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為什麼處死末代沙皇?

單騎卷平崗


一個朝代滅亡之後,退位的君主便成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生死存亡全要看後世統治者的需求。很不幸的是,曾經俄國末代沙皇退位後,由於列寧的需求,沙皇一家老少全部被處死,並且屍體還被硫酸和汽油銷燬。



被處死的沙皇叫做尼古拉二世,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末代沙皇。他在位期間沙皇制度已經搖搖欲墜,日俄戰爭之後,國內甚至爆發了重大的革命。在這種情況下,平庸的尼古拉二世根本沒有任何能力改變局勢,加上後來的巴爾幹問題,最終在一戰末期爆發二月革命後,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

尼古拉二世退位後,俄國出現了兩個實力較大的政府,一個是俄國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組建的臨時政府,一個是列寧等人組織的蘇維埃政權。當時的臨時政府權威較大,而且其成員大部分原為沙俄國家杜馬[議會]成員。臨時政府為了穩定國內的保皇黨,所以選擇保護沙皇一家,因此末代沙皇並沒有生命之憂,只是被軟禁在了沙皇村的亞歷山大皇宮。



當時的俄國臨時政府內部成員龐雜,各派系之間爭鬥不休,最終由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黨發動十月革命,以武裝起義的形式推翻了臨時政府。臨時政府被推翻後,沙皇一家被轉移到了葉卡捷琳堡,從此沙皇一家由軟禁變為了囚禁。

十月革命後的列寧正在加緊統一權力,召開了立憲會議選舉。但選舉結果卻讓列寧大失所望,除了大城市的工人之外,代表農民的社會革命黨和代表資產階級的立憲民主黨都反對列寧。最終在選舉中失敗的列寧惱羞成怒,以武力解散立憲會議,並且派兵鎮壓其他反對派,將他們定為反革命集團。



1917年底,列寧組建了情報組織契卡[克格勃前身],瘋狂的打擊反對派成員。此時很大一部分人自發的反抗列寧的統治,並且組織起了反對蘇俄的軍隊,這些人被稱為“白軍”。

白軍之中除了自由民主分子和軍國主義者之外,還有保皇黨,因此他們也很想將尼古拉二世從列寧手中搶回來。後來形勢愈演愈烈,這些白軍還得到了英、法、美、日等國的支援,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隨時可能被敵人摧毀。最終列寧親自下令,處決尼古拉二世,斷絕反對勢力的“念想”。

1918年7月17日凌晨,在葉卡捷琳堡的一處地下室中,契卡成員將沙皇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德拉皇后,以及他們五個子女全部擊斃[其中最大的女兒23歲,最小的兒子僅僅14歲]。



事後,契卡成員將沙皇一家人遺體上的衣服全部扒光,搜去了身上的珠寶。天亮之後,他們還將屍體上潑上了硫酸和汽油銷燬,並且將殘餘骨渣扔在了一處偏僻的礦井之中。

蘇聯解體後,沙皇一家的遺體被找到。到了1998年,葉利欽下令沙皇一家的遺體被安葬在了聖彼得堡的一處教堂中。2000年的時候,尼古拉二世還被俄羅斯東正教追封為殉教聖徒。2008年時更是得到了俄羅斯政府的平反,宣佈沙皇一家並非罪有應得,反而是蘇聯鎮壓下的受害者,成為了蘇聯政府殘忍的罪證之一。


我是越關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斬草不除根,必定後患無窮!”殊不知這句話在1918年7月17日之時,真正應驗到昔日的“羅剎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羅曼諾夫家族之中。而下達這項命令者,正是列寧同志。

(上圖:沙皇尼古拉一家)

就在那一天,勇敢的“布爾什維克”衝入沙皇居住的葉卡捷琳堡,將這位已經退位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以及御廚御醫還有男女家僕全部槍殺。這在當時世界引起喧譁,很多人認為這種手段太過於暴力血腥。沙皇縱使有罪,也應該遵循皇族的尊嚴或被流放或被彈劾,而不是將其殺掉,而殺人全家更是令人不齒的行為。

