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報·深港書評》年度百本長書單出爐,廣西師大社10本好書等你來PICK一下

今天推薦給各位一份特殊的書單,由《晶報·深港書評》堅持以虛構和非虛構評選原則選出的書單,這份有深圳氣質的年度書單,是以立足深圳、具有國際視野為評選標準,是一份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年輕人的書單。

此次入圍的長書單共100本,分虛構和非虛構類各50本。而咱們廣西師大社共入圍了10本圖書,這10本好書不僅入選該份榜單,還在其他好書榜單中獲得讀者和專家們的青睞。而這份榜單可能與其他榜單不太相似,既沒有艱深的學術專著,也不是一般趣味的流行讀物。所以無論是不是深圳青年的你,都可以藉此標準選出你心儀的那一本書。

讀完文章的你,還可以通過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為這次的《深港書評》年度十大好書在線投票,投票時間從1月14日8點開始,到1月18日22點結束,屆時《深港書評》編輯部會統計票數,並在1月20日公佈最終的虛構和非虛構類好書各10本。

《晶報·深港書評》年度長書單

廣西師大社入選圖書

《晶报·深港书评》年度百本长书单出炉,广西师大社10本好书等你来PICK一下

《基本美

周嘉寧 著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我們的理想是什麼?我們的責任是什麼?我們如何在下沉的世界建造自己的紀念碑?周嘉寧短篇小說轉型力作,不可複製地書寫八〇後青年一代的心靈與漫遊。

一場世紀初的漫遊,介於即將失去的時代與正要開始的時代之間。從上海,北京到香港,可愛平凡的年輕人在規則的縫隙間呼吸,嬉戲,彷彿青春可以一直持續下去。書中的敘事者穿梭在北京奧運會,郊野音樂節,城市馬拉松和低像素電子遊戲的場景之中,曾經的大眾偶像與地下青年文化交織成時間的艙體。

好比從未被命名的巨型動物出現在眼前的震撼和迷惘,或者站在林間空地時,頭頂的銀河。在《基本美》中,周嘉寧於千禧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裡,開闢出一片尚未被定義的狀態,以一種輕盈,逆流的語言,標記出他人與自我,意義與美學的嶄新邊界。

《晶报·深港书评》年度百本长书单出炉,广西师大社10本好书等你来PICK一下

《光年

(美)詹姆斯·索特 著

孔亞雷 譯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維瑞和芮徳娜夫婦的生活,似乎只是一場無盡的饗宴。丈夫事業有成,妻子優雅聰慧,他們有兩個可愛的小孩,一群迷人的朋友,還有一隻狗和一匹小馬。模範家庭,理想人生,卻在幾無覺察間如一艘大船慢慢腐朽,無可挽回……

從未有人這樣寫過被時間磨損的愛和婚姻,也沒有誰如此心碎地寫出家庭與自我、佔有與放棄之間逐步擴散的裂痕。詹姆斯?索特精美絕倫的小說,將人生中那些不可磨滅的時刻釀成烈酒,一飲而盡。在他筆下,碎片具有了永恆的意義,而幾個句子便足夠豐富重大的事件隱秘地發生。“一部20世紀的傑作”,《光年》是屬於所有世代的理想的哀歌。

《晶报·深港书评》年度百本长书单出炉,广西师大社10本好书等你来PICK一下

《漫遊者

朱天心 著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理想國

“死亡像正午太陽無法直視,臨終的人焚燒著雙眼,父親是替我探路去了。”

