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重慶:霓虹燈下的璀璨與焦慮

網紅重慶:霓虹燈下的璀璨與焦慮

重慶朝天門批發市場,曾是全國聞名的商品集散地,最早的“棒棒軍”就誕生於此。正在封頂的來福士廣場T3N

重慶是個多霧的城市,平均霧日104天。距主城不遠有座雲霧山,一年裡有204天雲霧繚繞。世界上其他著名“霧都”,“世界霧都”英國倫敦年均霧日94天,“遠東霧都”日本東京只有55天。看起來,重慶才是“霧都之最”。

所以有人說,這是一個不靠近,就不太容易看清的城市。

尤其是當它“網紅”之後。

1

重慶的網紅有許多關鍵時刻。

4月30日,五一遊客抵達的前夜,安防工程師程明被緊急調往洪崖洞。他和他的團隊,在這處酷似宮崎駿《千與千尋》場景的建築裡,連夜將監控攝像頭的數量翻了幾番。為疏導人流,景區花了20多萬元,緊急購買水馬、不鏽鋼欄杆,安裝在景區入口處。

次日下午,一位帶小孩的遊客沿著這些不鏽鋼欄杆排隊進景區,好心的保安告訴她“可能還要排2小時”,她不得不放棄了。這位女士背起孩子,徒步45分鐘跨越千廝門大橋,終於在橋對面打到一輛出租車。

假期結束,洪崖洞成為全國第二熱門景點,排名僅次於故宮。

5月16日,政府推出新城市形象宣傳片。35秒影片,閃過21個“網紅打卡地”。影片末尾,珍貴的2秒,定格在了新的城市宣傳語上——“行千里,致廣大”,以替代此前的“非去不可”。

有個叫小雙(杜雙)的90後北京女孩,4月份的一天晚上萌發去重慶開民宿的想法,第二天早上就坐上了北京西開往重慶北的G309列車。在這一天大雨瓢潑的晚上,她住進了解放碑附近的酒店。3個月後,當她的第4家民宿上線時,解放碑附近的房租漲了1.5倍。

解放碑無疑是開民宿的首選之地。一個名為“海客瀛洲”的小區,一夜之間開了300家民宿。由於遊客和裝修工人佔用電梯,有位80歲的老人,不得不爬20層樓梯回家。

一個月後,端午小長假到了。儘管下了3天雨,仍有17.35萬人來到重慶,遊客數量同比增長143.3%。上海來的李先生決定去吃位於解放碑的佩姐火鍋,他從上午11點,排隊100多號,終於在傍晚6點嚐到了重慶的麻辣。“滿滿的成就感。”他在朋友圈裡說。

網紅重慶:霓虹燈下的璀璨與焦慮

重慶李子壩輕軌站,因輕軌穿樓而過,吸引不少遊客拍照,成為著名網紅景點。一名男子以此為背景,在鏡頭前直

國慶節第一天,中國旅行人次1.12億,有473萬人抵達重慶,11.3萬人被擠在了洪崖洞。

沒誰能抵擋洪崖洞的誘惑。國慶最後一天下午四點半,朝天門派出所的民警在景區入口發現一名男子,“獨自徘徊,目光閃爍”,這是一個合同詐騙逃犯。“太火了,我來逛逛”。

繼五一和端午後,洪崖洞第三次因“擠到質壁分離”登上熱搜。國家旅遊局規定,洪崖洞承載量為每天52500人次。

在旅遊數據被連續刷新的同時,一些山城特色建築被帶火了。

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老樓“白象居”,由於“24層高無電梯”被網友關注。這棟樓有3個出口,分別位於3個不同樓層,通往3條不同的街。住在4樓的黃女士,每次買菜需要爬到10樓,那裡有個菜市場。

由於極具山城特色,許多體現重慶市井生活的影視劇會來此取景。2016年,重慶籍演員陳坤為主角的電影《火鍋英雄》,有段劇情就發生在這棟樓裡。街坊鄰居見的劇組太多,戲稱這裡是“白象街影視基地”。