在後來的數十年中,沙皇的後裔們依舊對1918年所發生的一幕持“仇恨”態度,要求為皇室平反。直到2000年時,這些沙皇后裔終於如願以償,尼古拉二世全家終於被平反,而後被追封為東正教殉教聖徒。

(上圖:憔悴不堪的尼古拉二世)

在前蘇聯名著《震驚世界的日子》一書中,清晰的還原了當時的場景。在1917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告退位之後,昔日的俄羅斯帝國也宣告滅亡。為了確保自身和家人安全,尼古拉二世與妻子還有五個兒女以及一些僕人轉移到葉卡捷琳堡。

在此後近一年的時光之中,保皇派白軍與布爾什維克黨都打起了沙皇的主義,布爾什維克首領列寧認為沙皇一家的存在,必然會為保皇派發動內戰提供號召力。列寧的好友,蘇聯紅軍的締造者托洛茨基也跟列寧的想法統一。認為只有除掉沙皇才能徹底摧毀舊王朝的復辟。

在後來曝光的托洛茨基的日記中,清晰的記載了當時自己的計劃,以及“列寧同志親自下達處決沙皇的命令,防止白軍劫獄”的文字記錄。

最後的晚餐

時至1918年7月16日,沙皇一家已經被囚禁來看七十多天,早已失去了自由,終日過著惶惶不安的日子。也許早已預告到“末日”就要來領,尼古拉二世在7月16號晚將家人聚齊,而後為五個孩子祈禱(最大的孩子22歲,最小的只有14歲)。飯後,他讓幾個孩子回到自己的房中,將自己喜歡的東西帶在身上。

7月17日早晨,沙皇一家被叫醒後帶入地下室集合,幾個孩子講珍貴物品藏在內衣內褲中。除了沙皇一家之外,還有廚師、醫生、和男女僕人。很快,密集的槍聲響起,沙皇一家倒在血泊之中。其餘被關押的皇室成員,如公爵、公爵夫人、親王、包括塞爾維亞女王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

事後,所有人的衣服被剝去,藏匿在內衣中的寶石和金幣全部被拿走,而屍體則被丟棄於一口滿是汙水的廢棄礦井中。轉天,又有一隊士兵趕來,將高濃度硫酸潑在死者臉上身上,使其無法辨認。

7月18日,莫斯科人民委員會正式宣佈沙皇被處決的消息。20日,各報紙紛紛報道。很快傳遍世界各地。任誰也想不到,當年被沙皇放了一馬的人卻成為滅亡其家族的人。

直到1998年,葉利欽正式公開為沙皇一家表示了哀悼和歉意,他說“尼古拉二世及其家族遭集體槍決,是我們歷史中最可恥的篇章,我們希望以安葬這些無辜的受害者,為我們的先人贖罪。我們要以懺悔來告別這個世紀,對俄羅斯來說這是一個血腥的世紀,令俄羅斯失去和諧的世紀!”


大獅


說起列寧那可是蘇聯的締造者,一代偉人、當時的蘇聯萬人敬仰,推翻封建王朝,建立無產階級,帶領蘇聯民眾走向了富強的道路。


然而沙皇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正是列寧推翻的沙皇俄國最後一任皇帝。尼古拉二世也是歐洲史上被處死的第三個皇帝

列寧為何會處死沙皇尼古拉二世?

那就必須瞭解一下沙皇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出生1868年,父親亞歷山大三世去世後1894年繼承了皇位。

1904年的時候與日本發生日俄戰爭,1905年因沙皇俄國慘敗。後工人罷工向沙皇遞請願書,導致沙皇軍警與工人發生矛盾,被沙皇軍警殺害1000多人,傷幾千人。

這直接導致了工人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看法,還出現了革命,沙皇統治搖搖欲墜。但到了1914年沙皇俄國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漩渦,更是加快了推翻沙皇的統治。

1917年沙皇俄國在前線戰爭中士兵傷亡巨大,期間又出現了大規模工人罷工,轉而這些工人又成了起義軍。這也是沙皇俄國著名的二月革命。1917年3月沙皇尼古拉二世無奈選擇妥協,後又宣佈退位。


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後,就被布爾斯維克領袖(也就是蘇聯的締造者列寧)軍隊軟禁於皇村。還包括尼古拉二世的家人及撲人共11人。

