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兒結療後如何護理,防止復發?郭海霞老師告訴你答案|向日葵問答

肿瘤患儿结疗后如何护理,防止复发?郭海霞老师告诉你答案|向日葵问答

向日葵志願者 | 園林

『向日葵問答』是向日葵兒童的旗艦科普項目。

每週我們都會邀請頂尖專家參與,大家可以在徵集問題的文章後留言,專家老師會選取相關的問題進行回答。

第40期,我們邀請到郭海霞博士為我們解答關於“兒童低級別膠質瘤的治療”方面的問題。

肿瘤患儿结疗后如何护理,防止复发?郭海霞老师告诉你答案|向日葵问答

郭海霞,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兒科實體瘤組負責人。

本期問答如下,大家可以尋找自己關心的問題。

01

Q:兒童嗜血細胞綜合徵如何早期診斷治療,改善預後?

A:噬血細胞綜合徵(HLH)進展快,需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經分子生物學檢查明確存在家族性或已知遺傳缺陷的,或者以下8項指標中符合5項即可診斷為HLH:

肿瘤患儿结疗后如何护理,防止复发?郭海霞老师告诉你答案|向日葵问答

對疑似HLH的患者,血清鐵蛋白、sCD25、細胞多因子及NK細胞活性等宜及早送檢,並可監測疾病的活動狀態。通過流式細胞技術檢測CD107a,細胞內蛋白(穿孔素、顆粒酶;男性患者另測SAP、XLAP)可迅速區分原發和繼發HLH,有針對性的基因篩查可提供依據,並指導後續的治療方案。

輔助性檢查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篩查,可幫助尋找病因。EBV感染是感染相關HLH的最重要病因,EBV-DNA拷貝數,抗EBV抗體,結合EBV感染的細胞亞群的檢測可指導診斷和治療。

需強調的是:因條件所限或表現不典型,檢查結果不夠診斷條件的,需密切觀察,及時複查,早期介入。吞噬細胞現象不是HLH特有的臨床表現,沒有吞噬細胞現象也並不能排除HLH。繼發性的HLH需留意原發病的診斷,如感染、淋巴瘤或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病,以免延誤或不當治療。

02

0011

Q:請問孩子1歲9個月,間變性室管膜瘤三級,3個月前手術全切,目前恢復得還可以,有必要做放化療嗎?很多醫生都說不敏感,是不是等於沒有用處?

A:間變性室管膜瘤三級需要結合放化療及泛靶向治療。後者的含義是腫瘤通常都會有基因或表達異常,如針對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及受體的抑制劑、激酶抑制劑、表觀遺傳學異常的抑制劑等。有條件的最好做分子基因水平的檢測。

03

Q:聽說對於白血病患者不可吃發物之類,比如鵝肉,對此,主任有何看法?

A:發物的概念只是對不同的人和身體狀況而言的。在某些情況下對某些患兒,確實不適宜吃某些東西。比如在使用左旋門冬酰胺酶時,個別孩子即使吃得非常清淡,也會有胰腺炎的發生,這與基因特異性有關。對白血病患兒來說,建議均衡的膳食模式,衛生、食物多樣化、新鮮無汙染才是最重要的。

04

Q:請問松果體區瀰漫型二級星形細胞瘤,腫瘤沒有切乾淨,是否需要做放化療?

A:目前的分子技術發展很快,發現有TERT啟動子突變、H3F3A突變和ATRX丟失的患兒預後最差。相反,有BRAF融合和MYB擴增的患兒預後明顯較好。二級星形細胞瘤還是需要治療的,有些治療效果不好的患兒甚至要聯合靶向治療。放療要根據控制情況決定,可以儘量推遲甚至不做。

05

Q:孩子5歲,去年9月份查出腦膠質瘤,手術未能全切,病理診斷為毛細胞星型膠質瘤一級。隨後25次放療同時吃泰道化療。請問郭主任,孩子能徹底康復嗎?復發的概率大嗎?

A:不知您的孩子放療後和目前的腫瘤情況如何,不能立即答覆。有少數患兒攜帶預後不良基因,有復發可能。但大部分星型膠質瘤一級治療後可以長期生存甚至帶瘤生存,推薦的治療方案首選卡鉑加長春花鹼化療。

06

Q:男孩,10歲,去年6月份做的手術,病理為二級星形細胞瘤,IDH1+ MGMT+++,因為腫瘤位置在丘腦,只切了50%,術後1個月做了30次局部放療,像我們這種沒切乾淨的複發率很高嗎?預後生存期怎麼樣?

A:不知您的孩子有無檢測BRAFV600E,放療後效果如何,不能立即答覆。推薦的治療方案首選卡鉑加長春花鹼化療,如治療一段時間效果不明顯,可聯合小分子VEGFR、TKI抑制劑等。

07

Q:請問白血病患者染色體易位通過化療可以治癒嗎?

