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正在做开颅手术时

手术台上的孩子突然醒过来了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幸好,孩子没有喊疼

医生也没有方

他们赶紧和孩子聊起了天

还让他认图识字、答问题

……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原来

这并不是一次意外

而是医生们脑洞大开的一次手术设计

也就是在手术过程中唤醒麻醉的孩子

配合医生精准切除孩子的脑瘤

避免误伤他的语言、行动功能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躺在手术台上的孩子是12岁的小勇(化名)。

三年前的一天,他突然头晕,很快四肢开始抽搐,跌倒在地,过了一分钟才清醒过来。

之后,每隔十多天,这病就得发作一次。

经过检查,他被诊断为:癫痫。

“罪魁祸首”是脑内长出的一个4公分大小的肿瘤。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切掉肿瘤,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可问题是,这肿瘤长的位置比较“毒”:它生在脑部重要的功能区,周围就是控制说话的语言中枢。

要切除肿瘤,首先就要拿准切除范围。但一般开颅手术时都要全身麻醉,病人处于睡眠状态,意识消失,根本无法准确定位病灶。

要是病灶切得不干净,病情容易反复;但要是切多了,伤及语言功能区,孩子可能就没法正常说话了!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经过仔细研究讨论后,神经外科和麻醉科的医生决定“放大招”——

术中唤醒

简单地说,就是在手术中途将患者唤醒,配合医生辨别功能区位置,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护正常脑功能区。

手术开始时,神经外科医生在预先选好的位置“下手”,切开了小勇的头皮。40分钟过去,随着大脑组织一层层剥开,隐藏在脑内的肿瘤暴露出来。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关键的麻醉术中唤醒时刻到了。

麻醉科医生开始调整麻醉药的种类和剂量。10多分钟后,小勇出现了唤醒的征兆。医生接连喊了几次他的名字后,他缓缓睁开了眼睛。

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躺在手术台上,“脑洞大开”的小勇不仅没有喊疼,还能和麻醉医生聊天、识图认字。

在医生和小勇对话时,神经外科、神经电生理的医生们没有闲着,他们通过神经导航定位、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办法,在小勇的大脑皮层上反复试探,定位出大脑功能区。

小勇在术中醒来后,我们的医生和他说话、让他看图认字,同时刺激他肿瘤附近的功能区。

如果有反应,就说明这块是有用的,要保留;如果没有反应,就可以切除,这样肿瘤完整清除,还最大限度保留了脑部的功能区。

——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陈乾

几轮对话下来,根据小勇的表现,医生逐渐标记出语言、行动等功能区,并勾勒出肿瘤的确切范围。确定“路径”后,麻醉医生再次调药,让小勇重新“入睡”。

经过近4个小时的努力,医生们小心翼翼地切除了肿瘤,为他合上颅骨,缝合头皮伤口。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手术成功了!这是深圳市儿童医院第一例术中唤醒的病例,也是深圳市最小年龄的术中唤醒的病例。

手术后,小勇再没有出现抽搐症状。他的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四肢灵活,胃口也不错,很快就能出院了。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家长心里在嘀咕:

孩子的脑壳已经打开了,他麻醉睡着了没知觉,但中途醒来不会痛得要死吗?

真相只有一个:镇痛剂还在发挥作用。

术中麻醉唤醒,看起来轻飘飘的几个字,其实对麻醉医生是个巨大的挑战。

要做到术中随时唤醒,唤醒后神智清醒又不觉得痛,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麻醉技术,而且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和代谢不尽相同,麻醉医生必须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灵活处理。

——深圳市儿童医院麻醉科主任 马星钢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术中唤醒要做到万无一失,麻醉医生得闯过“三关”。

✎第一关:头皮神经阻滞,让他醒来不会痛

要想孩子醒来时不会痛,最重要的是头皮神经阻滞麻醉。

头皮伤害性感觉传入纤维主要源于框上神经、颞神经、枕小神经和枕大神经等。

当麻醉医生对这些神经进行局部麻醉后,就能切断头部疼痛感觉向大脑传递的“路径”。可以说,阻滞失败,满盘皆输。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同时,唤醒期间还要考虑到舒适化问题,既要让患儿配合医生“划清界线”,又要避免他苏醒期间产生什么不适。

✎第二关:随时调整麻醉深度,该醒醒该睡睡

即使孩子唤醒后没有痛感,也会有新的挑战:开颅手术是个精细活,而大脑皮质功能评估也是穿插于手术中进行的。

也就是说,精准找出病灶位置,无法一口气完成,是一个时断时续的过程。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如果孩子唤醒后一直保持完全清醒,这个风险很大。比如,孩子要是不耐烦躁动起来,那怎么办?他的头骨可是打开着的!

这就需要麻醉医生根据手术进展,调整麻醉深度:需要孩子配合评估时,麻醉医生得想办法让他醒过来;一项评估完了,就得让孩子适当“休息”一会。

如此循环,难度可想而知。

✎第三关:术中突发情况

手术前,麻醉医生还要考虑各种突发情况:

唤醒期会不会癫痫发作?

小勇体重62公斤体型偏胖,唤醒期会不会呼吸不通畅?

会不会恶心、呕吐,导致窒息?

......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这让手术麻醉组每个成员心里都悄悄地捏了一把汗。为此,麻醉科组织了全科范围的术前讨论,吴立新医生的麻醉预案就写了满满4页……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神经外科的孙洋医生,是给小勇准备聊天话题的“编剧”。医生和孩子的术中对话,就是按照这些“剧本”走的: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上几年级了?

这是什么?(展示图片: 伞 、大象、汽车)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请读这个图片上的文字

请闭上眼睛,把嘴巴张开,伸出舌头……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分别考察了小勇的记忆、语言、阅读、行为等脑功能区。在唤醒后,医生多次问他这些问题,正是为了不误伤他的正常脑组织。

术中唤醒就像要打一场高难度的战争,既要精准打击,完全、干净地消灭敌人,又不能伤及无辜。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相对于成人,给儿童做术中唤醒的难度更大。因为孩子与父母分离或者环境转变,容易焦虑、烦躁。就算术中初次唤醒成功,孩子也有可能不愿配合医生进行评估,导致手术无法继续。

为此,麻醉医生术前必须花大量时间与孩子“混熟”,反复跟他说手术中醒来会是什么感觉,需要他怎么配合。

手术中唤醒评估期间,还要有医生一直陪伴在孩子身旁不停地进行安抚,确保手术能顺利进行。

这对手术医生、麻醉医生都要求很高。目前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医院能开展这项手术。

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病变涉及脑部功能区的病人,做常规全麻手术有近30%可能会发生语言、行动等功能障碍,而在清醒状态下做手术,可能性只有4%。

开颅手术中,孩子突然醒了!

业内有句话流传广泛: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麻醉绝对不是“打一针,睡一觉”那么简单,每一台手术成功的背后,往往都是多个科室协同作战的结果,这其中,麻醉医生功不可没。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