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時光飛逝,唐卡卻豔麗依舊的祕密

唐卡被稱為西藏文化的“百科全書”,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本教作品。唐卡顏料傳統上是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豔,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豔麗明亮。

縱使時光飛逝,唐卡卻豔麗依舊的秘密

藏族唐卡顏料取自於當地的礦植物,色澤明亮鮮豔,不褪色,幾百年前的唐卡就跟剛畫出來的一樣,且時間越久遠,色澤越鮮豔。這些使得以壁畫、唐卡為主的西藏繪畫藝術,成為高原最為璀璨奪目的遺產之一。2011年5月23日,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縱使時光飛逝,唐卡卻豔麗依舊的秘密

礦植物原料不僅僅是在西藏有,內地也有、國外也有,但受地區氣候、成熟時間、溫差的影響,每個地方的原材料成熟程度不一樣。藏族傳統繪畫的顏料以產於雪域的天然礦物、植物為主要生產原料,礦物顏料的可貴之處在於它們是從晶體礦石提煉出來的天然結晶礦物,可使畫面產生光澤,增加了作品的藝術價值;植物顏料主要提取自雪域地區比較罕見的花、草、樹木的葉、皮等,耐光耐熱,具有極佳的色彩壽命。

縱使時光飛逝,唐卡卻豔麗依舊的秘密

繪畫唐卡是用顏料在畫布(棉布面、絹面和紙面)上直接繪製,所採用的顏料多為天然礦物質研磨而成,過去唐卡畫師所用的顏料都由自己製作、調配,他們拿到手的只是一些經過簡單處理的礦石,全憑個人經驗加工成顏料。由於加工工藝複雜,傳統制作工藝在1959年以後就基本失傳,只能在史料中找到一些零星的記載。

縱使時光飛逝,唐卡卻豔麗依舊的秘密

1996年由西藏大學專門組織成立了由阿旺晉美等四位專家學者組成的藏傳礦植物顏料製作工藝研究小組,在1998年成功研製出了比原來顏料色澤更鮮豔、也更耐用最傳統的包括藏青、綠、硃砂等12種礦植物顏料,還總結出從原料採集、粉碎、漂洗、研磨、分離到篩選的主要工序,並對傳統器具做出了改進。相較而言,植物顏料的加工工藝較為簡單,主要經過採集、精選、清洗、浸泡、熬煮(或加鹼)、蒸發、制丸等工序。目前,阿旺晉美的扎西彩虹顏料公司能生產32種顏料,將來會研發更多種類的顏料,從而減少唐卡畫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縱使時光飛逝,唐卡卻豔麗依舊的秘密

追溯唐卡歷史,早期繪畫內容主要是釋迦牟尼佛像,以示紀念,又便於移動和朝拜。後來逐漸出現了三釋尊像,文殊菩薩像,觀音菩薩像,地藏王菩薩像,以及他們的各種法變像,各教派的始祖像,可信奉供養的本尊像,法王像。從佛本身的故事畫,發展為輪迴三界圖,西方極樂世界圖等內容。

縱使時光飛逝,唐卡卻豔麗依舊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