這期間白軍(也就是白俄羅斯軍)一直營救沙皇尼古拉二世,後被布爾斯維克軍隊轉移到了葉卡捷林堡。但還是被白軍知道並一步步包圍。

白軍想營救沙皇尼古拉二世來控制沙皇,恢復皇權。

當時軟禁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布爾斯維克士兵,很快彙報給了列寧。列寧本想來審判沙皇各種罪行,但白軍逼的太緊,又不能讓白軍營救出來沙皇尼古拉二世。

如果沙皇被白軍營救出來,將對列寧領導的軍隊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列寧只好下命令,殺死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家人、孩子、撲人等十一人。被軟禁了幾個月後,沙皇等十一人先是在地下室被亂槍掃射。


後又被扔到一枯井澆上汽油,焚屍滅跡。也有說是這件事情是當時看守的人,個人所為。但這個感覺不太現實,因為沒有命令誰敢對沙皇起殺心。

列寧為何要殺沙皇,可以說就怕被白軍營救。如果沒有白軍,列寧或許會像當年英國和法國對待拿破崙那樣來對待沙皇。

流放沙皇尼古拉二世,在當時的歐美對待戰爭失敗或者是政權的國王、皇帝,就是以人道主義對待。例如流放是最好的。

還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最後也是歡歡終老,因各種原因並沒有很大的追究責任。

人們對當時沙皇尼古拉二世評價就是,性格溫和,沒有主見。

尼古拉二世對待自己孩子及家人,都非常的好。有一次自己孩子得了病,國家大事都聽不進去,只在自己孩子身旁守候。可以看出沙皇尼古拉二世是多麼的顧家。


尼古拉二世還說過很多戰爭為什麼要讓自己承受,為什麼要有戰爭,可以聽出沙皇尼古拉二世單純的想法。

本身國內經濟不好,腐敗亂象、又重用各種佞臣,日俄戰爭失利。第一次世界大戰打了幾年,傷亡慘重又退出戰爭。也正因如此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局勢下,造就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以後命運的去向。

但後來蘇聯解體後沙皇尼古拉二世有人為了給他平反,也得到了俄羅斯政府的允許。最後俄羅斯政府澄清了事實,幫助沙皇尼古拉二世平反。


史之策


其實不是列寧下令處決沙皇了,而是葉卡捷琳娜堡地方的蘇維埃裡那些布爾什維克,在面臨白軍可能攻陷葉卡捷琳娜堡,沙皇有可能被白軍搶到手的情況下,倉促決定處決末代沙皇一家,當然了事後列寧領導的人民委員會對此也予以贊成和追認。

葉卡捷琳娜堡地方的蘇維埃之所以下決定處決末代沙皇一家,那也是純屬無奈,他們充分地認識到,如果白軍把沙皇一家搶到手,那麼原本四分五裂的各地白軍勢力很可能就有了一杆凝聚起來的旗幟。

別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最後很不得人心,但是當反對蘇維埃勢力和蘇維埃進行決鬥的時候,這些白軍始終也沒有能脫離奪回羅曼諾夫家法統作為號召這點。但是末代沙皇尼古拉退位之後指定的米哈伊爾大公拒絕接任,這就讓俄羅斯所有保皇視力中最高權力出現了虛懸。

曾經白軍各種勢力興旺一時,如果單純從佔領的地區和擁有的軍隊數量上來說,要比蘇維埃政權控制區和紅軍都佔優勢。波羅地海沿岸的是尤登尼奇組織的西北俄羅斯最高臨時政府,控制了南俄地區的是鄧尼金,烏克蘭東部和克里米亞周圍的是弗蘭格爾,芬蘭白軍的領袖曼納海姆實際上當年也是沙皇的侍從官,勢力最大的則是控制了沃姆斯克和烏拉爾一帶的高爾查克。其他許多地區還有沙皇的舊軍官和舊貴族組織的各種保皇性質的地方政權。

但是這些人在沙俄時代互相關係疏遠,並且都沒有羅曼諾夫家族的血統,因此找不到理由建立真的權威確立互相統屬關係,所以他們談不上什麼配合,都是憑著個人野心各自為政。

這也就給了有堅強統一的布爾什維克組織起來的蘇俄紅軍以各個擊破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讓沙皇落到他們手裡,毫無疑問,會讓某個勢力很大的有可能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時候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困境就要更加嚴重。