同年,還有一部與重慶有關的電影上映,即重慶籍導演張一白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許多人認為,這是重慶網紅之路的開始。有位在重慶排名前三的民營旅行社老闆回憶,電影上映後的國慶節,他的業務量漲了五六倍。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搭景的地方是一個老廠房,曾作為民國中央銀行印鈔廠,現在叫“二廠”。看完電影,許多人從全國各地跑來打卡,即便二廠的整體改造還沒有完成。為了安全,施工方將電影取景的幾個地方封閉起來,但仍不斷有人偷偷溜進去。

在抖音上,帶有“重慶”標籤的視頻,截至發稿時被看了113.6億次。一天24小時中的任何一分鐘,這個標籤下都有新的網友評論產生。有張地址標註為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的靜態圖片,從3月發佈至今,被評論了1.1萬次、點贊4.7萬次。拍攝者在圖片上寫:“飛往重慶,一直想去的地方。”

這一年上半年,超過2.6億人通過自由行、跟團遊、定製遊等方式來到這個多霧的城市。其中,62%的人來自國外,20%是90後。他們除了創作短視頻,還帶來了1900億元的旅遊收入,人均住宿花了323元。

12月,重慶陰雨連綿。洪崖洞入口,不再有排隊的長龍。

溼冷在這座網紅城市蔓延,熱鬧太過突然,人們不免擔憂。重慶市政府公開信箱回覆了一位市民來信。這封名為“洪崖洞,還能網紅好久?”的信件,在文末發出呼籲:“別讓洪崖洞紅得太短暫。”

把“洪崖洞”換成“重慶”,問題也同樣成立。

2

網紅重慶:霓虹燈下的璀璨與焦慮

洪崖洞11層巴渝吊腳樓建築群,因酷似電影《千與千尋》中的場景被網友追捧。2018年國慶期間,這裡成為

探討重慶的“一夜網紅”,洪崖洞是個恰當的樣本。

今年65歲的何永智,等洪崖洞“紅”,等了12年。12年前,正是她的小天鵝集團決定投資9000萬元,在嘉陵江畔的一處陡峭崖壁上,重現童年記憶裡的吊腳樓景觀。這處以吊腳樓為外形的旅遊商業地產沿江全長600米,高11層,總面積6萬平方米。

這個想法,起初遭遇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集團內的人不能理解,30多歲才從“3張桌子、3口鍋”辛苦創業,將重慶小天鵝火鍋從一個路邊店,做成火鍋巨頭,為什麼非要跨界折騰,碰零經驗的房地產?小天鵝7名董事中,5人投了反對票,包括何永智的丈夫。

更何況,這一項目開發難度之大,11家競標企業,向政府正式遞交計劃書之前,就主動撤退了9家。剩下的其餘2家,還是赫赫有名房產商的龍湖和協信。何永智遞交的計劃書裡,挖掘和重現巴渝吊腳樓文化的篇幅佔了1/3。

在重慶,情懷格外動人。歷史上,這座城市經歷過8次大移民。最近的一次,是1993年到2009年逐步展開的“三峽大移民”。據新華社報道,在這次移民中,重慶共承擔庫區85%以上的移民,總人數在百萬以上。漂泊是重慶的底色,抱團最取暖。而吊腳樓,是初代移民們的落腳之處,是老重慶的起源和記憶。

洪崖洞設計規劃三易其稿。第一稿耗資180萬元,但木料太多,不能在重慶多雨的環境中,達到何永智令其流芳百世的設想。第二稿又用了100多萬,好不容易通過審核,不料因為附近要修一座大橋,洪崖洞必須後退42米,設計稿又被捨棄。第三稿從設計到過審,前後一年光景。

