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正式确定“腊八”?早期古人跟现在过同一天?

说起传统节日,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说自己了解。

的确,绝大多数朋友都是了解的,自己不知道,父母也会提醒、身边的同事也会提醒、媒体等也会提醒等等。

可是,我们对传统节日还是有一个误区的。

怎样的误区呢?现在所过的节的这一天,与史上是否是同一天。

是不是呢?这要看不同的历史时期。


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正式确定“腊八”?早期古人跟现在过同一天?


今天是“腊八节”,书生就说说这个“腊八节”。

我们仔细看“腊八节”的介绍时,会看到“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句话。

佛教,相信不需要书生多言,它是一个外来宗教,不管你多么喜欢佛教,多么信佛,你都改变不了它是外来宗教的事实。

我们的本土宗教不能说只有一个,但可以说大家最熟悉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道教。

外来的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的发展并不是那么的顺利,最初也是困难重重。

别说最初,就算是发展了一段时间,也遭到了皇家的排斥,相信大家很清楚“三武一宗”灭佛是怎么一回事。

当然,想到灭佛,也会想到信佛,最熟悉的就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两句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道出了南朝皇帝和官僚好佛,在京城大建佛寺一事。

《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载:“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由此可见,那时佛教的兴盛。


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正式确定“腊八”?早期古人跟现在过同一天?


外来,就必须融入本土,否则难以发展。

因此,佛教在一步步的发展当中,吸收了我国儒家、道教、传统文化、民间传说等知识,形成了一套能让中国人信服以及与中国人接近的佛教理论。

现如今的腊八节,便是佛教在融合中国本土文化时的产物。

现如今的很多节日,都是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

腊八节,也是如此。

中国古人,特别是上古时代的古人,为后世之人确定了很多祭祀的仪式,大多被后世之人确定为节日。

这一点,相信朋友们不会陌生,大部分的传统节日,都会出现祭祀的情况,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因祭祀而出现的节日。

同样,腊八节也是如此。

《礼记》这部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相信大家都熟悉,它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仪,以儒家为主。

这部著作是非常权威的,其中《郊特牲》中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这里所提到的“腊祭”,就是后来被确定为腊月初八日的腊八节。


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正式确定“腊八”?早期古人跟现在过同一天?


大家也都看到了,没有具体日子,只是说了个大致的腊月。

没有具体日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国家的祭祀,不能不是同一天。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

有了这样的记载,也就不用怀疑了,先秦时的“腊祭”时间是冬至后的第三戌日。

先秦,这个范围就大了,秦朝之前的时期都可以称之为先秦。

当然,会有一个起始点,被确定为旧石器时代。

这个范围内,出现了夏朝、商朝、周朝,这三个已知的朝代,他们给自己的“腊祭”起了名称,先后是“嘉平”、“清祀”、“大蜡”,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一定要把这个确定为一个节日,那就是“腊祭节”,时间为冬至后的第三戌日。

后来,佛教进入中国,融合传统文化,把“腊祭”确定在了初八日,还起了个不同的名字,叫做“法宝节”,大致是在我国南北朝时期。


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正式确定“腊八”?早期古人跟现在过同一天?


融合了传统文化,还要显得真实一些,因此佛教说那一天与释迦牟尼佛有关系,说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

为何说佛教杜撰了这一天呢?宋朝有证据。

宋朝吴自牧编写的二十卷《梦粱录》中提到:“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单说“寺院”,相信除此之外的地方的“腊祭”并不一定是这一天,这也证实了“腊祭”早期并非初八日这一天的说法。

《梦粱录》可信程度有多大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认为此书与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同体。

不管是否同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是承认了这部著作所提到的内容的真实性。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这部著作主要记载了作者在宋朝灭亡后回忆并记载钱塘盛况,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内容。

这样的一部著作,不需要去诋毁谁了。

所以说,佛教确定了我国传统文化里的“腊祭”时间为腊月初八日。


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正式确定“腊八”?早期古人跟现在过同一天?


这就是腊八节的由来,源起于我国古人的“腊祭”,确定于佛教为了融入中国所做的杜撰。

至于有关“腊八节”起源于朱元璋等的说法,没必要去探讨了,因为宋朝都提到了,朱元璋再厉害,也跑不到宋朝前面去。

关于腊八粥,可以确定在宋朝十分盛行,由此可见宋朝之前也有,只是没有被所有人接受。

材料,大家都清楚,书生没必要废话了。

当然了,佛教都确定了初八日这么准确的日子,当然也会提到腊八粥的事情,事实也是如此,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钵,沿街化缘,将收集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这是慈悲之举,善男信女们也就慢慢的开始吃起来,即便不吃,那也还是改变不了它的存在,因为已经约定俗成了。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发出疑问,书生这是建议大家不过腊八节,找冬至后的第三戌日过吗?


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正式确定“腊八”?早期古人跟现在过同一天?


当然不是,“腊八节”虽说是佛教为了融合中国传统节日所杜撰出的初八日这一天,但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早已约定俗成,没必要再去追根溯源的过某天,书生只是想告诉大家,“腊八节”真正的由来以及它本该是哪一天。

有些事情你可以不去做,但应该知道,并且最好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毕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本文所用图片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