吃年夜飯和收紅包,可以穿新衣服,也可以買很多零食。

小時候每到正月裡去拜年,親戚總會問考試考了幾分,而現在不一樣了,他們總會問對象有沒有找好啊。

“犯了錯也不怕爸媽罵我”

那麼,如今小學生們眼中的春節,又是什麼樣的呢

70年前的春節原來是這樣過的:買3斤肉過年,新衣服都是父母做的!

吃好年夜飯後陪爺爺奶奶看春晚,還能拿紅包,每次拿紅包就代表我又大了一歲。

每年老師都會佈置和春節有關的作業,比如今年的作業是陪大人去買年貨並記錄價格。

過年期間打碎了杯子爸媽也不會責備,會說上一句“碎碎平安”。

對於成長在不同年代的人來說,除夕夜時餐桌上的菜餚、春晚熒屏上的人以及過年的活動形式等,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得不同。

但春節,這個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所承載著的家人團聚的感動,縈繞在飯桌談笑間的溫情和人們對來年的美好期望,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雖然年紀可能不同,但我們卻有幸能在春節共同分享這份團圓的快樂,這才是最值得珍視的。

這個春節,和家人在一起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