2003年,洪崖洞終於動工。2006年建成時,總投資3.85億元。

但它想象中的紅火卻沒有到來。2006年洪崖洞開始招商,除小天鵝的自營商業小天鵝火鍋洪崖洞店之外,三成產權商鋪被賣掉,剩餘七成商鋪用來招租。但在很長時間內,招租艱難。2015年之前,每平方米租金在40到180元之間,近10年間幾無漲幅;以第4層的小吃街為界,上面幾層還算有人流,但下面冷冷清清,1到3層的商鋪空置數年。

2007年11月,洪崖洞被評為4A景區,但並未設置門票。

最困難時,何永智每月往裡填補100多萬元。這甚至影響到小天鵝的資金安全。“那就是在賭命,我們已傾其所有,一旦洪崖洞不成功,小天鵝肯定就此倒下。”何永智說。

轉機出現在2015年。這一年,知識分享平臺知乎上,一篇名為《夜色中的洪崖洞像千與千尋的不可思議之鎮》火了。百度搜索指數印證了這一過程:從2015年開始,洪崖洞搜索指數超過解放碑、朝天門,在2018年春節期間抵達最大區間。洪崖洞被稱為“現實版《千與千尋》”。

至此,超級網紅洪崖洞誕生了。這也是網紅城市重慶在互聯網上火起來的開始。網紅重慶的第一個IP當屬洪崖洞。

但何永智並不想止步於此。她還有兩個心願:一是再造一個新洪崖洞,將洪崖洞現址至朝天門濱江沿線,都打造成風景區;二是重新找回小天鵝的靈魂。

2017年8月,在洪崖洞4樓的巴渝劇院,千人場地座無虛席。何永智向在座來賓宣佈:自己將攜女兒廖韋佳正式迴歸小天鵝。在迴歸大會上,何永智反思:“小天鵝有過輝煌,但也遭遇了發展瓶頸,例如管理人才資質參差不齊,各店的經營盈虧不均、口味沒有改善創新等……”

重慶火鍋起源於明末清初,火鍋作為一種產業也發展了40年之久。正是對傳統重慶火鍋的創新,諸如發明鴛鴦鍋、子母火鍋、自助火鍋等,讓小天鵝在一眾品牌中迅速崛起,在它擴張的最高峰曾開出130多家連鎖店,何永智被譽為“火鍋皇后”。但最近幾年,市場變化越來越快,小天鵝卻陷入“困惑、徘徊”。

最鮮明的例子是,在由洪崖洞引發的重慶網紅潮流中,小天鵝火鍋並非主角。24小時火鍋品牌佩姐火鍋長期霸佔重慶火鍋店排隊時間榜首位,最多時一天排號986桌;專注80後、90後和00後年輕消費者的怒火八零一年開出12家店,用“為拍照而生”的營銷理念,創新火鍋形式、菜品和推廣,甚至在一個有4層空間的店鋪內,專門用一整層5000平方米,做了一個火鍋博物館。

2018年4月,中國烹飪協會火鍋委員會發布《2017年中國火鍋產業發展報告》,並評出中國火鍋百強企業。其中18個重慶火鍋品牌上榜,4家入圍前10。排名三甲的品牌,兩家是上海企業,1家在黑龍江。曾帶領重慶火鍋走向全國的小天鵝,沒有出現在這份榜單上。

3

網紅重慶:霓虹燈下的璀璨與焦慮

重慶來福士廣場T3N塔樓主體結構正在封頂,高350米,是重慶目前已封頂的第一高樓。背後正是朝天門碼頭

重慶火了,吸引的不只有遊客。

28歲的化妝師小雙來重慶前,不知道自己會刷牆,還能把一隻50斤的馬桶拖上沒有電梯的8樓。現在,她和閨蜜在重慶開了4家民宿,其中3家是自己裝修的。

2018年清明節前,小雙和閨蜜窩在北京的出租屋裡刷抖音。連刷幾個視頻都是重慶,小雙問閨蜜:“要不咱去重慶開個民宿吧?”第二天早上,她倆就跳上了去重慶的火車。

這一夜,她倆都沒怎麼睡,興奮、期待,設想無數可能遭遇的挫折,但想得更多的還是“萬一成功了呢”。怎麼才算成功?“起碼要開10家民宿!”她們把這個數字寫在了筆記本上。

