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為何再也回不到記憶中的模樣

春節年年過,人們為何總感覺到年味越來越淡。春節如今總在人們隆重的準備與企盼中等待,卻在淡淡中過去。是啊,春節再也回不到人們記憶中模樣。如何看待春節這種千年的繼承、發展與變遷!

春節這種變化首先是如今社會、經濟、文化大發展、大進步的表現。如今物質產品豐富、文化娛樂形式多樣、交通便捷、經濟發達,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過去好多隻能在春節實現與滿足的企盼與願望如今分分、秒秒就能實現。如過去只有在春節才能穿的新衣服、吃平日吃不到的美食、看戲、看電影......如今在平日中就能輕鬆實現。人們對春節的期盼與慾望少了,年味就淡了。

經濟越發達、個體經濟越獨立人們對家庭、家簇、故鄉的凝聚力、向心力就減少了;空間、時間、經濟差距使人們對往昔的親情、友情、鄉親愈來愈淡。

多年來,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重視不夠、繼承不夠、挖掘不深、宣傳缺失,導致洋節在中國氾濫、蔓延。如今政府、社會、文化團體、社區、村鎮、已很少組織大型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就連春節放鞭炮也以化境汙染、安全等理由在全國各地實施禁放。西方國家許多傳統活動卻成為國家名片,如鬥牛節、西紅柿節。我不禁好奇的問一句滿大街奔跑的汽車也會帶來汙染與安全事故,難道也要禁止嗎?

中國要實現中國夢,必須要有支撐中國發展的獨有的、具有強大生生命力的、具有強大向心力與凝聚力的優秀文化作為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