《漫遊者》收錄臺灣小說家朱天心寫於父親去世前後的五篇小說,外加一篇散文《的作者與我》,寫作時間從一九九七年底到二〇〇〇年深秋,歷時近三年。這是一本死亡之書,是死亡直接啟動了這一趟書寫,女兒的悲傷化成一場不斷岔路、思維與現實無重力的遊蕩:出走地中海沿岸的奇異迷途之旅,建造夢中天堂般的市鎮,踏尋電影裡小叮噹的銀河鐵道,掉落島嶼童年記憶的洞窟,陪父親修剪玫瑰……逝者如候鳥離開,生者被拋下來,留在地面一步步行走,走遍世界地極,尋找逝者可能的棲息所在。五篇小說如節奏起伏的樂章,一場閃回跳躍的夢,連成稠密的長篇結構。朱天心在地理行旅與歷史洪荒、島嶼記憶與夢境、小說與散文的邊界漫遊,其死亡書寫包裹瑰麗的文學想象和哲學思辨,開創當代華語小說賦篇。

《晶报·深港书评》年度百本长书单出炉,广西师大社10本好书等你来PICK一下

《阿爾比恩的種子:美國文化的源與流

(美)大衛·哈克特·費舍爾 著

王劍鷹 譯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民說

阿爾比恩(Albion),最早有記錄的不列顛的名字。

本書從民俗的角度切入,解答一個重大問題,即美國自由體系的決定因素到底是什麼。作者認為,1629—1775年英國向北美的四波移民潮深刻地改變了北美大陸,帶來了四種不同的不列顛民俗,並奠定了新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礎。這四種文化在英屬北美紮下根基,最終成為英屬北美自願社會的基石。現今美國人口只有不到20%有英國祖先,但從文化意義上講,大多數美國人都是阿爾比恩的種子,無論他們的祖先是誰。

本書對北美的民俗各元素進行了詳細考證,從宗教、地域、語言、建築、群居模式等多個方面釐清了美國文化的源流,全面呈現了殖民時期美國的文化面貌,闡發了美國早期四種文化傳統所內含的理念、互動融合的過程及其深遠影響。

《晶报·深港书评》年度百本长书单出炉,广西师大社10本好书等你来PICK一下

單身女性的時代:我的孤單,我的自我

(美)麗貝卡·特雷斯特 著

賀夢菲 譯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理想國

《我的孤單,我的自我:單身女性的時代》是一部關於21世紀美國單身女性議題的紀實作品。作者特雷斯特聚焦這一群體,從近百個原始訪談中選取了約三十位女性的故事。當中有叱吒職場的女強人,有兼兩份零工的單親媽媽,有敢愛敢恨的女大學生。儘管她們的膚色、族裔多樣,生活環境與教育背景不盡相同,但這些單身女性積極爭取自身權益(選舉權、墮胎權益),影響經濟、文化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單身女性正在這個本不是為她們設計的世界裡,逐漸佔據一席之地,是時候開啟一個“單身時代”了。

《晶报·深港书评》年度百本长书单出炉,广西师大社10本好书等你来PICK一下

《洛陽在最後的時光裡

唐克揚 著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洛陽城永寧寺的大火不久,有人從靠近高歡老巢的東萊郡來,說在東海中看到了世間不存的佛塔——浮圖:

“光明照耀,儼然如新,海上之民,鹹皆見之。俄然霧起,浮圖遂隱。”

《晶报·深港书评》年度百本长书单出炉,广西师大社10本好书等你来PICK一下

《黃河十四走:黃河民藝考察記

楊先讓、楊陽 著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民間藝術是一個龐大的造型世界,實實在在與廣大平民共存了數千年,並自始至終沿著自己的規律去進行創造,發展成一深厚而豐富的藝術體系。正是這些典籍不載、正史不論的民間藝術,在很大範圍內支撐著一個民族的元氣和凝聚力。

自1986年至1989年,楊先讓作為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的組建者之一,率領考察隊14次深入黃河流域,考察當地的民間藝術種類、藝術風格、民間藝人、節慶習俗等,足跡遍及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8省(區)。在走訪中,考察隊積累了近千張圖片資料,並整理出二十多萬字的文本,彙集成《黃河十四走》一書。書中不僅詳述了諸如安塞腰鼓、漢畫像石、木版年畫、剪紙、農民畫、石刻、泥(面)塑等民間技藝,還分析了其藝術風格、反映的民俗風貌、折射的文化內涵等,並記錄下當時*的民間藝人(如劉蘭英剪紙、蘇蘭花剪紙、潘京樂皮影等),為黃河流域的民間藝術留下了珍貴的圖文資料。

