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的高考狀元們大部分默默無聞?是名校耽誤了天之驕子嗎?

每年高考成績公佈後的招生階段,各省市的文理科狀元們就是媒體和各類高校爭相瞭解的熱門。在這一段時間裡,年復一年的上演著高校搶奪生源的戲碼。北大清華對於狀元們的爭搶更是花樣層出,打電話,親赴學生家中走訪,找老師學校做說客等等。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在2000年以後,每年高考的狀元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被清華北大提前內定。雖然相關部門一直強調各類媒體不要炒作高考狀元,但是依舊擋不住社會大眾和媒體們追蹤報道的熱情。

清華北大的高考狀元們大部分默默無聞?是名校耽誤了天之驕子嗎?

雖然說清華北大一直是狀元們的首選高校,但是在2000年以前,中科大、對外經貿大學以及南京大學、復旦、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都有一定比例的高考狀元報名。但是自從這種私下搶奪狀元的現象出現後,北大清華成了狀元們的唯一選項。

文科狀元們多數選擇北大,而理科狀元們多數選擇清華,剩下的一部分狀元還會被香港大學等香港高校爭奪。這給很多內地高校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力,也難怪每年高考成績公佈後清華北大的搶奪戰如此激烈。

清華北大的高考狀元們大部分默默無聞?是名校耽誤了天之驕子嗎?

現在曝光在媒體聚光燈下的狀元們不會和古時候那樣前程似錦,封相拜侯,成為皇家的乘龍快婿。但是他們依舊擁有很多爭相追捧的粉絲,狀元學霸們的學習方法被推崇為考試秘訣,廣大學子們爭相效仿。既然狀元們如今的成績讓眾人熱情追捧,那麼狀元們的未來成就也會一路繁花似錦嗎?

早在2009年時,一位中國教育戰略問題研究專家曾做過一份調查報告,在2006年之前的30年裡,各省的高考狀元們沒有一個在從政或者經商或者學術研究方面有過傑出的成就。

清華北大的高考狀元們大部分默默無聞?是名校耽誤了天之驕子嗎?

高考狀元作為各地區高考成績的首一位,就讀的學校也幾乎都是國內一流大學的一流專業。在社會大眾的心中,這些高考狀元們不僅僅是高考考試成績的佼佼者,更應該是畢業後社會各領域中的佼佼者,繼續成為職場的狀元。

他們的職業應該是未來的科學家、教育家、法律專家和學術專家等等,成功的進入社會精英行列。然而從那份調查報告中顯示的數據表明,這些高考狀元們的職業發展往往讓大家跌破預期,他們當中並沒有出現行業的頂尖精英。

清華北大的高考狀元們大部分默默無聞?是名校耽誤了天之驕子嗎?

也許很多人會說,這些高考狀元們很多人選擇了本科畢業後繼續出國深造,甚至直接移民國外。海外流失情況也是很多狀元的後續情況無從探聽的原因之一。也有還有很多人會說,中國的教育體制限制了人才的未來發展。就像這位專家說的那樣,一個歌喉清亮,能夠為大家帶來音樂盛典的音樂人才,他的高考文化成績該是什麼樣的?

同樣的道理,一些為了一流大學一流專業所迷惑的高考狀元們,因為錯誤的選擇了自己的專業領域,從而阻礙了他們未來職業發展的規劃。調查顯示,很多狀元畢業後選擇的行業領域區別於自己曾經就讀的專業。

清華北大的高考狀元們大部分默默無聞?是名校耽誤了天之驕子嗎?

在2000年以前,狀元們的專業選擇更具有理性,也更符合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現在的狀元們紛紛選擇熱門大學的熱門專業,並非從社會計劃經濟角度出發,也並非從個人的綜合能力角度出發。

他們更側重市場經濟時代下的熱門大學的熱門行業,趨利性明顯。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指責他們,畢竟這是個人的選擇。

清華北大的高考狀元們大部分默默無聞?是名校耽誤了天之驕子嗎?

畢竟現在高考狀元的錄取率從一定的側面反應了高校的知名度和影響率,為了搶奪優秀生錄取率,很多高校卯足了動力。然後優秀生錄取率並不代表成材率,大學是狀元們繼續深造的地方,而不應該關注錄取了多少狀元。

大學應該是將優秀的中學生培育成優秀的大學生,而不是用各種激勵手段找到了幾名高考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