A:據我們的臨床經驗,在緩解期是可以的。

08

Q:女孩,10週歲,2018年11月確診為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M5,目前正在進行第2個化療,使用高三尖杉酯鹼和小劑量阿糖胞苷。孩子有一個基因dupMLL呈陽性,11和11重排,想問一下攜帶這樣的基因,移植不復發的成功率有多少?到底是移植還是繼續化療?

A:目前的國際共識是更重視化療反應,也就是化療後緩解的情況和微小殘留病數值。如果緩解慢、微小殘留病數值高,建議移植。

09

Q:孩子2歲6個月,3星期前查出急性淋巴白血病(ALL中危),目前在進行第1階段化療,化療結束後如何進行護理?如何防止感染,防止復發?

A:環境衛生:(1)房間裡保持乾燥,不養寵物,不種花草,不鋪地毯;(2)每天通風;(3)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床、桌子、地面;(4)紫外線對房間進行消毒,完成後開窗通風;(5)房間內不放過多的物品。

飲食衛生:中性粒細胞很低時,食物最好用高壓鍋處理;不吃生冷;營養均衡偏清淡。

預防感染:漱口、坐浴盆,必要時口服複方新諾明等預防感染;定期複查血象,必要時輸紅細胞和血小板。發熱時小心感染性休克,如有異常,需與主治醫生溝通,藥物不可隨意增減,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10

Q:孩子今年7歲半,2018年2月份診斷出脈絡叢癌,做了手術全切,位置是右額葉,病理結果ki67 15%。目前做了全腦全脊柱放療,7次化療,藥物為環磷酰胺、依託泊苷、長春新鹼、順鉑。想問一下這個病的預後怎樣?有痊癒的機會嗎?

A:目前此病預後已比以前好很多。如上述治療後仍效果不佳,可換方案及做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11

Q:男孩,6歲,2018年11月22日行腦部腫瘤切除手術,因位顱底較深未全切除,病理檢測為小細胞膠質母細胞瘤WHO IV,基因檢測結果:無甲基化,1P19q均無缺失。術後因腦積水和吞嚥、咳嗽功能較弱,ICU觀察治療5周,目前轉入普通病房,醫生建議放化療同步。

請問郭主任,放化療如何實施?放療方面:質子放療或速鋒刀治療對該病情有無較好效果;化療方面:替莫唑胺類藥物是否需要服用?化療藥物有何推薦?另外,放化療對身體指標有沒有具體要求?

A:一般放化療同步時指放療同時口服替莫唑胺,有條件可選質子放療,效果與IMRT相似,副作用相對小些。放療、化療都需要重要臟器功能基本正常,血白細胞太低需暫停治療。化療除替莫唑胺外可選擇範圍不大,可加用抗血管生成藥。

12

A:減量化療,基因分型決定之後是否放療。目前治療方案很成熟,效果在腦瘤中是不錯的,千萬不要放棄!

13

Q:患兒10歲5個月確診為右腦兒童形瀰漫星形細胞瘤,於2018年8月切除手術,隨後同步放化療,放療30次,化療吃替莫唑胺膠囊42天,於10月結療,12月複查繼續吃化療藥替嗼唑胺膠囊5天停23天,再吃藥5天停23天覆查,請問術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複發率高嗎?

A:有一定的複發率。定期複查,有條件做基因檢測。

14

Q:孩子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低危),已經結療3個多月,一開始是身上皮膚很乾燥,脫皮,現在慢慢好了,但是每次洗完頭,頭上有很多像頭皮屑一樣的脫屑。請問有什麼辦法醫治?這種情況嚴重嗎?

A:要排除真菌感染,找皮膚科醫生做檢查。注意保溼,補充多種維生素和鋅等。

15

Q: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型(低危),在一療治療過程中出現間質性肺炎,用柔紅黴素1次18 mg,門冬酰胺酶4袋,其他藥劑量正常,18天骨穿完全緩解,現在3療治療中。請問4療的藥劑量是否可以減少,還是之前缺少的藥劑量需要補上?影不影響治療效果?

A:主要是看骨髓基因和流式的微小殘留病檢測情況怎樣。各個區域的方案稍有不同,不知您說的4療是什麼方案,儘量按照標準方案治療。缺失的藥物可在後續治療合適時機補上。

16

Q:小孩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危),現在維持治療已經完成,巰嘌呤差的很多,現在在補巰嘌呤,只要是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好的情況下一直吃嗎,中途需不需要停1個星期?停藥後需不需要吃中藥調理身體?

A:不需停,可找可靠中醫調理。

Tips:因為無法對患者面對面進行診斷,不瞭解患者的具體病情,醫生的意見僅作參考,具體治療方式請諮詢主治醫生 。

肿瘤患儿结疗后如何护理,防止复发?郭海霞老师告诉你答案|向日葵问答
肿瘤患儿结疗后如何护理,防止复发?郭海霞老师告诉你答案|向日葵问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