《黃河十四走》以真切的文字和鮮活生動的圖片,記錄下散落在黃河流域的民間藝術,讓古老的民藝得以傳唱至今……

《晶报·深港书评》年度百本长书单出炉,广西师大社10本好书等你来PICK一下

《宋徽宗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宋徽宗在位期間,中國幾乎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在位二十多年間,這位極富藝術天賦的皇帝帶領宋朝達到了文化上的鼎盛。不過,因為被女真人俘虜,最終死於異國他鄉,宋徽宗更多的被後世認為是一個失敗的皇帝,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

伊沛霞教授積數十年之力撰成《宋徽宗》,成為英文世界為這位皇帝撰寫的首部完整傳記,力圖矯正大眾對徽宗“腐化、昏庸”的偏見。伊沛霞重塑了宋徽宗的形象,將其放回歷史語境中,還原一個繁榮國度的君主不斷追求卓越榮耀的雄心——儘管這份雄心以悲劇收場。

徽宗在即位早期竭力超脫朝廷黨爭,隨後將精力轉到自己擅長的領域。他大大拓展了朝廷的慈善事業,建立官學、醫院、孤兒院、乞丐墓地。作為藝術家,他身邊圍繞著傑出的詩人、畫家、音樂家,他還修築了壯麗的宮殿、寺觀和庭園,後世幾乎難以媲美。他對道士青眼有加,為道經作注,還讓臣民也接受並踐行這種信仰,不過他對道教的虔誠最終偏離了儒學主流,削弱了他的治國能力。

《晶报·深港书评》年度百本长书单出炉,广西师大社10本好书等你来PICK一下

航向亞馬孫

(美)喬•凱恩 著

馮克芸 譯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揹著獨木艇及數百公斤的裝備,這支探險隊徒步爬上高達18 000英尺的米斯米山,尋找世界第二長河——亞馬孫河的源頭,從此展開一場費時6個月、長達4200英里的泛舟歷險之旅。他們是全球首支成功航完亞馬孫河全程的隊伍。

閱讀這場搏命之旅,我們感受到人的恐懼、自私與渺小,更見識到人的勇氣、智慧與偉大。

《晶报·深港书评》年度百本长书单出炉,广西师大社10本好书等你来PICK一下

《打開一顆心:一位心外科醫生手術檯前的生死故事

(英)斯蒂芬·韋斯塔比 著

高天羽 譯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我經手過12000顆心臟。”作者在心外科暨胸外科從業數十年,手術成績卓著。本書即彙集了作者經歷的一些經典案例(多數發生在1970年代至2000年代之間),也剖白了作者的心路歷程。

工薪家庭的窮小子,被幼年時的醫學紀錄片鼓舞,也被親人的離世刺痛,終於將自己歷練成一名傑出的心外科醫生。他為面試的成功而激動地徜徉在倫敦河岸街頭,為先天心臟病或氣道重度灼傷的小兒開胸,為病人和家屬的焦灼與渴望而奮戰,為對抗次日手術的焦慮而深入沙特沙漠欣賞夜空,為盡力修補而果斷切削垂危的心臟,為救命而與醫務主任對抗、“擅自”為病人安裝人工的“電池”心,在命懸一線的攻堅手術面前還能講出冷笑話……一位藝業精湛、傲氣十足又敬畏生命的外科醫生形象躍然紙上。那些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就存在的一流外科技術也令讀者歎為觀止。

在展現心胸外科手術的神乎其技之餘,作者也借病症、病患和自己的業務遊歷,揭示了人世百態,介紹了世界各地的風物文化,展現了一名外科醫生眼中所見的悲傷與愛,以及對醫療制度、倫理和醫學教育的反思,令讀者收穫很多感觸和啟發,是一部兼具敘事魅力、醫學知識和奇蹟的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