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弟弟走了,儿子离心,爷爷决定打开那个木匣子

爷爷有个木匣子,大小形状跟中秋节装月饼的礼盒差不多。那是爷爷的宝贝疙瘩,在十八岁之前,我也只见过一次,但那次付出了被爷爷揍的在床上趴了一个礼拜的代价。我想家里除了爷爷,没人知道那个木匣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了,木匣子就像家里的一个禁忌,尤其是在爷爷面前,是万万不能被提起的,更何况凑在一起猜测木匣子里的东西,这简直就是犯了家里最大的家规。

我爸是家里的老大,爷爷跟着我们住在老院子里,二叔自己起了新房,崭新的小洋楼,但离我家的老院子也不过几分钟的脚程。我还有一个小姑,已经嫁人好几年了,除了逢年过节或者爷爷身体不舒服,很少能看见小姑。

奶奶在我还不记事的时候就走了,爷爷一个人守着老院子里的那一间老瓦房已经好多年了,虽然家里家外翻修了很多次,各种现代化的电器也买齐全了,可爷爷住的那间老瓦房却依旧是当年的摸样。一扇厚实老旧的木门吱呀吱呀的响,小窗户的毛玻璃上还有吉祥图案的浮雕,有些阴暗的瓦房里,油漆画脱落了七七八八的老式木柜子,柜子顶上放着老式的皮箱,木匣子就装在那个老式的皮箱里。

民间故事:弟弟走了,儿子离心,爷爷决定打开那个木匣子

有一次,我爸和二叔喝酒,那天二叔喝了不少,酒桌上和我爸东拉西扯的聊那段时间电视上特火的鉴宝节目,有意无意的把话头往爷爷的那个老木匣子上说,我爸知道二叔的意思,想让我爸这个老大出头去给爷爷说,把木匣子里的东西拿出来去鉴定一下。我爸也是好奇了几十年了,虽然平时几乎没提过木匣子的事,但我知道我爸也一直觉得那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而且是那种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的。我也知道为什么我爸和二叔会认为爷爷木匣子里面肯定是值钱的物件,这完全是因为我的二爷爷和我爷爷曾经的一次争吵,二爷爷要求爷爷将木匣子打开,如果是传家宝,二爷爷认为也有他的一份。这件事让爷爷气的住院了好几天,送去医院前还虚弱的交代我爸新买了一个锁,看着我爸在他住的那间老瓦房门上又加了一道锁后把钥匙死死的攥在手里才肯去医院。

从那以后,家里人是再也不敢提半点老木匣子的事,只是我二叔心底开始对我爸有了点芥蒂,毕竟看到爷爷和二爷爷的争吵,爷爷不断的用他已经去世很多年的父亲,也就是我老太的名义来呵斥我二爷爷,老太去世前传给爷爷的东西,这辈子谁也不能动。二叔觉得就算爷爷过世了,这个木匣子最后传给的也必定是我爸而非他,所以二叔心里一直有想法,因为他知道按照爷爷说的祖上的规矩,老二是连知道木匣子里面是什么的资格都没有。

二爷爷和我爷爷那次争吵后,两个老人的身体都不怎么好了。爷爷刚出院没多久,二爷爷就住院了,而且没多久就撒手人寰,这让爷爷悲痛不已,虽然爷爷狠狠的喝斥过二爷爷,但那毕竟是他的亲弟弟,到了爷爷这个年纪,兄弟姐妹,表兄堂弟是走一个少一个。

二爷爷下葬那天,等二爷爷的大儿子将最后一捧土撒在了坟头上后,爷爷住着拐杖颤颤巍巍的来到了坟地,这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虽然我家和二爷爷家住的也不远,但到坟地还是有那么一段距离的,况且还是在田野里,路也不是很好走。但爷爷就是来了,也不知道爷爷自己拄着拐杖走了多久。更让大家震惊的是,爷爷用一张破旧的被单裹着什么四四方方的东西背在背上,其实不管是我还是我爸,二叔,还是二爷爷的大儿子都知道木匣子的存在,一看爷爷背上的东西,大家心里也都猜出来了。我爸和二叔顿时有些紧张,慌忙的准备去扶着爷爷,爷爷一摆手制止了他们。一帮孝子贤孙本还是哭天抢地,这一下全都安静了,当时我就一个感觉,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民间故事:弟弟走了,儿子离心,爷爷决定打开那个木匣子

爷爷拄着拐杖站在了二爷爷的坟前,眼神悲伤缓缓的说道:我跟老二说几句话,你们都往后退退。

听到话的我爸,我二叔加上二爷爷的大儿子相互望了望,自觉的组织着大家往后退,没敢说半个不字。我家的家规就两个字:孝,信。现在爷爷是家族中可以说辈分最高的了,没人敢违背爷爷的话。

就见爷爷缓缓蹲下,取下背在身上的包裹,解开拿出那个木匣子。匣子的外表我是见过的,没什么特别,就是普通的年岁比较长的木匣子,漆面已经有些斑驳了,我也没兴趣仔细去瞅,倒是我爸,二叔和二爷爷的大儿子伸着头满脸焦急的望,但没人敢往前迈一步。

