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柳:對研究的一些認識 &對市場的一些認識

春節期間更新了馮柳的一些經典語錄。由於部分文章發表的時間較早,在頭條裡裡沒有找到,特將其中閱讀量較高的一些文章,也搬運過來,方便投資者假期閱讀。

研究有邊際效益問題,要找效益大的地方投入,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研究要求,大部分時候只要同步於市場進行理解就可以了,但被市場多頻次演繹後就得在市場認識的基礎上進行超越、要和市場比深度和遠度,極端共識區域就得儘量找市場認識的相反點、要和市場比角度,這幾個層次的難度是遞進的,所以要有階段認識能力相輔助才容易進行。

各方面都完美的系統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放棄效率和短期安全的系統往往才會是長期安全和可重複的,這不太符合人性,也就保證了系統的獨特和有效性,也有利於將精力放在長期要素和戰略點的思考上。

研究有三個著力點產品研究(可以幫助理解生意模式和估值模式)、格局研究(可以幫助理解發展路徑和可把握程度)、股價階段分析

(可以幫助解決視角力度以及預期的程度理解)

階段分析能解決賠率分佈問題,基本面研究可以解決空間、方向和信心問題,階段認識是相對次要的輔助工具,不能誇大但也不能沒有。

守正出奇求變,研究上的“正”就是邏輯風格,這個要穩定,不能功利性的變來變去,但視角要靈活,這是“奇”,要不停的轉換視角去看待問題。再就是要有挖掘變化的能力,這是超額收益的來源。

儘量尋找虛實結合的標的實是落腳點和確定性,絕不能錯;虛是展望、是臆想,也是大利潤的來源,上面說的求變就是這意思,既然是變化中的那自然不能太追求準確,有個大概就可以了,對了是命好,錯了就拉倒,所以要嚴肅活潑的進行研究,嚴謹的尋找確定性,也要敢於不那麼嚴謹的擁抱不確定,衝它而來但別為它過分支付。

漲跌都能令人堅定的才是好標的

,跌令實的更實,因為價錢便宜了,漲令虛處顯得確定,因為得到市場的確認和佐證了,這就是虛實結合帶來的效果,如果漲幾十個點就讓人有想賣的感覺,那就說明虛處不足,就不太可能是好選擇,最後也許連那幾十個點也不容易掙到。反過來也是一樣,跌了不敢重倉加的就說明實處不夠,要多檢討下自己對確定性的把握能力。一般來說,長牛好票都是那種能持續化虛為實、以實展虛且不斷良性循環的。

研究時應先把前提定好,是戰略考慮還是戰術選擇,如果是戰略考慮那就不要去管什麼價格包含或預期差,如果是戰術動作就應對市場進行分析,著重於市場理解。戰術戰略一致性的機會實現起來會更簡單輕鬆。戰略決定期要以企業質量為先,非戰略決定期要以市場的預期包含程度為先。

最好在跌的時候研究票,即便是上升過程也儘量選擇回調的時候做研究,不是從操作角度,而是從研究的冷靜客觀和時間從容出發,負面情緒下得出的樂觀判斷也比正面情緒下的樂觀判斷更容易準確也謹慎。

信息的價值與被市場演繹的頻次負相關,但不能以市場是否都知道該信息來衡量其有效性,只要未對其進行恰當的演繹,則該信息是否被廣為人知並不重要,畢竟會有很多因素壓抑市場對信息的體現和理解。反之,即便是市場完全未知的信息,如果股價已經演繹過了,其價值仍舊要相應的給予折扣。

頂底兩端是最重要範疇,這個清楚了才會有方向感,所以要對各重要階段的頂底進行標註,找出當時對應的基本面和估值體系,然後將其與當下對比,找出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建立基本面座標體系,這樣可以有參照,就容易有方向感,這需要對基本面和整個估值體系及邏輯和市場心理進行理解。頂底是一個範圍,這個範圍可以很寬,不能用一個數量來界定,關鍵看在你邏輯風格中是否可逆。

不同投資週期的研究要求也是不同的,長線落腳點是事實與可能性,中線落腳點是預期與市場的匹配,短線落腳點是情緒及信息擾動,這三點經常會不統一,但有時會相通,只是呈現方式與周全性不同。

市場在不斷變化,企業也在不斷變化,變化是常態,所以任何時候都要多方向的反覆審視,對世界有敬畏心,這個

敬畏就是要認識到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和出現意外的,所以要儘量讓自己處於有保護的狀態,儘量多的假設極端情況下的可靠性。