下火車已是晚上,迎接她們的是瓢潑的暴雨。小雙才發現她對重慶原來一無所知,除了在火車上臨時用手機查了些資料,“網紅打卡地”一個不熟悉,連今晚住哪裡都不知道。

等第二天出門找房,小雙發現這個城市連導航軟件都失靈了,明明目的地離你只有50米,但步行走過去,迷失在重慶上下左右的立體空間中,動輒就是半小時;其次是語言不通,連問路都問不出所以然。

就這樣,白天找路、看房子,晚上看攻略。確定第一套房源時,已是一個月以後了。而之所以拍板這套房子,還是因為她們每天爬坡上坎,徒步8小時,實在走不動了。一看見這套各方面比較符合的房子,當即下單。等要裝修的時候,她們驚呼:沒電梯!

小雙想做民宿已經很久。但火爆的莫干山、洱海等地,民宿市場競爭激烈。即便同一年在短視頻平臺上走紅的“西部三劍客”——重慶、成都、西安,也只有重慶的民宿市場剛剛起步,算是一個藍海。

小雙計劃在重慶開10家民宿,賺點錢和經驗,馬上進軍成都。但實現的節奏是緩慢的:交通、語言、房源、裝修……尤其是裝修,由於要兼顧北京的工作,還要外出尋找新的房源,小雙和閨蜜不能每天在場監工,外包的施工隊偷工減料,返工率很高。後來,她們只有自己動手,刷牆、和水泥、搬磚……頭兩家民宿,裝修了將近2個月。

好在上線第一天,還沒做任何推廣,訂單就來了。此後,滿房的情況一直持續到11月。這期間,小雙的第三家和第四家民宿接連開業。但小雙“一年10家民宿”的計劃,到此卻戛然而止。

不是沒有房源,而是小雙租不起了。小雙4月租下第一間民宿時,40平方米的房子月租2800元。2個月後,同一處物業相同面積的房子,低於4000元就租不到了。

——更多人來了。

重慶民宿圈兒,沒有人不知道“財信渝中城”。 與另一民宿扎堆的“海客瀛洲”相比,這是新入行者必來朝聖的地方——這個社區視野極佳:窗外瀕臨嘉陵江,隨便看出去,都是刷爆朋友圈的重慶江景。地理位置也得天獨厚:距離解放碑、洪崖洞、羅漢寺、湖廣會館等網紅景點,車程都在10分鐘內。

市場被點燃的同時,民宿驟然聚集的財信渝中城成了問題典型:擾民、治安問題、承重牆遭破壞、業主拉橫幅抗議、媒體曝光負面纏身……

這給相關監管部門帶來了考驗:民宿是重慶旅遊業發展的一個象徵,作為以製造業為基礎的老工業城市,重慶正在向文旅、科技等新興產業尋找轉型突破口,尤其是最先發展的渝中區,甚至提出“文化渝中”的口號。如何處理業主投訴民宿的小問題,其實代表著重慶如何對待新興產業的大態度。

在全國範圍沒有先例可循的前提下,民宿該怎麼管?

