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邓曼传》卧马先生破解楚武王所创“荆尸阵法”千古军事之谜

写作《邓曼传》卧马先生破解楚武王所创“荆尸阵法”千古军事之谜

关于楚武王所创的“荆尸阵法”,《左传》上多次记载,因为历史上只简略的记载楚武王用“荆尸阵”破敌,但古往今来历代军事大家没有一个人真正破解和知道楚武王的“荆尸阵法”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传奇阵法,又是如何破敌取胜的?2016年卧马先生写作《邓曼传》时也为楚武王的“荆尸阵法”给难住了?为了还原楚武王用“荆尸阵法”破敌制胜的历史场景,卧马先生从“荆尸阵法”的“荆”和“尸”入手,综合研究古代演兵布阵的军事部署及清华简《楚居》记载的楚国之名由荆改楚的历史渊源,终于破解楚武王所创的“荆尸阵法”,揭开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大千古之谜。

写作《邓曼传》卧马先生破解楚武王所创“荆尸阵法”千古军事之谜

楚武王首创荆尸阵法 荆尸模拟图 1

写作《邓曼传》卧马先生破解楚武王所创“荆尸阵法”千古军事之谜

楚武王首创荆尸阵法 荆尸模拟图 2

写作《邓曼传》卧马先生破解楚武王所创“荆尸阵法”千古军事之谜

楚武王首创”荆尸阵法“模拟图 3

自《芈月传》热播以来,中国掀起一股很强劲的楚文化热潮,通过一部电视剧,能够让亿万观众对沉睡几千年的楚国历史和楚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刨根问底搜索了解,想办法弄清楚史专家至今都疑惑不解的很多楚国历史事件,这无疑是宣传、普及和推动楚文化历史研究的一大幸事。

作为一个楚文化的探索者和研究者感觉很欣慰,也为芈月生活在楚国将亡的最后一百年里,在芈月死亡21年后秦始皇就灭了楚惋惜,为此我尝试性的开始写作能展现早期楚国历史画卷的八十集电视剧《邓曼传》的剧本创作,期望再次掀起一股关注研究楚文化的历史之风。

在写“楚武王伐随”时,读到《左传》中关于的“荆尸阵”记载时,我有点蒙了?被这个“荆尸阵”给镇住了好久,弄不清《左传》中的“荆尸阵”阵法是如何排兵布阵,剧本中应该怎么描写?演员在镜头前该如何展现了?当然,剧本都写不清楚“荆尸阵”阵法,导演也就根本无法拍摄了?

为此不得不暂时停下来,研究起这个听起来就有点吓人的“荆尸阵”来。

写作《邓曼传》卧马先生破解楚武王所创“荆尸阵法”千古军事之谜

古代军事阵法 1

写作《邓曼传》卧马先生破解楚武王所创“荆尸阵法”千古军事之谜

古代军事阵法 2

写作《邓曼传》卧马先生破解楚武王所创“荆尸阵法”千古军事之谜

古代军事阵法 3

写作《邓曼传》卧马先生破解楚武王所创“荆尸阵法”千古军事之谜

古代军事阵法 4

“荆尸阵”一词,最早出自《左传》鲁庄公四年的“楚武王伐随”篇。

《左传》原文:鲁庄公四年,楚武王为荆尸阵成。春,王三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

自“荆尸”和“荆尸阵”一词诞生以后,历史上有多个关于荆尸的记载。

《左传》:宣公十二年晋随武子称楚庄王“荆尸而举”,也记载了“荆尸”。

不管是楚武王的“荆尸阵法”,还是楚庄王的“荆尸而举”,虽然都明确指向是一种军事阵法,但都没有“荆尸阵”的细致描述。因为这样,甚至有研究者居然彻底否定“荆尸阵”是兵阵的阵法说。

清代有把“荆尸”说成楚国四季的“楚月说”。最具代表的是,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与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庄公四年的四年春和王正(三)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的有“王正月”与“王三月”两种版本。细读“楚月”说,发现明显与《左传》中“荆尸”的相关记载严重不符。

近现代一个叫张君的学者,发表的“荆尸”新探的“荆尸”观点更是离奇,说“荆尸”是“楚人所奉祖先的‘神灵’”。过细查阅其所谓的“楚人所奉祖先神灵”解读,发现完全违背《左传》的“荆尸”本意,感觉很荒谬。

参看:原文链接:http://www.doc88.com/p-1466579079006.html

原来这个出自楚人的“荆尸阵”,至今还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大千古之谜?

