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仅半年商誉即大幅减值 嘉凯城第二主业出师不利

收购仅半年商誉即大幅减值 嘉凯城第二主业出师不利

新浪财经讯 2019年2月13日晚间,嘉凯城(6.810, -0.01, -0.15%)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凯城”)回复了此前深圳证券交易所向其下发的问询函,对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业绩大幅亏损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存货跌价损失、商誉减值损失是其2018年四季度业绩亏损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商誉减值主要来自收购的影院,而此次商誉减值距高商誉收购还仅半年时间。

业绩预告巨亏16亿 深交所下发问询函

2019年1月30日,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凯城”)公布2018年业绩预告。2018年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16亿元,比2017年19.87亿元的利润同比减少180.49%,当日嘉凯城股价收跌8.2%。

由于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5.39亿元,而全年预计亏损16亿,四季度亏损超过10亿元。而公司所处置的5家项目公司资产包均是按照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出售的,并未出现大幅浮亏的情况,因此公司浮亏突然大幅增加或主要由公告中所述的资产减值所导致的,具体的资产减值内容,公告并未说明。次日,深交所对于嘉凯城此次巨额资产减值准备发出问询函,主要问询4方面的问题:

1.四季度相对于前三季度而言突然大幅亏损的原因;

2.资产减值准备的项目、原因及合理性;

3.收购的院线资产商誉是否合理,减值的理由;

4.存货减值的原因及合理性。

从深交的问询函来看,主要的问题还是集中在后两个,存货减值及所收购院线商誉减值的原因及合理性问题。此次问询的两方面问题之所以引起投资者所关心,是因为相对于2017年回复交易所问询函是表示存货不存在减值迹象,此次存货又出现了减值迹象,另外,高誉收购不满一年,就出现了巨额商誉减值损失,市场对收购时高商誉的合理性存疑。

院线业绩不及预期 嘉凯城第二主业出师不利

根据公司回复公告,第四季度新增亏损约10亿元,主要为日常经营造成亏损约3亿元,对各项资产计提减值损失造成亏损约7亿元,其中:商誉减值损失影响约3.40 亿元,存货跌价损失影响约1.70 亿元。

商誉价值方面主要集中在北京明星时代影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星时代影院”),公司公告称,针对明星时代影院业绩不及预期以及未来增值无法纳入预估的情况,嘉凯城将收购明星时代影院所产生的近3.5亿元商誉计提了2.6亿元的减值准备,如下所示。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对于明星时代影院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估计不足1亿元,而除商誉以外的账面价值仅1190万元,有明显差别的是商誉却高达3.49亿元,为账面价值的近30倍,超过现金流折现价值的3.5倍。

而根据嘉凯城收购明星时代影院时评估公司给出的估值,账面净资产4014.41万元,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价值为1.6亿元,增值率为297.85%,而收购金额为股权对价款项2.72亿元,债权安排款项2.93亿元,共计5.65亿元,商誉3.49亿元。

通常情况下,在高增值率和高商誉的背后往往是业绩承诺或者业绩快速增长,而嘉凯城收购明星时代影院时,标的还处在亏损状态,2017年净利润为浮亏0.78亿元,2018年1季度浮亏0.13亿元。而此次公告称,明星时代影院、艾美(北京)影院投资有限公司4 季度发生亏损约0.26 亿元,4 季度亏损较前三季度有所增加。全年看,明星时代影院2017 年度净亏损0.78亿元,2018 年度亏损缩小为约0.52亿元,嘉凯城认为院线业务虽然亏损额度有所缩减,但短期内盈利仍较困难。

嘉凯城早在2014年就已经转型进入城镇商业地产领域,对于商业运营管理及影院管理业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此次直奔院线行业,或将成为恒大多元化背景下的院线业务上市公司平台。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院线业务持续亏损,四季度还有有所加剧,商誉高达76%的减值率,反应出嘉凯城的第二主业出师并不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