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兒

正月初九: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儿

1

七不出

傳說,初七這天不宜出門。

很多的老人也經常告誡兒孫,初七這天不要出門,更有甚者把十七、二十七也算進去,好好的一個春節,弄得哪裡也去不了,著實鬧心。

而這實際上是訛傳,七不出指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沒有安排好,就不能出門。

古代交通不便,出門動輒數月,所以每次出門前,都要把家裡的一切都安排好,這樣出門才放心。

2

八不歸

老人說:八就是“發”,初八這天是發財的日子,適合在外面拼搏奮鬥,這樣還能有額外的收穫,而在這天回家,就等於是斷自己發財的道路。

而實際上,這也是訛傳。

八不歸,指的是:說的是出門後,有八件事沒做好不要回家。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這是讓人們謹記道德底線,一旦犯了這八個字其中的一個,就是為宗族抹黑,這樣回鄉,只能給同族丟人,自己也只能備受唾棄責罵。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這八德應該滲透到中華民族每個子孫的骨髓裡,我們應該謹記於心,嚴格遵守。

正月初九: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儿

3

上九辦事兒

九九歸一,九是最大。

所以在古人眼裡,初九這天,又是天日。

傳說這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人間必須熱鬧慶祝,給玉皇大帝過生日。

這一天的傳統民俗,家家戶戶備好酒水,為玉皇大帝慶生。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老話說: “上九辦事一大堆”,在初九這天,有玉皇庇護,再麻煩的事情,也能辦成,而且做起來很快很利索。

直到今天,有一些年紀大的人,還會將難辦的事情放到這天來辦。

這天辦事效果好,實際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俗信,人們在辦事的交際中,認為有皇天在上,不敢虛偽刁難,互相通情達理,事情容易辦成。

儒風君說:

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因為這天要為玉皇大帝慶生,所以,家家戶戶不能洗滌晾衣、不能能倒垃圾桶,也不能挑肥糞,以乾淨之身拜祭天公,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

各家各戶都準備豐盛的酒宴,盡興喝個痛快,給玉皇大帝祝壽,為全年討個好彩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