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用电”为古建筑披“防火衣”

基于协成治安数据平台,省公安厅日前下发文件《福建省公安厅关于贯彻落实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2020年完成全省出租屋的数据工作要求,智能网关和烟感将成标配,目前已要求厦门集美,泉州晋江试点工作,联合省级运营商,采取安装宽带送设备方式,运营商采取月租模式收回成本,协成提供智能网关设备。

10月30日,乐安县流坑古村“智慧安全用电管理系统”安装调试完毕。

今年5月开始,抚州市消防支队在文物古建筑推广“智慧安全用电管理系统”,将陆续把全市文物古建筑单位用电设备并入“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平台”。目前,在金溪县竹桥古村、乐安县流坑古村、临川区文昌里玉隆万寿宫安装完毕。

省消防总队专业人士介绍,“智慧用电”采取“政府监管引导+市场化有偿服务”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物联网建设和成本,让“智慧消防”物联网项目具有旺盛活力和持久生命力。

动态监测

抚州市共有335处文物古建筑,其中包括“千古第一村”流坑古村、竹桥古村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玉隆万寿宫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怎样保护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消防安全是一道难题。

据抚州市消防支队统计,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每年发生三四起火灾。

文物古建筑面临耐火等级低、电线严重老化、消防通道不畅通、消防设施缺乏、缺乏统一管理措施、村民消防意识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抚州市消防支队在文物古建筑单位推广“智慧安全用电管理系统”建设,并入城市智慧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平台,实现消防“技防+智防”的动态监测。

“智慧消防”

记者了解到,今年,乐安消防大队提请乐安县政府投入75万元专项资金,采购了150套“智慧安全用电管理系统”,分别装在流坑古村电表箱旁,对电气线路进行实时监测。

6月,金溪消防大队提请金溪县政府并协调各部门在竹桥古村内全面启动“智慧用电”系统建设。采取“政府监管引导+市场化有偿服务”模式,投入29万元用于古村“智慧消防”的建设。目前,竹桥古村的“金溪贡面建筑”内已完成了智慧用电设施的安装、调试,各巷道安装室外消火栓,各古建筑内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在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消防改造期间,抚州市政府多次召开座谈会,部署推进老街消防改造工作。临川区消防大队提请区政府下拨33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智慧用电”系统安装。

逐步拓展

据了解,“智慧用电”系统可实时将电气线路设备上漏电、负载、短路、接触电阻过大、温度、电火花及电弧等用电数据传送至平台,实现智慧安全用电集中管理,提供手机APP应用,大数据电气隐患预报等服务。多维度智能检测分析电气安全危害,精确定位电气火灾隐患地址和推送安全报警信息。

“智慧用电”系统24小时监测,将极大地提高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系数,就像穿上了一件“防火衣”。抚州市消防支队监管科科长代胜利说:“智慧式监管让消防监管更省心,文物古建筑更安全。”

“优先在文物古建筑进行智慧用电试点,再部署到火灾高危单位、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大型城市综合体等,最后逐步拓展至所有企业、单位、建构筑物。”抚州市消防支队支队长刘豪说。


“智慧用电”为古建筑披“防火衣”


基于协成治安数据平台,省公安厅日前下发文件《福建省公安厅关于贯彻落实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2020年完成全省出租屋的数据工作要求,智能网关和烟感将成标配,目前已要求厦门集美,泉州晋江试点工作,联合省级运营商,采取安装宽带送设备方式,运营商采取月租模式收回成本,协成提供智能网关设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