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都不要了,這些人離職關乎你的投資!


年終獎都不要了,這些人離職關乎你的投資!

2019年の第7篇

文字 | 小丫

來源 | 小丫投資筆記(XiaoyaNotes)


PART

01


每到年底,關於年終獎的話題總能上幾次熱搜。發多少、怎麼發、何時發,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點。發完年終獎,一般春節過後又免不了來波離職潮。今年基金圈卻有一個很怪異的現象,年終獎還沒到手,年還沒過,不少基金經理已經離職或離任了。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的梳理,截止1月13日(也就是昨天),不過短短13天的時間,已經先後有92只基金的基金經理發生變動,其中有37位基金經理離任。

PS:離任不等於離職,離任說明離開現有工作職位,工作發生變動,但一定程度上也預示著離職的可能性增加。

從基金公司發佈的變更公告來看,原因無非是“個人原因”、“業務需要”、“工作變動”等常見理由,看不出什麼其他門道。但同往年的基金經理異動數據相比,2019年基金圈的離職潮提前了幾個月到來,基金經理可能連年終獎都捨棄了。

什麼原因?

料想是去年的基金業績實在是太糟糕了,業績墊底的基金經理不得不提前離職,而且業績不佳的情況下,年終獎早成泡影也未可知......

去年的權益類基金,表現究竟有多糟糕?下面這張圖就看明白了。


年終獎都不要了,這些人離職關乎你的投資!



雖然過去一年基金業績相當糟糕,但也為很多計劃定投的人提供了一個價位相對低的入場時機。如果你正在定投或者準備開始定投,那麼年初的這波基金經理離職潮,還是值得關注一下。

PART

02


過往我們在聊基金選取的話題時,提到過多個基金挑選要素,譬如估值、風格、業績、基金經理、平臺、費率、規模、持倉結構等等。即便正式投資(定投)基金後,也需要定期檢查基金相關要素的變化,及時調整操作。

投資主動型基金,無論篩選還是檢查,極為關鍵的一個要素就是基金經理。

一個好的基金經理對基金業績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以曾經的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為例,他在管理華夏基金大盤精選的6年半時間裡,該只基金遠遠跑贏滬深300指數,最終獲得了12.7倍的收益!而王亞偉離開華夏基金後,該只基金先後經歷了7位基金經理,歷時5年也只是勉強跑贏滬深300指數而已。

基金經理優秀還是平庸,對基金業績的影響也能從類似的案例中窺得一二。

我們之所以買基金而不是直接買股票,有相當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讓更專業、更有經驗的人幫我們打理資產,優秀的基金經理顯然更符合我們的期待。

PART

03


如何篩選優秀的基金經理呢?

基金經理每一次面對市場的風控能力、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等綜合表現,值得我們關注。但我們並非專業人士,也不會時時關注基金新聞,而且基金經理的數量高達一千多位,這時候我們可以藉助一些量化指標來判斷基金經理的能力。

基金經理的基金管理年限

通常來說,我們會以7年為分界來篩選基金經理,因為A股的一輪牛熊週期差不多也是7-8年。完整經歷過一輪牛熊的基金經理,無論牛市還是熊市,都有一定的操作經驗,心態相對較好,投資體系也更為完善。在一輪牛熊中,他們的表現如何,市場也給出了公開的歷史業績供我們參考。

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非常優秀的新基金經理,這個就得看投資者本人是不是敢大膽嘗試的人了。

基金經理所管理基金的平均業績

瞭解基金經理曾經管理過的基金的業績表現如何,也很重要。這裡要關注的不是某一年或某一隻的最高業績、最低業績,而是歷年基金業績的平均表現,穩中有勝。

有人把平均表現的及格線定在7%,有人定在10%,這和個人收益追求有關,但既然是優秀的基金經理,業績表現一定是大部分時間能跑贏市場,排名相對靠前的。

我們可以把基金經理所管理的基金,拿去和同類基金的基金經理業績表現做比較,選擇四分位排名靠前的。

基金經理的工作穩定性

這個也很重要,頻繁跳槽和變動工作的基金經理,會對基金業績的穩定性產生影響,我們定投一隻基金,肯定也不是隻定投一年半載。基金經理的工作穩定,相對來說更容易形成體系投資,精益於創造更好的基金業績。

基金經理的投研能力

其實投研能力,一定程度也反映在了基金經理所運作過的基金歷史業績上。但我們還是可以適當關注基金經理身後投研團隊的研究能力、專業素質、職業道德等。

也可以留意一些基金經理的市場分析和觀點,瞭解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

基金經理歷史業績的創造時期

這個其實主要是考慮到牛熊週期,如果一位基金經理在新管理一隻基金時正好處於牛市的起點,那麼其高業績很大程度上受益於牛市;反之,如果是熊市的開端,那業績差也是有原因的,比如像2018年這種市場極差的環境,權益類基金虧損嚴重,這時候我們可以重點看基金經理所管理基金的業績有沒有明顯跑贏市場。

還有,連續4年和連續8年創造同樣收益率的基金經理,能力也是不一樣的。把一件事連續8年都做好肯定比把一件事連續4年都做好挑戰大。

PART

04


以上就是篩選基金經理的一些注意事項,在篩選主動型基金時我們必須下多點功夫去挑基金經理。如果是指數型基金,因為指數型基金屬於被動型基金,被動跟蹤指數走勢,我們就要多關注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

PS,在篩選基金經理時,也要看基金經理以往管理的基金類型,如果是指數型基金,業績參考的意義有限。

按照上述步驟,我們在1000多位基金經理中,一層層把不符合條件的剔除,其實篩選起來難度並不大。光是基金管理年限和歷史業績平均表現這兩項,就能剔除掉絕大多數基金經理了。

大家想查詢、篩選基金經理的資料並進行比對的話,可以到第三方基金平臺使用基金篩選工具。除了基金經理,上面還有基金公司、基金評級、基金報告等詳盡資料。


年終獎都不要了,這些人離職關乎你的投資!



說完了如何篩選優秀的基金經理,再回到開篇小丫提醒大家關注“基金經理離職潮”這個事,就不難理解了。這麼多基金經理離職,大家還是及時檢查下自己所持有的基金,看看是否有異動情況。如果是準備入場的,也要做好基金經理的功課,看基金經理究竟是從哪裡來,有些什麼本事。

賺錢的事,從來就沒有特別簡單的。想提高賺錢概率,還是得勤勉多思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