6月26日,民宿問題剛剛暴露。一則市長信箱公開回復市民投訴小區民宿的公開信中,表達重慶政府對民宿行業的態度:“日租房、民宿屬於旅館業經營,需要取得相關資質。未經許可,予以取締。”

但隨著重慶熱度持續攀升,半個月後,事情出現了轉機。

7月13日,在另一則重慶市公安局回覆市民投訴的公開信中,“高度重視”“立即核查辦理”後,列出7條處理措施。其核心意見為:在出臺明確相關管理規定前,民宿等網約房納入出租房管理,無需相關經營資質,發生矛盾要尋求執法部門介入,私下煽動鬧事,其組織者、參與者一律嚴格依法處理。

4

網紅重慶:霓虹燈下的璀璨與焦慮

漫咖傳媒聯合創始人楊少晨,2018年新籤藝人3000名,通過規範企業管理制度,使漫咖成為重慶規模最大

重慶網紅稱自己藝人、達人、KOL、Coser、Vloger。但這些擁有百萬粉絲的人,在重慶的大部分故事,與其他網紅在其他城市裡發生的,其實並無不同:年輕、多金、一夜走紅。網紅重慶作為背景,在他們的故事裡若隱若現。

93年的劉背實其實不姓劉,也不叫背實。在移動平臺上,這個名字的全稱是“倒黴俠劉背實”。2017年年底,他簽約春風畫面文化傳媒,目前粉絲267.4萬。但劉背實說自己不是網紅,是一個演員,那種“總有一天會得一個真正影視大獎”的“好演員”。

在春風畫面,簽約藝人都有兩重身份:網絡紅人,影視演員。除了劉背實,名氣更大的辣目洋子,粉絲300多萬。2018年12月,愛奇藝上線網劇《生活對我下手了》,她是主角。而劉背實任男二的《日不落酒店》將在春節期間上映,由開心麻花團隊出品。

公開資料顯示,春風畫面的控股股東為華誼兄弟,辦公室分別設在北京和重慶。短視頻、網紅孵化等,由重慶辦公室負責。

劉背實揣摩,可能因為重慶慢節奏、生活化氣息濃郁的氛圍,更適合創作。他曾觀摩北京同事談判,A方案被否,馬上拿出B方案,包裡還放著一個C方案。劉背實想起在重慶,自己也曾有類似遭遇,不過他沒有B方案,於是真誠地問甲方:“這個段子不好笑嗎?可不可以講個你認為好笑的段子,我揣摩揣摩?”

現在,劉背實有一半時間在重慶拍短視頻,有一半時間在北京跑劇試戲。

其實,不是每家經紀公司,都有能力將藝人打造成IP。

2018年,重慶老牌直播經濟公司漫咖傳媒簽約主播3000人,但你可能一個都不認識。目前,重慶大概有400多家直播經紀公司,分散於各大商圈。最聚集的兩個商圈,觀音橋有90家,南坪有80家。這其中,大部分成立時間在一年左右。大渝網去年的一篇報道寫道:“目前重慶有一定規模的網絡主播經紀公司僅有不到20家,這個數量只有成都的1/10。”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發佈的《2017中國城市網絡主播數量排行榜》則顯示,北京、上海、成都排名前三,重慶排名第14位。

儘管已經繁榮多年,直播在重慶卻仍然是一個年輕的行業,成立於2016年的漫咖都能稱“老”。相對於藝人IP的打造,漫咖更看重公司藝人整體能夠創造的價值。網紅與否、IP與否,其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公司戰略、團隊管理與培訓、企業文化這些相對“傳統”的東西。

戰略太重要了。2016年,直播平臺流量正從PC向移動端轉移。那時,PC平臺依然如日中天,幾千款直播App剛剛嶄露頭角。是固守PC,還是豪賭移動,或者兩者兼顧?創始團隊討論了幾輪,All in移動平臺。

他們賭對了。2016年,重慶與“網紅”沾邊的公司有十幾個,他們甚至還成立了一個“重慶網紅協會”,唯獨漫咖活到今天。隨著直播App大混戰時代來臨,各直播平臺瘋狂燒錢補貼。漫咖聯合創始人楊少晨回憶,補貼最巔峰時,漫咖從平臺拿到的補貼折算到人頭,大約是每位主播每月5000元。靠著這些補貼分成,漫咖站穩了腳跟。現在,靠主播打賞分成,漫咖每月營收1000萬,利潤10%。據楊少晨估計,在重慶市場上,像漫咖這樣體量的直播經紀公司不會超過2家。