研读这些“荆尸”的解读后发现,历代对荆尸的解读,都没有真正把“荆尸”准确解释清楚,“荆尸”的楚月说与“荆尸”的神灵说,脱离军事阵法荒唐可笑。

关于荆条的“荆”字,古今有很多负荆请罪、荆妻、等相关词语,从字义上分析,荆尸与负荆请罪、荆妻等,从字义上都有所不同。

南朝梁元帝《玄览赋》有:“拟都护之戊已,模荆尸之甲裳”。这是说模仿荆尸而做的盔甲一类的防护服,虽然跟军事有关联,也没具体详述荆尸。

《左传》“楚武王伐随”篇,是最早记载“荆尸阵”的典籍。楚武王为荆尸阵成和楚武王荆尸,两次说到“荆尸”。因为楚武王之前,没有任何相关历史记载。按照先入为主的理论来考论,可以推论得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荆尸阵”法,诞生于楚国,是楚武王首创,都是没有疑问的。

“楚武王为荆尸阵成”句,清楚的介绍了,楚武王是为了攻打随国,自创的“荆尸阵法”。“阵成”可以证明,楚武王不仅发明了“荆尸阵法”,还在楚军中做过一个时期的演戏和操练,并在楚军中练成了“荆尸阵法”。

“春,王三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这一段,也很清楚的介绍了,公元前690年春三月,楚武王伐随出发前,是在操练成功的“荆尸阵”军阵前,给每个楚军将士授完“楚戟”后,宣布的“楚军伐随军令”。

简单说明一下“孑”字,古代的“孑”同“戟”。了解了“孑”的“戟”意后发现,楚军对“剑戟”等武器的保管当时是相当严格的,象现代士兵平常不佩子弹的道理一样,平时使用专用的训练器材,不是战争时期,楚军不授佩剑戟等正规武器。(也可能楚武王这次所授的孑是一种新式剑戟)。

追溯起来“荆尸”一词,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代公元前1152~1056周文王姬昌以前的楚祖鬻熊时期,离楚武王“荆尸阵法”诞生有450多年。

清华简《楚居》中有“楚祖穴酓(鬻熊)之妻妣列生丽季时,遇到难产,剖腹而生后,楚巫用荆条裹腹以宾”记载,就讲的是跟“荆尸”有关荆条裹腹而葬。严格的说,荆条裹腹只能叫荆腹,不是真正意义的“荆尸”,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关于“荆尸”的最早记载。

从《左传》历史记载看卧马先生研究认为,自古有人如其名名如其人的说法,既然楚武王的阵法叫“荆尸阵法”,这个阵法应该与“荆”字和“尸”字有关?不管是“荆尸阵”还是“荆尸”都脱离不了荆字和尸字,不然不可能叫“荆尸阵”的。“荆尸”的准确意思,应该是“用荆条缠绕整个尸体”,是荆条裹腹延伸版,离开了荆字和尸字本意的解读,就是不符合“荆尸”之意的曲解。

楚武王之所以想到“荆尸阵法”,就是因为楚武王了解或看到过楚人“用荆条缠绕的尸体”的“荆尸”形状。历史上至今没有出土过“用荆条缠绕的尸体”的“荆尸”实物,今人也没有真正见过“用荆条缠绕的尸体”的“荆尸”?

虽然现在无法看到“用荆条缠绕尸体”的“荆尸”,但“用荆条缠绕的荆尸”的形状,还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用荆条缠绕后的荆尸,一定呈手脚伸展的僵硬状,似一个四肢张开仰面趟在地上的样子,“荆尸”应该跟后代帝王穿上了金缕玉衣的样子相似。(参看似荆尸状甲骨文金文篆书“大”字和用人车模拟的荆尸阵图)

只有这样先准确的理解了“荆尸”,才能跟军阵兵法上的“荆尸阵”联系上了,只有这样的“荆尸”之形,才真正符合“荆尸军阵”的作战要求。

通过对如此“荆尸阵”的深入研究发现,如此布兵的“荆尸军阵”,可集中主先锋的强攻优势,容易破敌军阵,前方与后方军阵联合,能够灵活自主的对敌军形成前后夹击的包围圈,使敌军短时间里腹背受敌,快速制服敌军,后方遭遇敌军追击,荆尸阵后方的左右两翼,也可迅速的形成左右夹击的包围追击敌军。“荆尸阵”还能根据地形大小和敌军多少,灵活的编组成大的荆尸阵和小的荆尸阵攻击敌军,使敌军很快陷入团团的包围中,使用了“荆尸阵”法,就等于掌握了克敌制胜的主动权。

经过认真研究琢磨,准确释读左传中“楚武王为荆尸阵成。春,王三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原文中的每一个字的字义,参考历代对“荆尸阵”的不同认识和解读,终于彻底厘清“荆尸”是什么意思?“荆尸阵法”是如何排兵布阵的?“荆尸阵法”在古代战争中有什么军事作用和兵法优势等一系列跟楚国军事战争有关的历史疑问,终于找到能够还原《左传》中关于“荆尸阵”记载的满意答案,和准确描写《邓曼传》这段关于“荆尸阵”法的表现方式,无意间揭开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千古之谜“荆尸阵”的谜底。

原来楚武王芈通(熊通),不仅是楚国历史上第一代楚王,并且是楚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是楚武王首创了楚国唯一的军阵,也是中国兵法史上与历代兵法不同的“荆尸阵法”。

参看:《邓曼传》剧本中关于“楚武王伐随 操练“荆尸军阵”

您认为卧马先生破解的楚武王荆尸阵法,是否能够真实还原楚武王的荆尸阵法?

2018.10.31 文字考古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