所以說沙皇尼古拉二世本人也許沒有什麼太大的罪過,除了昏聵無能把國家弄得混亂一團,但是他可能成為白軍的旗幟這一點,布爾什維克真的沒法留下他了。


千里巖


自古以來處理政敵的方式只有三種:其一、斬草除根,殺之以絕後患;其二、軟禁終身,待其自然死亡;其三、放任地方當小官或者束之高閣不用。列寧最開始採用第二種方式,也就是將沙皇一家流放軟禁;最終為了打擊沙皇的追隨者,下令將沙皇全家處死。當時俄國國內有白軍支持沙皇復辟,歐洲其它國家的王室也準備出兵幫助沙皇復辟,因此列寧當機立斷下令處死沙皇,讓沙皇的支持者沒有大旗,好一一擊破。這跟清朝入關後將朱明皇室後裔全部誅殺是一個道理,就是讓那些打著維護皇權的叛軍失去大旗!

雄獅成年後都會離開獅群去尋找一片新領地,它挑戰老獅王勝利後會咬死族群裡的所有雄性獅子,以確保獅群其它雌獅生下的後代都是它的後代。原始社會時期,人們為了爭奪有限的自然資源,攻破一個部落後,會將部落裡的男子全部殺死,女子全部留下。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們會將男性戰俘大部分當作奴隸使用,少部分用來祭祀天地。再後來,人們將敵方的首領處死,部下招為自己的部下。周朝推行“興滅國、繼絕世”的政策,一般小國家被滅後,會給國君封一小塊地方,讓他們祭祀遠祖;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六國國君皆被軟禁,六國王族則貶為平民;再以後,新朝一般都善待前朝君主,讓他們安享一生。再後來,新皇朝一般將前朝皇族全部處死,以絕後患。

尼古拉二世是俄羅斯帝國的末代皇帝,1905年的日俄戰爭俄方慘敗,巴爾幹問題也讓沙俄損失巨大。俄羅斯帝國外政頻繁失敗,內政民不聊生,國內動盪不安,革命勢力迅速發展;1917年2月,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政權被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接管,沙皇一家被逮捕流放。十月革命後,列寧將沙皇一家從西伯利亞的託博爾斯克轉移到葉卡捷琳堡,1918年7月16日深夜或7月17日凌晨,尼古拉二世家族包括和他們在一起的僕人近10人被看管他們的布爾什維克秘密警察趕到地下室,使用機關槍掃射集體處決。他們的屍體被澆上硫酸和汽油銷燬,殘餘骨渣被埋藏在葉卡捷琳堡地區的一個廢棄洞穴中。之所以列寧要處死沙皇一家,於公來講是為了穩定政權,於私來講是為了報復沙皇曾經對列寧的流放。當時列寧的政權遭到沙俄白軍的反抗,白軍支持沙皇復辟,處死沙皇全家後白軍就沒有了大旗!


大秦鐵鷹劍士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可謂二十世紀下場最悲慘的皇帝,他一家七口,他自己、亞歷山德拉皇后、三個女兒一個王子全部被秘密處死,死後全家又被焚屍滅跡。沙皇俄國亡於他之手,但尼古拉二世一家人的死真的是列寧出的主意嗎?其實不然。




(沙皇尼古拉二世夫妻合照,史上最帥的沙皇非他莫屬)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1894年11月即位,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最後一任皇帝,他即位之初,沙皇俄國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內政外交都深陷泥潭,他在位期間,積極對外擴張,試圖擴大俄國的影響力,但同時在國內,工人運動此起彼伏,革命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羅曼諾夫王朝已經深陷內政外交的雙重困難。


