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位县令,慈禧赏赐两个大字,县令父亲看见后,大骂上吊而死

导读:清朝末期,很多西方国家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宣扬西方基督教。这些传教士利用底层百姓贫穷、目光短浅、害怕强权等特点,用一些小恩小惠立刻吸引了大批的百姓加入教会。当时的山东作为北方的沿海省份,是最早对西方列强开放的口岸之一,因此很多传教士在山东传教。

1898年,山东巡抚毓贤见省内加入西方基督教的百姓越来越多,害怕引起动乱。于是他决定利用在山东境内流传的一个民间组织抵抗西方教会,这个组织名叫“义和团”。毓贤的这个办法立刻起到了效果,大批教民纷纷脱离教会,加入义和团。

清朝一位县令,慈禧赏赐两个大字,县令父亲看见后,大骂上吊而死

山东巡抚的做法损害了洋人的利益,立刻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反对,他们不断向清政府施压,要求禁止义和团。最后,清政府只能派出袁世凯前往山东取缔义和团,山东义和团被取缔之后,大部分的团员都逃到了京城附近,要求进京发展义和团。

慈禧听说大批义和团来到京城之后,非常害怕,立刻召见大臣商量对策。当时的保守派大臣厌恶洋人,希望用义和团来抵抗洋人,所以他们向慈禧大肆宣扬,说义和团“刀枪不入”、“枪炮不伤”,能够帮助朝廷打败洋人。老眼昏花的慈禧竟然相信了他们的话,下旨让义和团进入京城,攻打教堂和列强的使馆。

清朝一位县令,慈禧赏赐两个大字,县令父亲看见后,大骂上吊而死

慈禧的决定立刻激怒了西方列强,各国纷纷派兵组成了八国联军,宣称要攻入京城保护各国使馆。慈禧听说之后,立刻带领光绪皇帝和后宫妃嫔逃出紫禁城,一路跑到了陕西西安躲避。

根据西安现在保存的一些史料记载,当年慈禧西逃的路上虽然狼狈,但仍然过着奢侈腐败的生活。慈禧到达西安之后,第一件做的事情并不是与大臣商量如何处理八国联军的事情,而是让人成立了供支局,专门负责为慈禧在西安的花销筹钱。

清朝一位县令,慈禧赏赐两个大字,县令父亲看见后,大骂上吊而死

西安下面一个县有一位名叫孙多祺的县令,他听说慈禧来到西安之后,觉得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到了。为了接近慈禧,孙多祺花钱贿赂了李莲英,被安排进了供支局,专门负责为慈禧采购当地美食。

有一天,孙多祺来到慈禧位于西安的行宫,正好被外出的慈禧见到,于是立刻上前跪拜,并说了很多阿谀奉承的话,将慈禧哄得非常开心。慈禧见此人聪明伶俐,决定留在身边伺候,就问了他几个问题,包括多大年纪,家中父母身体可好?孙多祺回答说家中有一位老母亲,已经七十八岁,身体很好。慈禧当时有事在身,也没有再多问,就离开了。

过了些日子,慈禧因为八国联军的事情上火生病了,孙多祺得知后,立刻前往觐见,并奉上了一碗素粥,没想到慈禧喝了之后身体感觉好多了,就问孙多祺粥是谁做的?孙多祺回答说是家中母亲,听说太后得病,亲自下厨房熬制的。

清朝一位县令,慈禧赏赐两个大字,县令父亲看见后,大骂上吊而死

慈禧为了感谢老人家亲自煮粥,就赏赐给孙多祺一个福字,一个寿字,按照清朝惯例,“福”、“寿”只有逢年过节才会赏赐给有功之人。孙多祺得了赏赐非常高兴,立刻将字拿回家供奉。“后病,孙进素肴,云其母自制。后大喜,乃赏孙母福寿字,并金镯一对。”

没想到被父亲看见,就问孙多祺哪里来的字。孙多祺将慈禧赏赐的事告诉了父亲,结果父亲大怒,骂道:“我还健在,你却只在太后面前说你母亲,可是不将我放在眼里,外人岂不是认为我已经死了!”孙多祺的父亲说完之后,竟然回屋上吊而死。“孙之父闻而叹曰:“我尚在,而汝但云有母,吾其死矣!”遂自经。”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稗类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