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老記見證”歲末走基層系列採訪行之四

《老記見證》資深記者 聶志義 攝影報道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馬根是一個很要強;很堅持,值得尊敬和學習的老人,結識老馬是《老記見證》記者2007年時任《文化時報》首席記者的一次採訪時中,雖然時過境遷離第一次採訪正在滿懷希望、信心百倍的要為民族文化傳承盡份匹夫之責,也為家鄉和為老祖宗盡到一個赤子情懷時的老馬已經十多年過去了,可是現在在網上對他的介紹少也只是之又少只有區區幾行字:

馬根,男,1940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縣衙博物館館長。2002年鄭州市文物保護特殊貢獻獎,2004年鄭州市文明市民,2007年鄭州關心下一代優秀“五老”工作者。

2002年至今任新密市縣衙博物館館長以來,個人出資,多方籌資等方式對老縣衙進行搶救性修復,並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廣泛宣傳,使縣衙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為推動古城開發乃至新密旅遊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雖然短短的介紹並沒有描繪出老馬帶領全家人用十多年的時間,通過個人出資、多方籌資、四處化緣將一個千瘡百孔、搖搖欲墜、殘缺不全的千年古縣衙保護了下來。還呈現給世人一個全國最完整,歷史最久遠,使用年限最長的漢、隋時代傳承至今1400多年的密縣縣衙。為了這些老馬個家人留了多少血汗和辛酸淚水又有誰人知道?在旁人眼裡他們都是“傻子”“神經病”,可是就是這樣馬根和家人依然堅持到了最後。

然而就在新密古縣衙在媒體和上級領導大力關注和關懷下日趨收復保護順利的時候,一個“密縣縣衙移交協議”就將老馬一家人十幾年的心血幾千萬資產的歷史文物給移交給了新密市文化旅遊局,在“決定在給予乙方(馬根)一定數額獎勵資金的同時(未定數字)乙方將密縣縣衙所有財物移交新密市文化旅遊局。”

據老馬對《老記見證》記者說,後來他得到了自己付出180萬中的零頭80萬,其餘的就再也不見下文了。只聽說他們用密縣縣衙得到了4000萬的經費,在移交後他自己又被“封為”顧問、監督員、技術員等類似“官銜”一直從2010年開始到古縣衙修復完成正是展出的五、六年的時間不但沒有得到“封官”的聘書,就連這五、六年的工資一分錢也沒有給過。

為此,老馬也沒少找有關領導進行自己的維權討薪,可是都是相顧推諉至今未果。實在沒有辦法才不得不爆料給媒體,如果不行的話,他將聘請律師為自己討回尊嚴。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十幾年跟著老馬風餐露宿、

積勞成疾的老伴李萍現在病魔纏身,

據說是經常不間斷的要輸血才能保住老命,

每年光醫藥費就要花去十幾萬。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之所以讓老馬能委屈的把密縣縣衙移交出去的

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看到老伴累病了、心灰意冷了。

能讓知他、懂他全身心無怨無悔的陪他一起

折騰的老伴得到他的照顧才是正事,

他說這是在向老伴贖罪。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老太太,李萍對《老記見證》記者說,

頭上的這個“記號”就是在拉磚搬瓦的時候,

車翻了被砸的紀念,那時候滿臉是血,

用棉花套子燒成灰就按上去了。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因為跑針了護士只好

讓老太太再受扎針之苦了。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老馬帶著記者來到了

十一年前來過的密縣縣衙。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裡顯然要比原來規範了許多。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一來到這裡,老馬的話匣子就停不住了。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縣衙審案有三重,

這個是公開審理案件的所在。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也屬於樣板工程,

一切都是規規矩矩。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個是二堂屬於不公開的審案所在,

也是造就很多冤案的地方。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些過去的刑具也都是老馬根據

各個朝代不同而設計製作出來的。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個兩層樓是當初老馬用了

四萬塊錢從占房戶手裡收回來的。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些拓片也是老馬千辛萬苦搞到的。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據老馬介紹:這些生動的市井勞作場景

原本是立體能動起來的,

但是因為工作人員的不負責任,

現在也只能是一個“死貨”了。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整個縣衙下面的秘密地道也是至今為止

全國的一個最長最完整府衙暗道之一。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半塊碑才是證明這個

密縣縣衙的歷史鐵證。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是過去密縣老縣城的樣子。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老馬說,原來是安排的是歷代對

密縣百姓做出過傑出貢獻的官員,

現在他們卻只為這個姓楊的官員

佔據了幾個院落,真是不理解這到底是為什麼。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雖然這裡都進行了依舊還舊的修復,

但是這棵古樹可是原汁原味的老生靈。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個也是在老馬親自監督安置的警鐘。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個馮玉祥將軍的功德碑也是

老馬費盡心思討回來的歷史見證。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在老馬的遺憾中只有正後面的後花園

現在還被住戶佔據著沒有收回來。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個就是用了一千四百多年的縣衙監獄。

一直到了2003年出了一件副所長槍殺同事後,

這裡才終結一千多年關押犯人的歷史。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些老磚和石碑還都是

老馬一點一點的找尋回來的證物。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是人家社會愛心人士捐助

密縣縣衙的功德碑,也被他們給毀了。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越說越生氣的老馬

唉!的嘆了哭泣,紛紛轉身而去。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如果不是這個大家都會很少知道

在監獄也有掌管監獄的神仙神位。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唯有這個是現在有實權的地方。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這是老馬研究了很多年的結晶,

他現在又在開始研究撰寫密縣古城的歷史資料。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雖然,老幾十年的研究,十多年的付出

也得到了不少媒體關注報道和很多

官員的視察參觀,可是他們確實一直都是

自掏腰包四處化緣求爺爺拜奶奶的

一點點找回這個歷史文物的再現。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幾十年前的舊報紙都在證明,

密縣縣衙就是人家老馬從無到有;

從小到大給救回來的。

新密古縣衙有故事:顧問六年光幹活不給錢


老馬說,不管人家怎麼說,

也不管我的血汗錢能不能要回來,

可是我的時間不多了,

要儘可能多的把老祖宗留下來的

文化遺產挖掘拯救好,傳給後人才是硬道理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