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时光飞逝,唐卡却艳丽依旧的秘密

唐卡被称为西藏文化的“百科全书”,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唐卡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

纵使时光飞逝,唐卡却艳丽依旧的秘密

藏族唐卡颜料取自于当地的矿植物,色泽明亮鲜艳,不褪色,几百年前的唐卡就跟刚画出来的一样,且时间越久远,色泽越鲜艳。这些使得以壁画、唐卡为主的西藏绘画艺术,成为高原最为璀璨夺目的遗产之一。2011年5月23日,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纵使时光飞逝,唐卡却艳丽依旧的秘密

矿植物原料不仅仅是在西藏有,内地也有、国外也有,但受地区气候、成熟时间、温差的影响,每个地方的原材料成熟程度不一样。藏族传统绘画的颜料以产于雪域的天然矿物、植物为主要生产原料,矿物颜料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们是从晶体矿石提炼出来的天然结晶矿物,可使画面产生光泽,增加了作品的艺术价值;植物颜料主要提取自雪域地区比较罕见的花、草、树木的叶、皮等,耐光耐热,具有极佳的色彩寿命。

纵使时光飞逝,唐卡却艳丽依旧的秘密

绘画唐卡是用颜料在画布(棉布面、绢面和纸面)上直接绘制,所采用的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研磨而成,过去唐卡画师所用的颜料都由自己制作、调配,他们拿到手的只是一些经过简单处理的矿石,全凭个人经验加工成颜料。由于加工工艺复杂,传统制作工艺在1959年以后就基本失传,只能在史料中找到一些零星的记载。

纵使时光飞逝,唐卡却艳丽依旧的秘密

1996年由西藏大学专门组织成立了由阿旺晋美等四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藏传矿植物颜料制作工艺研究小组,在1998年成功研制出了比原来颜料色泽更鲜艳、也更耐用最传统的包括藏青、绿、朱砂等12种矿植物颜料,还总结出从原料采集、粉碎、漂洗、研磨、分离到筛选的主要工序,并对传统器具做出了改进。相较而言,植物颜料的加工工艺较为简单,主要经过采集、精选、清洗、浸泡、熬煮(或加碱)、蒸发、制丸等工序。目前,阿旺晋美的扎西彩虹颜料公司能生产32种颜料,将来会研发更多种类的颜料,从而减少唐卡画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纵使时光飞逝,唐卡却艳丽依旧的秘密

追溯唐卡历史,早期绘画内容主要是释迦牟尼佛像,以示纪念,又便于移动和朝拜。后来逐渐出现了三释尊像,文殊菩萨像,观音菩萨像,地藏王菩萨像,以及他们的各种法变像,各教派的始祖像,可信奉供养的本尊像,法王像。从佛本身的故事画,发展为轮回三界图,西方极乐世界图等内容。

纵使时光飞逝,唐卡却艳丽依旧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