1905年沙皇俄國與日本為了爭奪中國東北利益在中國的土地,同時也是俄國的租借地旅順爆發轟動世界的日俄戰爭,此戰俄軍遭到慘敗,至此失去了對中國東北的控制和影響力。因為這事,首都聖彼得堡爆發流血星期日事件,引發了俄國1905年革命。為了穩定國內形勢,尼古拉二世簽署了《整頓國家秩序宣言》宣佈俄羅斯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再加上斯托雷平的改革才勉強粉飾太平,但是又陷入更復雜的巴爾幹問題。之後俄羅斯軍隊在一戰前線損兵折將的消息更是徹底摧毀了皇帝“小父親”的形象,此前這個形象在俄羅斯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幾百年。




而真正摧毀羅曼諾夫統治王朝根基的則是後來席捲俄國全國,轟轟烈烈波瀾壯闊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限於篇幅,我對這兩次影響深遠的革命就不加累述了,但是對沙皇俄國,絕對是最致命的打擊,兩次革命,都直接的把羅曼諾夫王朝推向了死亡深淵,二月革命,終結了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十月革命,終結了尼古拉二世一家人的生命。




(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照,四位公主都長的國色天香,天生麗質,小王子也是俊朗無比)

從1917年3月9日到8月14日尼古拉二世一家一直被軟禁在沙皇村的亞歷山大皇宮,這個時候的聖彼得堡,革命活動正如火如荼,腐朽的沙皇俄國早就被俄國人拋棄了。政府為了尼古拉二世一家人的安全,他們一家人臨時被遷往博托爾斯克城,1918年6月,尼古拉二世的手足兄弟米哈伊爾拉維奇被秘密殺害,尼古拉二世已經有預感,當局會對他下手,他一家人的末日快到來了。




(四面楚歌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依然在做垂死掙扎)

隨著無產階級工人運動在俄國愈演愈烈,代表著守舊的、腐朽的勢力的尼古拉二世已經成了眾矢之的,尼古拉二世全家先是被轉移到西伯利亞的託博爾斯克,十月革命後又被轉移到葉卡捷琳堡,關押在商人伊帕季耶夫的寓所。等待著他們一家人,是歷史的審判。1918年7月17日凌晨,尼古拉二世全家及其一直陪伴在他們的十個僕人,被看管他們的布爾什維克秘密警察趕到地下室,使用機關槍掃射集體處決。他們的屍體被澆上硫酸和汽油銷燬,殘餘骨渣被埋藏在葉卡捷琳堡地區的一個廢棄洞穴中。




(彩照:高顏值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

這幾年,網上一直在流傳著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全家福照片,這一家人的高顏值,在歐洲王室裡幾乎沒有可比性,尼古拉二世的四個女兒都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個個生的國色天香,最小的兒子也是長相出奇的俊朗。這一家人被處決的時候其年齡分別為:尼古拉二世,50歲;亞歷山德拉皇后,46歲;阿列克謝小王子,14歲;大女兒奧加爾公主23歲;二女兒塔季婭娜公主21歲;三女兒瑪利婭公主19歲,小女兒阿納斯塔西婭公主17歲。




(童年時期的四位小公主)

很難想象,這是發生在改革風氣濃厚,思想開放的二十世紀的皇室滅門慘案。那麼,到底是誰下的命令處決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呢?種種跡象證明,這件事和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沒有直接的關係,這更有可能是葉卡捷琳堡地方政府為了避免夜長夢多而自作主張下的決定。不過,在沙皇一家被處決後,蘇維埃中央機構確認了這次行動。也就是說,在葉卡捷琳堡地方政府下達處決命令並處死尼古拉二世一家人後,俄國蘇維埃中央對這一重大行動“沒有異議”。但,這確實不是列寧下的命令。


大國布衣


1917年,尼古拉二世宣佈退位,俄羅斯帝國宣佈滅亡。尼古拉二世為了保全家人,他們退入葉卡捷琳堡,想以此躲避世人,求得後半生平安。好景不長,1918年7月17日這一天,尼古拉二世及家人被帶到地下室,隨後被槍殺。其他皇族,例如公爵,親王以及尼古拉二世的御醫,御廚,僕人統統也未能倖免,全部被處死。


尼古拉二世一家被處決的消息第二天被公開了出來,引起很大的轟動。下達命令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列寧同志。

尼古拉二世在退位之後,他本人似乎已經放棄了爭權奪位,可是保皇派白軍卻一直在吶喊要恢復尼古拉二世的皇位。保皇派白軍召集各處保皇勢力,在各處反抗布爾什維克。因為尼古拉二世的存在,給了他們很強的號召力。