我大概能看到爷爷打开了匣子上的锁,对着二爷爷的坟展示了一会,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会话,也听不清楚说什么。等爷爷合上匣子重新背在身上后,我爸才敢上前扶起爷爷。爷爷也没说话,在我爸的搀扶下慢慢往回走。看着爷爷的背景,感觉爷爷在那一会老了好几岁。

到我十八岁那年,家里准备给我弄一个小小的成人礼,这是我家里的一个规矩,男儿十八岁都要进行的。我也问过我爸,我家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世家什么的,怎么那么多规矩啊,尤其是各种我个人觉得不疼不痒的事,在爷爷那就是了不得的坏了家规,成人礼就是其中一个,我一直不想弄,但是不敢违背爷爷的意思。

那天家里比较近的亲戚都来了,其实家里的亲戚也不多,就是二爷爷的儿子和女儿,我二叔,小姑这几位。说是成人礼,其实就是家人在一起吃个比较丰盛的饭菜,然后长辈对我各种勉励一番,顺便根据我平时的种种表现对我的未来进行探讨和猜测一番。

吃罢饭,爷爷将我爸叫到身边附在耳边说了什么,我清楚的看见我爸的身体颤抖了一下,然后从爷爷手中接过一串钥匙,脚步有些凌乱的朝着爷爷的瓦房走去。

民间故事:弟弟走了,儿子离心,爷爷决定打开那个木匣子

不一会我爸双臂抱着木匣子回来了,走的很仔细很小心,生怕自己不小心把木匣子给掉在了地上。全家人都激动了,二叔更是直接从桌子边站了起来,端着的茶水都洒在了身上也不自知。爷爷站起身走到堂屋祖宗牌位前点了香,然后颤颤巍巍的跪下嘴里小声说了几句,然后招呼着我爸将木匣子给放在堂屋桌子上。

这下全家人都围上来了,心里都在猜想,这是老爷子要传宝了,看这阵势,肯定在场的人都是有份的。一时间,每个人脸上都露着激动的神色。爷爷从自己脖子上取下一个有些古朴的小钥匙,缓慢的插进木匣子上的锁眼上,等了一会,爷爷并没有拧开,而是目光锐利的扫视了家里人一圈,这下家里的人就像做错事的孩子,一个个躲着爷爷的目光。

爷爷叹了口气坐在了桌子边,一手搭在木匣子上说道:还是先给你们说说吧。这个匣子是我的爷爷传下来的。那时候还是清朝,咱们家也算是大户人家,有多大呢?听我爷爷讲,一条街有二十几间铺子都是咱家的,整个城里有十几处宅子。咱家祖上就是生意人,过去的生意人靠什么呢?就是信,诚信,这也是咱家的家规,家风。后来世道乱了,家里的产业抢的抢,丢的丢,全家老小躲避灾祸到处逃命,我的爷爷也是在那时候继承了这个匣子。这个匣子里面其实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一个普通的有点年岁的烟斗,可为什么祖上那么多家业都丢了却把这个烟斗留在身边而且还传到了现在呢?那是因为这个烟斗不是咱家的,是咱家替人保管的。

爷爷看了看众人迷惑的眼神继续缓缓说道:听我的爷爷讲,那个人对咱家有恩,曾经在咱家最难的时候救过咱。后来那人的的生意败了,为了还债,就来咱家借钱,可过去借钱是需要抵押或者信物的,咱家祖上不要,但那人是讲规矩的,最后将自己用了很多年的烟斗抵押给了咱家,并说一定赎回。就这样,战争来了以后,祖上什么家业都丢了,唯独这个烟斗一直留在身边,辗转到这个地方安稳下来,烟斗也就传到了现在。家里的规矩,只能传给男儿长子,并且不能往外说,可谁知道那个老二非得觉得这是家里的宝贝,还为此动了那么大火气,结果比我走的还早,唉……作孽啊。老二走后,我一直在想,是按照祖宗的规矩传下去还是怎么办,我看着你们互相猜忌,勾心斗角,想起老二的走,我就决定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你们,等我走后,这烟斗你们自己处理吧。

民间故事:弟弟走了,儿子离心,爷爷决定打开那个木匣子

爷爷说完沉默了好一会后起身头也不回的朝着自己的小瓦房走去,留下满屋子的人面面相窥。望着已经插上钥匙的木匣子,没一个人上前去打开,依旧在回味着刚才爷爷的话。最后父亲清了清嗓子走上前去小心翼翼的打开了木匣子,一个用布包着的烟斗出现在了大家眼前,看着是那么的普通,陈旧,甚至没有一丝把玩很久的那种油光。

父亲望了望众人,小心翼翼的合好木匣子对着我说:抱回去吧,直接传给你了,找个地方好好放着。我一时懵了,然后就听到全家人哄堂大笑。

自从木匣子传给了我,爷爷的精神好了很多,平日里也没有那么严肃了。二叔一见到我就会开玩笑似的让我可得把咱家的传家宝保管好,倒是爷爷找我谈过一次话,爷爷的话说的很慢很认真:孙儿啊,那确实是咱家的传家宝啊,一个信字,你可得写端正了。

喜欢看各种故事的点击个关注吧,持续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