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無錫,老照片裡領略江南風情,記工分、生產隊的年代


1972年,美國大學教授William Joseph隨團訪問中國,他們都是CCAS的成員,在中國多個城市拍下了大量照片。那時候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剛結束,中美關係進入“蜜月期”。 這組照片攝於江蘇無錫。圖為1972年的無錫,京杭大運河吳橋北段,河中間一溜帆船正在行進,水邊停靠著貨輪,本就不寬的河面稍顯擁擠。

還是吳橋北段,岸邊一個碼頭,停靠著不少小船。看岸邊光禿的樹枝,說明冬季還沒結束。即便如此,遠處的民房和星星點點的船隻也是一幅好畫卷。

圖為無錫濱湖區河埒一處民房前,站著兩個小孩,是兄弟倆。大的胸前還彆著個毛主席像章,表情跟小大人一樣,小的胖嘟嘟十分可愛。

圖為無錫濱湖區河埒大隊一個老人。細看他的胸前彆著一個“CCAS”字樣的徽章,這是老外“CCAS”成員給他的。

圖為無錫河埒大隊一家人。衣服很有年代特色。圖右是他們家的女兒,很清秀。

圖為河埒大隊,一個大媽在魚塘裡幹活。那時候魚塘是公家的,村民叫“社員”,給生產隊幹活平常不發工資,而是“記工分”,年底結算。

圖為河埒大隊的“社員”們在魚塘裡捕魚。船幫漁網裡有兩條肥魚。最右邊那人戴的帽子,我小時候還見過。魚塘堤上種著菜。鄉村生活的氣息很迷人。

圖為無錫一處民房。牆底下堆著磚瓦垛。牆上寫的標語真不小。

圖為大運河無錫段正在行駛的一條船,船上兩個婦女面帶笑容。船篷的頂上好多層氈子可能是防雨備用的?船幫上有個“豹”字,不知道左邊還有什麼字。

圖為無錫河埒大隊的村民們在興致勃勃圍觀老外。陣勢不小,好熱情的“社員”們。大隊部的人在維持秩序。人群后面有一輛公交車,乘客們也在看稀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