馮柳:對市場的一點認識正文

前幾天看篇文章,裡面關於一群人各自獨立做出判斷的集體智慧,會超過最優秀個體智慧的描述和認知模式部分比較引我注意,昨日群主邀我進行閱讀點評,就聯繫到投資談下吧。

一般來說基本面研究解決的是強度、時長問題,市場研究解決的是節奏、人性問題,雖然理論上前者是基礎,但實務中後者的作用會更直接些且知道作用力的外加方式也能起到輔助前者的功能。而要研究市場就得先建立恰當的市場觀,也就是如何去處理自己與市場的關係。我們知道它是個互換需求的場所,特點是有較多的層次和維度,比如個體整體、短期長期、相對絕對以及衍生出來的不同策略和邏輯立場等,其核心是多樣性,動機以及邏輯的多樣構成了這個需求交換場所。大部分人都不傻,他們的思維行動和認知方式也是通過正反饋形成的,區別僅在於不同的出發點和評價反饋機制,所以我們要承認市場在不同維度上的合理性,這是市場該得到尊重的理論基礎,而多維思維就是幫我們儘量理解各群體的出發點,站在更高維度比如整體長期絕對角度上去形成認知捕捉機遇。屁股決定腦袋是人的通性,改變維度立場往往比更聰明的思考更有效,當然這需要我們捨棄一般意義上的激勵評價反饋模式。

另外,市場在不同階段和方面是有其效率區分的,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效率區分來制定相應的判斷和策略。一般來說低效市場的機會多,但實現的慢,高效市場則反之。兩種市場對投資人的要求也不同,低效市場要求深度、耐心、毅力與自信,高效市場則要求廣度和應對同時配以一定的糾錯及跟隨能力。所以要首先判斷好自己參與的是哪類型市場,然後才能界定出自己與市場的相互關係。如果是低效領域就要明白正因為市場的低效才給了難得的機遇,就要經得起折騰和等待,不能在時間的消磨與反覆中動搖了信心。如果是高效領域就得以市場為先,不能固執己見、要有開放的學習心態。

一般來說群體越多、思維方式越不同的市場效率會越高,因為參與思考和表態的人多,而市場是集體智慧的最好表達場所,只有在參與群體數量不足以完成集體思維表達、或是數量足但情緒同質化喪失獨立性時對抗市場才會有意義。我常和朋友說頂底都是在大眾整體正確時才顯現的,這個時候往往伴隨著最確定的信息和走勢,而只有最確定的正確才能導致人群的一致性行為及維度坍塌,市場也就喪失了其寶貴的多樣性與智慧表達,也就是說,當市場多樣性減少時它就處於低效階段,多樣性完全喪失時它就處於無效的非市場狀態,所以市場永遠正確的定語是恰當的,因為當它不正確時已不能稱之為市場。(注:上面說的大眾整體正確是指單維度的,多維度上不存在對錯概念,而是多狀態的同時並存。信息有不同的確定性,如果某個維度的確定性突然提高到一定程度,那其他維度的權重就會降低,大家就容易被更確定的維度吸引集中,一般來說短期因素導致的市場降維比較多,常見於定量分析、走勢分析或短期利好利空信息上,這一般導致中期頂或長期底。長期確定導致的過度升維則容易導致長期頂或中期底,主要多見於定性的過分理解上。)

當然,市場研究需要藉助多種工具,對工具的態度和使用能力也直接影響到我們對市場的理解。如果把基本面比作路況、情緒控制能力比作膽量的話,再路熟膽大也沒手持電筒的陌路膽怯之人行走輕鬆,加上每個人在情緒控制上都有其生物侷限,尊重而非挑戰這種侷限才是智慧之舉,這就需要藉助工具的力量。我覺得在實際思考中應以基本面為體、市場分析為用、估值圖形等工具為變,只要在這個框架裡不孤立或錯維使用就不會造成表多不知時的局面,畢竟位點清晰是和座標的多維相聯繫的。如果我們把漲跌看作是市場的思考結果,圖形結構就是把這一系列思考串起來形成的思路過程,它可以幫我們瞭解研究對象被市場演化和理解的進程與階段,解決不同條件下的思考著力點,因為投資之難主要在於多方向矛盾信息的同時呈現及不同條件下的主次轉換,圖形對市場狀態的標記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側重,它不該用於預測,而應是揭示過程及可能性、展現市場對事物信息的理解角度和程度、同時也方便認清自己在牌局中的位置。當然,圖形理解和基本面研究一樣,都需要有過濾雜音和低效信息的能力

,這涉及到相關的知識和理解,不在這次的話題之內。

以上是我的一些簡單認識,有些部分沒有具體展開,希望不會影響到理解。最後順便再聊下上面提到的牌局位置,老巴的牌局傻瓜說大家都聽過,有人問如何聯繫到股市中來,我說很簡單,對著圖形進行前推沙演就好了,把自己代入到過去的時點,找到重要的頂底發生區域,如果在當時的信息情況下不能得出之後的演變判斷,那就說明這個遊戲裡有比你更高明的參與者,我們只能在邏輯延展時進行跟隨而非對抗。如果進程中還不能理解圖形與基本面的解釋對應關係的話,那就表示它已徹底超出了能力範圍,不離開就會成為牌局傻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