為了避免國家發生內亂,列寧下達了這一看似殘忍的命令。後來結果也確實如列寧所料想的那樣,尼古拉全家的全家被處決,保皇派白軍也失去前進的方向,不久後便土崩瓦解。


麥地傳奇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俄國十月革命。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推翻資產階級政權臨時政府,近而推翻沙皇的統治。人民渴望和平,起初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也並沒有傷害沙皇,只是將其一家人軟禁在葉卡捷琳堡。

但是當時由於大量支持沙皇的白軍進攻至葉卡捷琳堡附近。布爾什維克軍受到了嚴重威脅,一旦沙皇被救走,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才有了後來契卡槍殺了尼古拉二世的全家,包括尼古拉夫婦和五個兒女,以及一個醫生、一個廚子、一個男僕和一個女傭,總共11人,並進行了毀屍滅跡。由此我們也可以進行比喻聯想:如果當時的沙皇沒有任何反動白軍的支持者反撲葉卡捷琳堡,說不定也會在蘇聯政權穩定後會對其一家進行特赦。

綜上所述我認為列寧處理末代沙皇也是迫不得已,因為國情不同蘇聯的戰略是城市分化農村,當時並沒有全面佔領,為了穩定當時情況下的新生蘇維埃政權也只有出此下策。


change8184


政治交接王朝更迭不是同情弱者的遊戲,遵循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成則為刀俎,可任意宰割別人;敗則為魚肉,任人宰割。尼古拉二世作為羅曼諾夫王朝的末代沙皇,依據前蘇聯嗜殺的一貫作風,被斬草除根般的集體殺害其實並不讓人意外。(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而且這也和前蘇聯成立初期面臨的嚴峻內外形勢有關,尼古拉二世被廢除的的時候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末期,沙皇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可謂是賠本連吆喝都沒賺到,結果還讓列寧把政權篡奪了。

尼古拉二世雖然在機關槍的威逼利誘下還算聽話,也沒有做出特別激烈的反抗舉動,這也符合他的身份和地位,一般情況下大boss都沒有說自己赤膊上陣打天下的,那都是打手這樣的小角色乾的事情。


但尼古拉二世是一個標誌,代表著一股勢力――舊勢力和舊軍隊的核心利益代表,只要尼古拉二世從肉體上還存在,那麼這些舊派勢力就有主心骨和奮鬥的目標,那就是把尼古拉二世解救出來,重新安放到皇帝的寶座上。

同時,就整個羅曼諾夫王來說,與歐洲諸多往事都有聯姻關係,雖然平時免不了磕磕碰碰,甚至刀兵相向,但在面對新政權的威脅方面,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有一個唇亡齒寒的道理,因此外國干涉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打不明白的情況下,就已經派出了軍隊干涉。

這時候再留著尼古拉二世包括任何與他有血緣關係直系親屬,對於新政權來說已經成為了阻礙和絆腳石,除掉尼古拉二世對於外國干涉軍和內部的舊勢力(主要是白軍)來說可謂是釜底抽薪,使得他們一下子就失去了干涉的方向,重新找尋干涉的意義,這也是為新政權爭的喘息的舉動!


歷史三日談


處死末代沙皇並非列寧,而是地方布爾什維克組織的行為。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俄國末代沙皇一家被處決是列寧的命令,其實不然。

一是法新社的報道,俄羅斯“末代沙皇謀殺案”首席調查員表示,沒有任何一項證據表明,是列寧下達命令處決末代沙皇一家。

二是俄羅斯《莫斯科時報》表示,處死末代沙皇一家是地方布爾什維克組織做出的決定。因為1918年7月,在白軍逼近葉卡捷琳堡的情況下,地方布爾什維克組織為避免沙皇被白軍劫走,而未經莫斯科批准,擅自做出處決沙皇一家的決定。

不過,儘管處決沙皇並非是列寧的決定,但他依舊需要受到譴責,因為當他聽到沙皇被處決的消息,並未做任何表示,顯然是對這一行為表示認可。後來,處決沙皇的人還成為葉卡捷琳堡契卡的負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