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时中国将有 3700 万单身汉的数据靠谱吗?有什么解决办法

来搞个共享老婆呗。

我推荐各位看一部纪录片《算命》,看看底层的人究竟有多么底层。

片中最底层的人,流浪汉,算命的,找小姐,20块钱一次。被嘲讽搞不出来。看得我心和柠檬一样酸。

根本就不是男女比例问题,就是个经济实力问题,中产结婚可能花5-30万,婚礼,聘礼,首付,也许还有个车。(好吧,我这个地方乌鲁木齐普通人结婚大概这个数,不了解你们那些地)

你让那些日收入几块钱几十块钱的人拿什么结?生活穷困潦倒,自己一身病,钱都不够喂饱自己,还结婚?发廊20块钱来个共享老婆够不错了。

片中主人公,算命先生,花了130块钱娶了媳妇,他老婆又聋又哑腿也有病,与其说娶不如说买,娶她之前,这个女人住在羊圈,腿就是冬天冻坏的。

娶这么个人回家,自己倒贴130,家务做不了,工作更别提,还得养着她,给她买药。算命先生自己也去发廊。

拿再多图表再多统计,也没啥用,人得先养活自己,才能养活一个家。等所有人都到中产了,再聊人口和性别比例吧。

不对,等一个国家绝大多数变成中产了,谁还担心这些事情?到那时咱就跟北欧、加奥美一样,娶不到中国对象,外国人来补

这事没什么讨论意义,底层的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中产的找不到对象怪你自己有问题,不怪国家没给你分配。底层是用来干啥的?是用来让中层感受庆幸和警醒的。

(这部片子真的狠丧)

一个温馨的彩蛋:纪录片里那个算命的小姐,小雁(好像是叫这个)后来被扫黄的抓进去了,这部片子的导演徐童把她保了出来,后来小雁就跟着徐童搞摄影这方面的,现在也是个有正经职业的人,感觉真好

更新一下

评论我都看了,主要有两个问题。

30w能当中产?

额,我指的是结婚成本掏得起5-30w的,不是说总资产5-30w的,就比如说你的聘礼,婚房首付这些,我觉得除去一些房价超高的大城市,这个价格还是比较能反应中国人经济实力的一个中位数的。

这片在哪看??

国内应该可以看的,我是在油管上看的,国内可以直接百度一下。

一些感想:

评论区某层楼辩论地很凶,大致是“沦为底层是因为自身不努力”与“何不食肉糜”之间的辩论。我个人觉得如何脱离底层是个特别自相矛盾的命题,一方面来说,从底层进入中层要比从中层进入上层容易,蛋糕的大小是基本恒定的,一百个人分一个蛋糕,每个人一口,这时候一百零一个人分,每个人还是那么一口,没人会在意。四个人分一个蛋糕,每人一碟,这时候第五个人来了,每个人可能就得少吃两三口,这时候大家就会感觉到不快。从底层进入中层是跟自己的命运对抗,从中层进入上层要和秩序和现状对抗。另一方面来说,底层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一种慢性毒药,它会把人的意志和梦想和动力慢慢侵蚀殆尽,试想一下,你住在一个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一个人,或者有一个和你根本没感情甚至一身毛病拖累你的人,一天三顿都保证不了,一天到晚都在夹缝里求生存,你想上进,不好意思,没有渠道,你完全接触不到能给你一个上升机会的人,让你这样活一年,你会痛哭流涕地觉得以前的日子真美好自己没有好好珍惜,让你这样活个十年二十年你可能只会觉得开心,因为你今天捡到了一双棉鞋,让你能在即将来到的冬天好过一些。可能等到机遇真正来到时,你都麻木了,你只会在意别人扔的东西里有没有能用的而不是早已和自己无关的机遇了,同理,什么事业,爱情,快乐,都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很陌生。

回到这个题目,它的核心在于没有配偶的3700w男性该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在考虑他们怎么办之前不妨我们来想一想配偶和婚姻的意义。我觉得婚姻有三种意义(或是动机),二人情投意合一路互相扶持为上,互相分担生活压力养育儿女收获家庭意义为中,满足父辈期望传宗接代为下,满足上中下意味着你是个经济条件良好的人,你能帮配偶分担负担,而不是配偶的负担,你是个情商正常懂得爱恨的人,你和配偶在一起是丰富了情感生活,而不是拉着配偶一起跳入婚姻的深渊。满足中上说明你可能经济条件很一般,你和配偶分担的过程很艰辛,柴米油盐的算计慢慢磨灭了你俩本来的爱情,又或者你就是因为要算计柴米油盐没法和你本来喜欢的人走到一起。当你只能满足下的时候,这段婚姻给你的恐怕只有痛苦,你们没有感情,你们两个人生活比以前一个人生活更困难,你们结婚的唯一意义就是满足你们父母的期待来所谓传宗接代。

所以,没有结婚的人未必代表着ta找不到配偶,性别比例失衡,还有可能是婚姻对ta来说是一个非常赔本的买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