由於地處西南重慶,沒有多少同行可以交流,楊少晨認為,漫咖必須建立自己的商業邏輯。

大多數直播經紀公司,核心競爭力基本都是“人海戰術”,經紀人的主要職能就是四處網羅藝人。採訪過程中我遇到的大多數經紀人,平均上崗時間不超過兩個月,甚至很多仍是在校學生。正是這些無底薪的海量經紀人,去保證平臺有足夠多的藝人供給。有位不願意透露名字的北京主播透露,她的經紀人為她提供的唯一建議,就是無條件滿足直播間付費用戶的任何需求,“有事沒事喊‘爸爸’”。

但在漫咖,40人的經紀人團隊處於核心戰略地位。他們工作只有一個:管理和培訓藝人。藝人的挖掘與簽約,則交由一個由10個人組成的人力資源部負責。

楊少晨將他們管理和培訓的核心總結為一句話:“沒有完美的人生,但可以有完美的人格。”這是他在經營漫咖的這幾年逐漸摸索出來的。

據他觀察,重慶試水主播的人最早主要是無以為繼的髮廊妹、打工仔和失業者。楊少晨考慮的是:在虛擬的直播間裡,人們為什麼要喜歡這些現實生活中的失意者,甚至傾囊打賞?

漫咖做了兩件事:一是綜合管理學、領導力、心理學、表演等專業學科,編了一套6課時的課程;二是建立案例庫,將每位藝人每天遭遇的特殊事件及應對方法記錄整理。

這些課程和案例,經經紀人消化後,分享給每位新手藝人,以保證他們坐在鏡頭前,對即將面臨的事情,不是完全未知。經由一段時間實踐,主播們的人格自信會慢慢建立起來,從而感染直播間觀眾,路轉粉。“其實最重要的是主播的人格形成。在直播間裡,粉絲會將他的人格與主播人格進行對比,他發現這位主播人格魅力高,而且他能夠得著,就會花更多精力和金錢,來縮短他們之間的差距。”楊少晨說。

5

網紅重慶:霓虹燈下的璀璨與焦慮

原重慶網紅協會秘書長邱琳,曾創辦重慶第一代網紅孵化公司,自己也曾做過淘寶主播。

儘管“重慶網紅協會”曇花一現,“秘書長”邱琳仍保存了一份協會籌備時的會議記錄。記錄顯示,協會籌備組核心成員有10人。

這10人曾一度代表了重慶互聯網的最高水平:除了漫咖的楊少晨,還有《電腦報》主編陳嘉頌、中國第一代草根站長郭吉軍、捧紅初代網紅幹露露的本土營銷人羅渝、重慶遊戲元老冒朝華、重慶文化創意協會負責人吳揚文等。

但這些人卻始終沒有打破重慶以外的圈子。甚至現在大部分人都離開了互聯網行業:有人開酒吧,有人做文旅,有人幹微商,甚至還有人成了演員。

2016年,當邱琳加入協會時,她不僅運營著重慶第一代網紅MCN公司重慶模界文化,還兼任創業平臺黑馬會的重慶執委、社群電商瘋蜜會重慶聯合創始人等。MCN公司倒閉後,邱琳乾脆自己做網紅、開淘寶店賣服裝,自己孵化自己。有將近一年時間,每天她從凌晨直播到早上6點,休息幾個小時,白天還要兼顧選款、選料、談生產商、打樣、發貨、回覆客服……辛苦一年,賺了幾百萬,但實在累得夠嗆。

