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文化為何沒有發展出成熟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系統?

按:“內聖外王”之義理架構並沒有錯,至少在根本上沒有問題。問題出在由內聖轉化為外王時,絕大多數時候是不能直接轉出去的,中間還需要建設和補充很多曲折和環節。

東方文化為何沒有發展出成熟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系統?

1.儒家治國理想

一國有沒有治理,治理得好不好,在儒家,是有著清晰標準的。社會公平度高不高?物質財富累積的多不多?政治架構合不合理?人民的幸福感強不強?各級行政長官是否賢明勤儉?文化推廣(即教育)得好不好和文明程度(即踐行德化人生)如何?以上列舉的最後一項,尤為重要。

儒者之治國理想,是於各國之中推行德化教育,使上下君民自覺地踐行仁義,通心性之理,明明德之道,彰顯心性於事事物物、表裡內外之中,落實道德於起心動念、人倫日常之間。

儒者此等理想不可謂不深切正大,不可謂不透理至極,不可謂不是為人生和人類(含家、國和天下)指明一條終極歸宿之道。問題出在,自古儒者持守此等理想太過謹嚴,終被此等理想所蔽所束而難自知。

東方文化為何沒有發展出成熟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系統?

2.儒家外王理想未能實現的緣由

一個國家的綜合治理好不好,生產力與創造力有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僅有一個理想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有具體的路徑與方法,即需要實用性很強的各門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長足發展,方可望實現之。向來儒者於此一直沒有清晰的認識,以至於常被詬病為“腐儒”“酸儒”。

但其“內聖外王”之義理架構並沒有錯,至少在根本上沒有問題。問題出在由內聖轉化為外王時,絕大多數時候是不能直接轉出去的,中間還需要建設和補充很多曲折和環節。其曲折和環節就是補充上經驗智慧、經驗知識和建基於此發展出來的各門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不重視經驗智慧、經驗知識,不發展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天下終不得平,國終不得治,家也終不得齊。

不僅儒家向來對經驗智慧和經驗知識重視不夠,東方兩大傳統文明——中國和印度傳統文化,對經驗智慧和經驗知識重視程度都不夠,前文已詳之。因為不能正視經驗智慧和經驗知識,致使包括儒家在內的整個東方文化,終究沒能發展出成熟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系統(如現代意義上的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物理學、生物學、地理學等等),以成就“外王”之道。也就是說,外王之理想(即修齊治平)始終不能令人滿意地實現出來。

東方文化為何沒有發展出成熟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系統?

3.經驗智慧與先驗智慧

經驗智慧屬於心性之離其自己階段,屬於形而下的知識,所發現之真理屬於客體(客觀)真理、形構(結構)真理、外延真理、相對真理、後天真理、材質真理;先驗智慧屬於心性之迴歸自己階段,屬於形而上的知識,所發現之真理屬於主體真理、存在真理、內容真理、先天真理、生命真理。如若人們能在經驗知識方面,有越來越深入的探索和累積,這對我們進一步領悟先驗智慧、更好地實現對心性的迴歸,是有著絕大之助益的。故經驗智慧與先驗智慧為鳥之雙翼、車之雙輪,任何一方皆不可缺失。

但經驗智慧和先驗智慧在價值標準上,是截然不同的。經驗智慧是階段性智慧,以佛語言之,是屬於現象(無常)之智慧,故屬於“末”,屬於“後天”之範疇;先驗智慧是永恆性智慧,以佛語言之,是屬於法界(本體)之般若智慧,故屬於“本”,屬於“先天”之範疇。宗聖曾子通過《大學》教導我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東方文化為何沒有發展出成熟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系統?

摘自潘麟導師著作《〈大學〉廣義》

關聯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