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此處“無為”勝“有為”

繼續推薦——《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本文分享書中關於“品格教育”的內容。

品格教育:此處“無為”勝“有為”

對孩子的教育包括知識的傳遞和良好品格的養成,知識教育多在學校完成,而在長年的應試教育影響下,學校教育對孩子品格的養成並未足夠重視,至少不能與知識教育相提並論。而不論什麼時候,家庭教育中都必須重視品格教育。一個人的人格建全,品行端正,比是否擁有足夠的知識更加重要。

那麼,孩子需要什麼樣的品格教育呢?尹老師在書中提出了一個原則:“如何對孩子進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說教,不需要獎懲,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裡。品格決定命運,童年影響一生。”

日常生活中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大人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形成示範。每一個小孩的成長過程都是不斷觀察和模仿成人的過程,尤其是品格教育,一味的抽象說教並不能給孩子帶來深刻的體會,反而是成人的一舉一動會成為孩子品格的導向。

例如在成人眼中,孩子說謊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品格問題,是孩子“學壞了”,“不聽話了”,但在尹老師看來,孩子說謊的癥結往往在父母身上。

如果說某個孩子有說謊的壞毛病,這一定是他的成長環境出了什麼問題。孩子說謊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模仿大人,一個是迫於壓力。每個孩子最初的謊言都是從這裡來的。

很多人習慣把兒童的品行問題歸咎於孩子自身,所以習慣指責孩子;可我從自己及他人的經歷中真切地看到,孩子的品行習慣是如此依賴家長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長在思考改變孩子的問題時,切入點永遠應該是如何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品格教育:此處“無為”勝“有為”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扮演著“永遠正確”的角色,讓孩子無條件服從自己的要求,卻從不反省自己的作為和教育方式,反而在孩子出現問題時批評、苛責,甚至使用暴力。然而家長這些過激的反應並不能促使孩子向好的方向轉變,其結果,要麼會讓孩子失去主動調整的機會和動力,要麼會迫使孩子的問題更為極端。

孩子畢竟只是孩子,什麼事情沒做好,只讓他感受因此帶來的不便,就已經夠了。孩子每有一種失誤,感受到失誤帶來的不便或損失,才會產生相應的調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樣。這種調整需求是每個正常孩子都會有的。家長不生氣,不過分指導,孩子才能有機會主動調整。

孩子的弱點如果總是通過大人的操縱去克服,那所謂“克服”就是不存在的虛幻,只能叫做屈服。屈服是不會成為孩子自我認可的一部分的,只要有機會,他就不再想屈服,就要從約束中掙脫出來。

尹老師認為,好的家長應該把調整的主動性還給孩子,而不是用批評的方式強迫他們改正。

幫助孩子想一些預防方案比批評有效得多。如果孩子真有一個毛病無法改變,只要問題不是太大,可以隨他去。

用“理解”和“辦法”都解決不了的毛病,用“批評”一般來說也解決不了。

“永遠正確”的家長放下自我中心念頭,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開生命的另一扇窗戶,陽光會照進來,灑滿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遠正確的幻境,就是開始走出失敗的厄運。

除了要學會用理解、包容和自我反思來對待孩子品格上出現的瑕疵,家長也需要正確地認識“獎勵”。的確,對孩子取得的成績進行獎勵是一個不錯的激勵手段,但把獎勵當成誘餌,或是濫用物質獎勵,都會破壞孩子單純的上進心。

把獎勵當作學習的誘餌提出來,是一種成人要求兒童以成績回報自己的行賄手段。它讓孩子對學習不再有虔誠之心,卻把心思用在如何換取獎品、如何討家長歡心上。這讓孩子的心總是懸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虛榮浮躁,學習上很難有心無旁騖、腳踏實地的狀態。

品格教育:此處“無為”勝“有為”

尹老師還特別指出了物質獎勵的副作用。首先,它轉移了孩子的學習目的。其次,它破壞了孩子實事求是的學習精神。再次,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對立情緒。事實上,不管是對孩子不良品格的呵斥、批評,還是對良好品格的物質獎勵,都是成人在不自覺地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操控。

在孩子的品格教育中,家長的“無為”比“有為”更重要。所謂“無為”是指不刻意“修正”孩子的行為,不對孩子有所“作為”,而把目光拉回到自己身上,反思自己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的問題,把“修正”孩子行為的機會和空間留給孩子自己。要知道:

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長的行動比言語更有說服力。要儘可能減少環境中的誘惑,而不是勸說孩子去抵抗誘惑;要用“人性”來體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來要求孩子。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如果家長在和他的相處中很體貼他,他也會反過來以他的“懂事”和“聽話”回報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