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連載——第一章 少兒時代(1960年—1970年)· 聽說書


《河邊》連載——第一章 少兒時代(1960年—1970年)· 聽說書


第一章

少兒時代· 聽說書

《河邊》連載——第一章 少兒時代(1960年—1970年)· 聽說書

所謂說書,就是河南墜子表演。集說、拉、彈、唱、手動、腳動於一身。是當時農村休閒娛樂的基本形式。有些“書”是小段,十分八分鐘就完了,大多在正書之前,多為古今的“孝”與“不敬”的因果故事。正書長則說半個月或二十天,也有一個月兩個月的,如《包公案》、《楊家將》等。相對短些的有《王金豆借糧》、《羅成算卦》、《小寡婦小墳》等。無論小段兒或正書開書前,都有幾個順口溜的東西放在前邊。等說書人及其家人吃飽了之後,小鼓、簡板、單鈸、腳踏綁、墜胡,有時還加琵琶和揚琴,熱熱鬧鬧響了一陣後,說書人便道:“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雞也不叫了,狗也不咬了,咱們開書——”。然後拉起長腔長再賣一關子:“說書不說書,上場先作詩——”詩曰:“日頭出來鼓一鼓,先有他爹是後有他叔!”“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兩口打架不記仇;白天吃的一鍋飯,晚上枕哩一(yuo)枕頭!”或者說:“十人說書九不同,各人嘴裡變巧能!”聲音渾厚、宏亮,吐字清晰。


《河邊》連載——第一章 少兒時代(1960年—1970年)· 聽說書


記得說書人多在我村落腳兒,即吃、住都在我們趙廠東頭兒。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地方住,就是冬天讓他們睡在草儲裡和我們一塊睡。若有女眷則找一家寬綽的房臨時搭個鋪窩兒。如果夏天,就睡在張三或李四家的樹底下。

當時,說書人的要求很低,用他們自己話說就是巧要飯兒的。他們一班人大多有三到五人,即說書人兩口子或他們的兒女、徒弟們。給我們說書的條件就是管吃飯。飯也是東一家西一家的,有玉米糝糊塗、有蒸菜、有黑饃、黃饃,我們吃啥他們吃啥。有時送的饃多了,他們會暫時先存放起來,若哪一天下雨刮風沒人聽說書了好拿出來充飢。他們常用一句話感謝眾人的收留也以此安慰自己:“沒有君子,不養小人”。他們自認為自己是下九流。屬於“戲子”一種。其實他們也自帶被褥、席子,無人招待時,他們就會自己找個車棚或樹蔭下,用自己的鍋碗瓢勺做點兒飯吃。


《河邊》連載——第一章 少兒時代(1960年—1970年)· 聽說書


我們趙廠東頭村很小,有百十口人。但每每有說書人路過,我們都招待。飯分給他們一口,圖個老少娛樂。我們鄰村是比我們村大得多的村,他們村上富人又多,比如在外上班啊、當官啊的多,每月都有幾十塊錢的收入。但他們不招待說書的。說書的一班人路過他們村,他們的執事就趕緊說,去挨邊那村吧,他們好(愛好)打發說書的。老輩人說,就是舊社會,他們一樣不打發說書要飯的。他們嫌這些人穿戴破爛,怕喝他們一碗糊塗,怕窮氣撲到他們身上。但他們對於聽書卻比我們上癮。比如傍晚(大多是晚上說書,白天農事)我們正給說書的端飯呢,他們大人小孩成群結隊帶著小凳子就來了,並且好(愛好)坐在前頭,佔最好的位置。記得一個說書人正喝糊塗正說,挨著您這村的人真不咋的,我們瞎子苦求一晌也不捨哩給我們一碗糊塗喝。這村的一個50歲的人覺得是噁心他們,就用沙土在糊塗碗的上風頭揚。我大老舅看見,說,不想聽都滾兔孫吧!那個人覺得理屈便不敢吭聲了。這天晚上,也許是說書人帶點故意,說正書前,唱了一段《老來難》——

別的閒語都不說,聽我唱個老來難。

勸人莫把老人嫌,老來難啊老來難。

當初只嫌別人老,如今輪到我眼前。

千般苦啊萬般難,聽我從頭說一番。

耳聾難與人對話,岔七岔八惹人嫌。

老眼昏花看不見,常把李四當張三。

鼻涕常流擦不幹,年青人常笑話咱。

硬物難嚼囫圇吞,一口不順噎半天。

冷天睡覺常戴帽,涼風颼颼腦袋酸。

拉被矇頭怕風鑽,側身睡覺翻身難。

一夜小解七八遍,怕夜長啊怕風寒。

腳又麻來腿又酸,行動坐臥真艱難。

扶杖強行一二里,上炕如同登泰山。

年老苦啊說不完,仁人君子聽我言。

面對老人莫要嫌,人生不能只少年。

歲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來難。

大家都來敬老人,尊敬老人美名傳。


《河邊》連載——第一章 少兒時代(1960年—1970年)· 聽說書


有一個說書人說長書《紅巖》。經常用兩手操著放小鼓的架子當汽車的方向盤。一說到雙槍老太婆帶領游擊隊襲擊叛徒甫志高、營救江姐這一節兒,就雙手操動小鼓的架子來回搖動,嘴裡以口技的方式演示叛徒坐的汽車的發動機聲音和汽車擦路面的聲音,再加上一些語氣助詞,如“唿——”、“嗚——”、“吱——”、“嗵——”等,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傳說正是說《紅巖》這部長書的那個人,將不遠一個村的最俊的姑娘拐跑了。其實,現在想想,那閨女並非被騙拐,是那閨女被藝術吸引了、陶醉了,追求她的自由和幸福去了……。

若說書的運氣了,若碰上寬裕人家還願,會請他們連說幾天書。這樣,他們就不用吃千家飯了,不用自己去燒鍋燎灶了。主家請他們說書,每天都是有酒有肉有幾個盤兒的。最後結束,除了給他們幾塊錢還會送給他們一些小麥、小米、紅薯或者曬乾的紅薯片兒。他們吃不完還送親戚或變換成花花綠綠的票子,如布票、糧票,或直接換成人民幣。

“還”什麼“願”呢?兒、女、孫子或老人等生病了,許個願:病好了,說三天書!誰家媳婦兒懷孕了,許個願:若是個孫子,說五天書!牲口丟了,許個願:能找回,說三天書!兒子、孫子考大學,許個願:考上了,說三天書!還有的為自家有孕母豬、母羊、母牛、母馬、母驢許願:下幾個仔兒、幾個羔兒、幾個犢兒、幾個駒兒,說三天、五天書……。許了願,得還願,不能誆神聖


《河邊》連載——第一章 少兒時代(1960年—1970年)· 聽說書


《河邊》連載——第一章 少兒時代(1960年—1970年)· 聽說書

金國強,1957年12月23日出生於原武鎮南關村,生活於原陽縣韓董莊鎮趙廠村。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曾任河南省文化廳《群眾文化論壇》雜誌編輯、原陽縣《博浪報》、《原陽縣民營經濟》總編輯。在(原陽)律師事務所工作30年。2015年,出版隨筆集《一路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