邱琳有些焦慮,她開始思考轉型:“我已經三十多歲了,或許永遠沒有機會成為大網紅。”她向外取經,去杭州探訪一位同樣做淘寶直播的網紅朋友。邱琳發現,這位朋友每天只需輕鬆直播幾個小時、選選款,杭州大大小小的服裝生產廠,就能包辦其他所有工作,產業鏈非常成熟。而且,這些服裝廠十分彈性,幾十件衣服可以做,幾百件的單子也能接。反觀重慶,大多是手工作坊,單小了不接,單大了接不了。

從杭州回渝,邱琳關了淘寶直播間。

試著走出重慶的創業者中,張翔可能是走得最遠的。這位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什麼系的學生是COSPLAY(角色扮演)裝備愛好者。他的公司世紀諾亞前身為川美的COSPLAY學生社團。在張翔任社長的那一屆,社團完成了商業化轉型。

在國內COS圈,世紀諾亞代表著COS裝備能抵達的某種高度。當國內大多數社團還在用硬紙板做原材料的時代,世紀諾亞已經廣泛應用硅膠倒模和3D打印。

這與世紀諾亞的團隊構成有關。無論學生社團,還是後來的公司,其成員大多來自川美的雕塑、繪畫、動畫、服裝等專業。這樣的專業背景,也使得世紀諾亞一向專注於硬件製造,即服裝、裝備等的製作和生產。

但世紀諾亞的商業化之路也並不平坦。

最初,他們主要承接國內遊戲公司宣發。巔峰時,一場宣發可以帶來30萬元收入。但隨著類似公司越來越多,尤其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同行聚集,蝸居重慶的世紀諾亞,業務逐漸被分流。張翔也曾考慮試水影視道具。但重慶並無相關產業配套,這一想法最終也沒有付諸實踐。

他們也試過幾次舞臺商演,但這種業務極依賴人脈資源,一般的網吧、小商場開業等,也賣不出多少錢。更何況,世紀諾亞的裝備以極度還原著稱,一套鎧甲重則幾十斤,藝人穿上也做不了前空翻、後空翻等高難度動作,舞臺效果並不突出。

張翔也曾試圖找投資人,對方拒絕得很乾脆:“你這就是一個興趣愛好,我為什麼不去投火鍋?”

試了一圈,張翔決定老老實實做道具。目前世紀諾亞還有兩個新的動作:一是與一家直播經紀公司合作,試水二次元直播;二是與一家服裝生產商合作,擴大產能,降低成本,為拓展國內市場做準備。

之所以選擇合作而非自營,是因為在重慶自建生產線太難。更難的是高薪都找不到這條生產線上能用的人。張翔曾試著挖一個從廣東回渝的服裝打版師,對方說,他在廣東底薪3500元,加上計件績效,月薪1萬元左右。張翔答應他保底月薪1萬,績效另算。“但重慶沒有能跟他這個水平配合的其他師傅。”張翔說。

張翔很遺憾,要想在重慶搞創意,就得面臨“一缺錢,二缺人,三缺環境”的現狀。

6

網紅重慶:霓虹燈下的璀璨與焦慮

四川美術學院畢業的張翔,運營著國內頭部COSPLAY裝備製造公司世紀諾亞,其業務90%在國外

11月淡季來臨,小雙回到了北京,她重慶的民宿管理交給了線上民宿平臺。除了偶爾的維修、補貨需要操心,小買賣大體算走上了正軌,“投了30萬,每月收入,剛好夠支付北京的房租”。

除了做COS裝備,張翔2009年起發起策劃的西部國際動漫展,如今已是國內三大漫展之一,“政府每次補貼100萬元左右”。最近,成都一個區的政府部門找他談合作,願意拿450萬元,他們想在這個區也複製一個西部漫展。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建翔曾任瀘州市副市長、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副司長,他在四川工作多年,對重慶並不陌生。他認為重慶作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受其區位和戰略佈局的需要,歷時10餘年的三線建設,本質上是一個工業城市。這是它的優點,亦是它的困境。過去成渝一體,在成都成為四川的省會後,四川的資源大都向成都聚集,重慶要發展只能借其區位優勢,比如藉助最早走上一帶一路戰略城市的優勢,向外謀求,更多借助世界資源。“在工業之外,重慶註冊中小企業數量達到四五十萬以上,非常活躍。它的餐飲業也表現突出。”王建翔說。此外,當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成為新生產力促進城市發展時,重慶西接遊戲重鎮成都,南臨大數據之城貴陽,而自己卻幾乎毫無互聯網基因。8月舉行的首屆重慶智博會首次顯露出重慶想把握住下一個互聯網風口優先權的決心。

