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其实也是可怜人

不能挖苦我或者对我人格进行侮辱,大家要适可而止!并不是某一个人对我的质疑,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小组织了,号召怎么去黑(我)。

这是六小龄童的最新回应,没有如大家所愿去吐槽大会洗白。

我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因为这就是六小龄童,或者说是那个年代老艺术家们的脾气共性,和当下日渐脱节,既看不惯,又不肯俯下身子。

我虽不喜欢他,却能理解他。

对六小龄童失望,是因为我们无法将孙悟空的形象和六小龄童分开。

但如果能摘下六小龄童的德艺双馨标签,用普通眼光去看他,一切行为又正常起来。

和大部分人一样,他只是一个俗人,思想固执、偏激和保守,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完美。

他语言里的千篇一律,和许多长辈的唠叨没有什么区别;在微博上发的复读内容,也和朋友圈的养生文章差不多,甚至比起一些明星的自创名言,六小龄童在话题聚焦上更有看点。

他看不惯孙悟空谈恋爱,就如当年看不起电竞和二次元的家长一般,这太正常了,每个人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

倘若如此,六小龄童还只是一个苛刻的演员,高坐神坛,被人们喜爱。

但空有名气,没有稳健收入,让他陷入高低不平的尴尬地步,本想弘扬心中的西游文化,却被现实桎梏手脚。

或者说,几乎所有老一辈演员,都面临和时代脱节的无奈,他们除了被做成表情包,就只有代言挖掘机。

于是,节目访谈、庆典颁奖和演讲活动频繁起来,他甚至会在一些不适宜的场合打广告,你说他不尊重,我倒认为是缺心眼而已。

以前,网页游戏最喜欢找港台明星代言,因为好忽悠,拍几个动作,喊几句兄弟就完事,白纸合同都签好,后续宣传制作是没法干涉的。

现在则喜欢找老一辈的人,哄几句好话,美其名弘扬西游文化,净化游戏环境。

估计他没想到,最终的宣传如此辣眼,左边是首席文化大使,下面是一行招呼:“大家好,我是六小龄童。”

他应该挺后悔的。

六小龄童,其实也是可怜人

狂欢总是容易的,舆论集中爆发后,很少有人追本溯源去了解真相。

他们说吴承恩故居挂了六小龄童画像,不合适,但换个角度想想,每年游客参观数达50多万人次,是真的只是冲着吴承恩来吗?

如果不是景区自我炒作,如果不是六小龄童把一些西游道具、剧照和演出服捐给故居,估计人流量会少一大半吧?

六小龄童既然没有收过一分门票,那官方给一个名誉馆长,似乎也合情合理?

他们说演讲主题重复,我觉得还好,因为每个人最擅长的都是讲自己经历,难免会重复,虽然内容空洞乏味,仍不会偏离真善美那一面。

换句话说,主办方肯定都希望六小龄童能当场示范表演,好活跃下气氛,也会经常引战,让他谈谈当下的西游文化。

他们说六小龄童不是艺术家,是个走穴商人,也没错。他不仅追求名气,还做过许多慈善事业,只是微博上重复使用一组志愿者照片,掩盖掉了许多事实。

你说他表里不一,他的确是一个自我矛盾的老人,一边是弘扬西游文化的理想,一边是与时代日益脱节的残酷现实。

从80年代至今,前后将近四十年,在六小龄童身上,必然会有无数缺点,因为人无完人,没有谁例外。

而我们用放大镜将他摆在阳光底下审视,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前的黑历史翻出来,横跨的时间段是否太长了,以至于有失公允?

六小龄童,其实也是可怜人

只可惜,六小龄童不是普通人,他是公众人物。

每次线下巡讲,都有无数人围着,也有无数节目组邀请,所以他特别不理解,为何如今的舆论说变就变……他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

说实话,他其实挺可怜的。

他一心念叨的中美合拍电影,从十几年前说到现在,这更像一个希冀了半辈子的梦想,周转各资本和导演之间,留下深刻残念;

他其实没说过“文体两开花”,是网友根据他语言仿造,但狼喊了三次也就成真了,这些只能算在他头上;

他其实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动作镜头,却一口咬定没用过替身,导致网友受到欺骗,虽然吹嘘、夸大过往事迹,许多人都做过;

他不断拉黑评论,媒体圈几乎所有写他的文章都被投诉过,也几乎没有哪篇文章是被违规删除的,因为大家摆出来的都是实锤,都是未经纂改的视频文字;

他不知道,互联网都是有记忆的,原本百般百顺的复读行为,在互联网上都有迹可循,如果有团队帮忙打理微博,是绝不会出现这种和时代格格不入的僵硬文字;

他甚至不明白,网友其实根本不在乎什么解释,纯粹当成了亚文化来宣泄情绪,毕竟嘲讽一个艺术家,远比尊重要爽快得多;

他同样不知道,2016年的猴年春晚,那场命运赠送的热搜,早在暗中标好价格。

某品牌可乐公司因为落选春晚的赞助商,于是策划一场“猴王风波”,占领舆论制高点。六小龄童被推到高台,在几十万人的捧杀中,忘了背后的黄雀。

如果春晚栏目需要我,我一定会上。

当六小龄童接受视频采访时,并未发现屏幕右下角的可乐广告,而在资本面前,被蒙在鼓里的还有那群狂热粉丝:“你们要是敢把六小龄童的节目毙了,你们就死定了!”

那年,孟广禄的《戏游花果山》上了春晚,但导演被骂到关闭微博评论。

他甚至无法接受自己“过气”的言论,他坚信《西游记》和美猴王在孩子眼中,会比变形金刚还受欢迎。

六小龄童,其实也是可怜人
他把最好的年纪献给了孙悟空。从1982年到1988年,拍了6年的电视剧《西游记》,永远刻在他23岁到29岁的生命里,也滋养和丰富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那是手工匠人的黄金时代,一个人可以用一整段生命认认真真打磨同一件事。

他成也悟空,败也悟空。

对唐国强来说,诸葛亮只是芸芸角色中的一个,但六小龄童这辈子都离不开孙悟空,哪怕他怎么努力,始终跳不出大众加持的五指山。

大圣形象一旦根深蒂固,便执念成魔,一上台就下不来,将戏当成人生。

他看不惯后人的各种改编,因为是对权威的一种亵渎,他也无法判断,如果解释权掌握在那群人手里,会如何被糟蹋。

如今,他仍在努力弘扬西游文化,只不过,很少人继续相信了。

即使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六小龄童的心仍有一丝清醒:“我最大的痛苦,就是我演了孙悟空,而我不是孙悟空。

如果路见妖怪,孙悟空可以“吃俺老孙一棒”,可以呼唤猴孙,可以腾云驾雾,紧急关头甚至可以求助观音菩萨。

可现实终究是现实,他再也无法呼风唤雨了。

记者李少威看透了六小龄童的彷徨:

六小龄童为什么会到今天?他很唠叨,各种场合好像想尽办法地跟自己扯上关系,为什么?你从中看到的,应该是这一代老艺术人的悲凉所在。人要生存,六小龄童这几十年也是一样的,他得活着。
他一生演猴戏,你如果今天返回到戏曲舞台上去演猴戏,也不比像他这样到处去走穴、去讲课,收点讲课费活得好。所以他也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旧的社会关系还没有解体,新的社会关系又已经生成,夹在这两者之间的这些人,非常痛苦。

但愿六小龄童能看清一些问题,也明白许多网友是爱之深责之切,都只是想维护心目中的“美猴王”形象而已。

相比起浮躁令人失望的娱乐圈,我情愿相信,他能给社会弘扬更多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