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无锡,老照片里领略江南风情,记工分、生产队的年代


1972年,美国大学教授William Joseph随团访问中国,他们都是CCAS的成员,在中国多个城市拍下了大量照片。那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刚结束,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 这组照片摄于江苏无锡。图为1972年的无锡,京杭大运河吴桥北段,河中间一溜帆船正在行进,水边停靠着货轮,本就不宽的河面稍显拥挤。

还是吴桥北段,岸边一个码头,停靠着不少小船。看岸边光秃的树枝,说明冬季还没结束。即便如此,远处的民房和星星点点的船只也是一幅好画卷。

图为无锡滨湖区河埒一处民房前,站着两个小孩,是兄弟俩。大的胸前还别着个毛主席像章,表情跟小大人一样,小的胖嘟嘟十分可爱。

图为无锡滨湖区河埒大队一个老人。细看他的胸前别着一个“CCAS”字样的徽章,这是老外“CCAS”成员给他的。

图为无锡河埒大队一家人。衣服很有年代特色。图右是他们家的女儿,很清秀。

图为河埒大队,一个大妈在鱼塘里干活。那时候鱼塘是公家的,村民叫“社员”,给生产队干活平常不发工资,而是“记工分”,年底结算。

图为河埒大队的“社员”们在鱼塘里捕鱼。船帮渔网里有两条肥鱼。最右边那人戴的帽子,我小时候还见过。鱼塘堤上种着菜。乡村生活的气息很迷人。

图为无锡一处民房。墙底下堆着砖瓦垛。墙上写的标语真不小。

图为大运河无锡段正在行驶的一条船,船上两个妇女面带笑容。船篷的顶上好多层毡子可能是防雨备用的?船帮上有个“豹”字,不知道左边还有什么字。

图为无锡河埒大队的村民们在兴致勃勃围观老外。阵势不小,好热情的“社员”们。大队部的人在维持秩序。人群后面有一辆公交车,乘客们也在看稀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