重慶網紅熱潮爆發的同時,也幾乎是重慶經濟轉型的開始。根據重慶市統計局頒佈的《2018年上半年重慶市經濟運行情況報告》,重慶市2018年上半年GDP增速為6.5%,相比2017年同期10.5%的增速,下降4%。這是重慶GDP增速首次放緩,重慶也成為全國增速放緩幅度最大的城市。報告稱重慶正式進入“經濟轉型調整期”。王建翔認為,重慶的實體經濟基礎較好,網紅經濟作為服務業,未見得能從根基上改變重慶,但能夠帶動其產業轉型。

這次的網紅潮流展示了另一個你可能並不熟悉的重慶。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我國餐飲收入達39644億元,比上年增長10.7%。這其中,火鍋餐飲總收入佔比22%,約為8722億元左右。

而根據重慶市人社局發佈的數據,重慶現有火鍋企業568家,火鍋門店29951個,年產值近278億元,創造稅收近50億元。重慶火鍋全國加盟店超過了14萬家,年產值近8000億元,創造稅收1300億元。全市重慶火鍋從業人員多達80萬人,全國更是高達500萬人。

這意味著,重慶本土的火鍋收入佔全國火鍋總收入的3.2%。而在全國範圍,92%的火鍋營收中,都有重慶火鍋的身影。

2018年火鍋市場的最大事件,當屬海底撈上市,海底撈出生於四川簡陽。真正現象級的重慶火鍋企業,仍未出現。

顯著的變化,同樣出現在民宿市場。

2018年7月,重慶日報、攜程聯合發佈《2018年重慶上半年旅遊大數據報告》。數據顯示,這一年上半年,重慶遊客接待量、旅遊總收入呈兩位數增長。

《報告》提取了途家全平臺數據。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民宿收入排名全國第七,是去年同期收入的3.7倍,訂單量是去年同期的3.5倍。其中,重慶民宿的平均價格為320元/夜,高端民宿價格超過1500元/夜。購買民宿產品的用戶來渝的平均客單價達到3500元。

重慶民宿市場空間有多大?

據上游新聞報道,重慶市旅店業協會會長梅鳳林估計,重慶主城各種住宿業態約8000多家,在這當中,具備正規許可資質的酒店、旅館等傳統業態只有約6000家。這意味著,重慶網約房、民宿、家庭旅館等數量在2000家左右。

而成渝兩地的地緣鄰近,或許還有另一個更大的市場。

小雙發現,80%的外地房客,不是路過重慶去成都,就是路過成都來重慶。在成渝以外的遊客意識中,高鐵車程不過2個半小時的成渝兩地,實際可視作一處旅遊目的地。因此,小雙計劃明年旺季繼續“10家民宿”計劃,完成這一佈局後,她希望能夠迅速進入成都市場,從而實現同一批遊客的“流量內循環”。

2018年12月15日,《重慶晨報》發表了一篇名為《這個週末,陽光傾城》的文章,文章說:“隨著各地轉為晴好,平均溫度從8.4℃回升至15℃。”只有在這個多霧的城市,出太陽也能成為一條新聞。

霧越大,陽光越溫暖。但霧散了,也可能是陰雨連綿。重慶網紅後,現在就處於這樣一個大霧籠罩的時刻,局內人、旁觀者和與身處其中的人,都需要更多時間去判斷和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