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这个寒冷的车市能撼动车价吗?

2018年这个寒冷的车市能撼动车价吗?

2018步入最后一个月份,今年车市原本寒冷的销量更是雪上加霜,自今年7月份以来,中国汽车月度产销数据已经连续四个月呈下滑态势,而在一片惨淡的销量业绩之中,虽然有些厂家得以幸免,但是大部分的厂家都是负增长。

原因

造成2018年车市寒冷的原因有很多,挑几个重点说!

2018年这个寒冷的车市能撼动车价吗?

首先2017年12月的1.5L排量及以下车辆购置税75折优惠的取消是一个首当其冲的原因,虽然只有几千块钱,但是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在2017年购入汽车,只是为了赶上国家红利的尾巴而选择购车,把消费提前的同时也把2017年的销量推到了一个很高的量。

其次提前到2019年实行的国六标准也使得一部分消费者展缓了购车计划。

当然重中之重还是高昂的房价把老百姓的购车钱一并掏走了。

影响

2018年这个寒冷的车市能撼动车价吗?

其一 1-10月,汽车销量累计完成2282.6万,销量比上年同期下降0.4%,并且销量仍样下降,预计很多厂家无法完成年初制定的销量计划。

2018年这个寒冷的车市能撼动车价吗?

其二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也显示,11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75.1%,环比上升8.2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5.32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属历年最高,实际情况是很多所谓销售出去的车只是批发给了4S店,让他们来承担风险。

车价

2018年这个寒冷的车市能撼动车价吗?

随着时间的变迁,再加上国产车的成熟,使的当前国内的车价整体趋于一个合理水平线上,以美国本田 HR-V即国内的缤智举例,其售价为$20,520 - $28,540约合人民币14.13-19.65万人民币元,相较于国内的12.88万元至18.98万元的价格无论是起步价还是价格区间都要远高于国内。

2018年这个寒冷的车市能撼动车价吗?

但是再来看看配置表,只看全系标配四驱配置这一项就是国内顶配都无法给予硬货,而且对得起14万起步这个设定。

2018年这个寒冷的车市能撼动车价吗?

以此来分析,我国的价格其实与美国售价基本相当,但是存在的配置差异却让国内的售价实际高于美国,而且很多低配低到就像和你闹着玩,不排产,也根本不想卖给你。

降价

虽然国内车价不算高,但是在这场车市寒冬中有几个动力会推动车价继续下跌。

2018年这个寒冷的车市能撼动车价吗?

动力一 制造成本,美国2017年汽车销量1725万辆,而同期中国的销量是2901.54万辆,多出了1176.54万辆,制造业的规则是生产的越多核算在每辆车的成本越低,所以我国汽车纯粹的生产成本要低于美国。

2018年这个寒冷的车市能撼动车价吗?

动力二 股比开放,中国将逐步放开对外资车企的股比限制,也就是说目前的合资品牌汽车,中方和外方各持股50%的现象将被打破,以“华晨-宝马”为例,原本宝马卖一辆车想在中国挣一元钱,那么它就必须挣到两元钱才能将其中的一元钱装入自己的口袋,但是现在股比开发后即使定价低、优惠大,但是由于宝马的股份高所以“华晨-宝马”的主体利润并未受损。

2018年这个寒冷的车市能撼动车价吗?

动力三 汽车超市,如果现在的库存指数持续升高的话,厂家会迫于压力开始寻求更多的销售渠道,这会使得现有的4S店垄断模式开始逐渐崩塌,从而使修的和卖的能够分离,最终销售方获得更多的议价权后,给到消费者的优惠也能更灵活,可以预见未来买车就像买手机,不论你是从苏宁买的还是京东买的,不论你得到多少优惠只要你是通过正规渠道并且能提供发票即可得到官方售后的支持。

结语

虽然我国在汽车发展方面无论是价格还是技术上都越来越成熟,但依旧能看到汽车销售的垄断模式、高仿造车的理念还存在,我国汽车行业想要真正的成熟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此次的车市寒冬和进一步市场开放的双重高压下,会迫使汽车行业进一步向发达国家看齐,相信未来消费者能花更少的钱买到更优质的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