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拳的过程当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何为整体

在练拳的过程当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我觉的在推手当中,断手当中,要用整体,你认为的整体,都是一厢情愿,跟竹篮打水无异,觉得这个桶,竹篮,那是空的,都是漏眼的,提上来没有水。也跟水中捞月似,貌似整体,就是用不了。

怎么才运用整体?

王芗斋老先生说,力由试而得,而知。力由试而知,就你通过试力,王芗斋老先生说,先用手行之,习练有所积淀,自然感觉胳膊行之,逐日深入就会体认到身上行之,既然曲折求取整体。

干嘛不直接用身上来做,非要用手来干什么呀?

通过手先行之,在运用阶段,你才运用自然。

抱着整体去做的思维,就是死疙瘩,做不出来,别人也感觉,你这个力不能爆发成体外,不能爆发于体外。用现在话说,作用不到对方身上,你图使力,跟牛掉到井里一样,纵有千斤力使不出来。

我估计王芗斋老先生,忧虑此问题,才又写了一篇《意拳论—桩法四形》。他谈的问题,

四如境界:整体如铸,毛发如戟,身如灌铅,肌肉若一,这些才构成一个整体。

再说到整体的应用阶段,身体过去的,但身体又没有过去,在这,原地不动,这就叫推手,不是推的手,推的心,推的你身上力学的质量,这才验证出,你懂不懂整体。

用整体去推去,那起了横了,起了横,对方一扒拉你,肯定失去重心。


在练拳的过程当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何为整体

在整体认知上,自身感觉是什么样的?这种感觉体认是什么样的?

例如,就是搭手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把对方的力不期然而然的偏至圆的圈外,自然改变对方力量的走向。而且”搓出去“的时候,自身是满弓待发,这才出现所谓的打顾合一

在进攻别人的时候,还在防守的时候,皆离不开满弓待发,防守的时候还有满弓待发,甚至在发力那一瞬间,都有满弓待发,才形成打顾合一,这是意拳断手的常识。

有没有整体力,最大区别在于动的时候,搭手间走的是圆,不是刻意画圆,是被动画的圆,往前一伸、一回来,自然形成圆的轨迹,不是刻意画的,是后来回味的,例如这东西甜,不是听别人说的甜,吃到嘴里才知道甜,刻意的画圆全是假的。


深圳市聚贤意拳协会

由意拳第四代传人、武术明家周广学先生创立,并由香港意拳学会会长霍震寰先生担任荣誉会长。协会,融养生、技击为一体,以传播正宗意拳、发扬中华武精神、普及传统养生文化为宗旨,正本清源为己任,为传统文化及武术爱好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协会微信公众号:szzhanzhu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