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東漢經濟日益蕭條,相反地方豪強經濟卻日益雄厚

在東漢近200年中,各地豪強地主,通過土地兼併發展壯大自己,到了東漢末年,已經十分強大了,發展成與中央集權分庭抗禮,帶有割據傾向的勢力。

東漢末年,東漢經濟日益蕭條,相反地方豪強經濟卻日益雄厚

各地豪強地主擁有大量自給自足的田莊。

當時,商品貨幣經濟萎縮,田莊向自給自足的方向發展。這種自給自足的田莊經濟生活,在東漢晚期崔寔作的《四民月令》中有生動的反映。

書中說,地主田莊裡種有很多種穀物、蔬菜、竹木、藥材,飼養著各種牲畜,有養蠶、繅絲、織縑帛麻布、染色、製衣鞋、製藥、釀酒醋、作醬等手工業,能打造兵器。

田莊內部進行交換,形成閉門成市的壯觀景象。田莊成了典型的自然經濟。田莊的經濟規模有時很大。

東漢後期,一些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奴婢千群,徒附萬計。由於田莊經濟上基本無求於人,豪強地主就有了不受制於人的經濟實力,擁有割據一方的物質基礎。

東漢末年,東漢經濟日益蕭條,相反地方豪強經濟卻日益雄厚

以田莊為依託,豪強地主佔有大量僮客、賓客等依附人口,使後者脫離國家戶口,附籍於自己,把土地租賃他們,使他們在免於向國家繳納賦稅的同時,向自己繳納糧谷。

豪強佔有的這種人口,往往為數眾多,成為私人勢力的來源。如曹純僮僕門客以百數,甘寧將僮客八百人就劉表,呂範將私客百人歸策,李乾合賓客數千家在乘氏。

東漢末年,東漢經濟日益蕭條,相反地方豪強經濟卻日益雄厚

豪強地主還擁有大量宗族人口。

東漢末年,宗族保持著聚居之風,往往成百上千家,有血緣關係的全族同姓家庭,住在一地,彼此照顧,在鄉里間形成了強大的一姓一族的宗族勢力。

在宗族中,豪強地主往往是族長或族中最有權勢的人,代表著祖先的權威。他們一方面通過僱傭,佔有大量族內貧困人口,另一方面對族中的人心進行籠絡。

每到秋天,存問九族,逢到青黃不接,賑濟貧苦,用血緣的紐帶,在封建剝削的關係上蒙上一層溫情。

他們從上述的方式控制宗族,培育起私人雄厚的勢力。地方上一批人多勢眾的宗族,挾經濟發展之勢,具有更強的實力。

東漢末年,東漢經濟日益蕭條,相反地方豪強經濟卻日益雄厚

豪強經濟在社會經濟成分中占主導地位。

在社會經濟成分中,除了豪強地主經濟成分以外,還有自耕農經濟成分,自耕農則是國家編戶的基礎,向國家繳納賦稅,是國家力量的源泉。

豪強地主經濟的發展,以吞噬自耕農經濟為代價。大批自耕農失去土地,做了豪強地主的賓客,脫離國家的戶籍,不在向國家繳納賦稅。

於是東漢經濟的發展,表現為地方豪強地主經濟實力日益雄厚,國家越來越貧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