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莫言筆下的“尋根文學”——你最喜歡他哪一部長篇小說?

一、《紅高粱家族》

先生莫言筆下的“尋根文學”——你最喜歡他哪一部長篇小說?

《紅高粱家族》由《紅高粱》《高粱酒》《高粱殯》《狗道》《奇死》五部組成。整部小說中沒有著墨太多的正面形象,“我爺爺”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是“土匪”又是“抗日英雄”的雙重身份,土匪的野性和英雄的血氣使人物更加豐滿和真實,還原了真實的歷史一幕。在小說中,莫言竭盡全力的對幾乎所有的戰爭場面都進行了精心的雕刻,無論戰爭場面的大小,甚至人與野狗在吞噬屍體時的較量也用了極多的筆觸,展現了一幅幅屍橫遍野、血肉橫飛的血淋淋的畫面。在這些血肉交匯之中,莫言描繪了一片紅如鮮血的紅高粱,整個世界都是血紅的。莫言正是以這種狂歡式的語言、天馬行空式的筆觸,塑造了一個在倫理道德邊緣的紅高粱世界,一種土匪式英雄,他們做盡壞事但也報效國家,他們繾綣相愛、英勇搏殺,充滿著又離經叛道又擁有無限生氣的時代氣息。

二、《天堂蒜薹之歌》

先生莫言筆下的“尋根文學”——你最喜歡他哪一部長篇小說?

《天堂蒜薹之歌》以“蒜薹事件”為經,以高羊、高馬、金菊、方四叔、方四嬸的生活經歷為緯,深刻地、多角度多側面地描寫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農民當時當下的生存狀態,以及由此引發的悲劇故事。並剖析了農村文化的落後、思想的貧乏、生存的窘迫,以及導致“方四叔車輪下慘死”、“金菊上吊自殺”種種悲劇發生的原因。並未按讀者習慣的模式來進行敘述,而是從“蒜薹事件”發生後,警察抓捕高羊與高馬開始,把高馬與金菊的戀愛故事與現實中的高羊被抓、高馬逃亡交叉敘述。當讀者在撲朔迷離而又生動具體的描寫中感受著警察的卑鄙無恥、鄉助理的以私循法、縣長的瀆職害民、稅務與工商的營私舞弊的場景中,整個情節的面紗也被逐漸揭開。

三、《十三步》

先生莫言筆下的“尋根文學”——你最喜歡他哪一部長篇小說?

《十三步》全文都是以荒誕為主題,情節怪異讓人匪夷所思。小說講中國至今猶存的八股教育制度下一個尷尬學校一兩個窮酸教師上演的荒誕劇。小說採用非現實的筆調,混合魔幻、誇張、意識流的氣氛,從現實陸離的碎片中隨意、直接地提取潛藏在生活骨子裡的眾多困惑、無奈。

四、《酒國》

先生莫言筆下的“尋根文學”——你最喜歡他哪一部長篇小說?

《酒國》藉助“酒”這種飲品,描繪了中國的官場生態,抨擊了官場的腐敗,被美國漢學家葛浩文譽為創作手法最有想象力、最為豐富複雜的中國小說。

五、《食草家族》

先生莫言筆下的“尋根文學”——你最喜歡他哪一部長篇小說?

《食草家族》是莫言肆意揮灑他的奇崛想象力的長篇小說,堪稱漢語文學中將荒誕魔幻發展到極致的作品;同時也是一部充分體現莫言的世界哲學的作品。小說以高密東北鄉為背景,描寫了生活在貧瘠而又富饒的土地上的祖先們與大自然的關係。歷史與現實,人為與自然,視覺、味覺、觸覺與魔幻荒誕的想象,濃墨重彩與天馬行空的抒寫,在這部作品中渾然一體,令人驚歎。

六、《豐乳肥臀》

先生莫言筆下的“尋根文學”——你最喜歡他哪一部長篇小說?

《豐乳肥臀》熱情謳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創造者——母親的偉大、樸素與無私,生命的沿襲的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並且在這一幅生命的流程圖中,瀰漫著歷史與戰爭的硝煙,真實,不帶任何偏見,再現了一段時期內的歷史。

七、《紅樹林》

先生莫言筆下的“尋根文學”——你最喜歡他哪一部長篇小說?

《紅樹林》主題主要以情愛和慾望展開。全文主要分兩條線索進行,一條是南江市副市長林嵐的現實及過去的經歷;一條是紅樹林的珍珠姑娘陳珍珠的出現與林嵐及其兒子大虎等人發生的種種糾纏,在這兩條線索的交叉敘述中實現了歷史與現實、城市與鄉村的再書寫。《紅樹林》中有對權欲、錢欲、情慾、性慾等現代都市生活中的陰暗面的淋漓再現,也有對老一輩革命歷史以及老一輩的子女在現實生活中的愛恨情仇的生動描寫。

八、《檀香刑》

先生莫言筆下的“尋根文學”——你最喜歡他哪一部長篇小說?

《檀香刑》是作者瀝膽苦心磨礪出的長篇小說。在這部結構精巧、語色濃郁的作品中,真實地再現了清末山東半島發生的一起民間反殖民的鬥爭事件。帶頭領導這起反殖民鬥爭的民間藝人孫丙最終被施以“檀香刑”。作品以“施刑”為主線,展示了中國王朝政治沒落中的諸多驚心動魄的事件,包括戊戌變法、義和團、外國殖民者的強取豪奪等等。小說圍繞著檀香刑的實施,將封建王權和權力鬥爭的殘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凸顯了專制權力作用於個體上的歷史機制,折射出專制權力賴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陰暗法則。較之聲音的書寫,作者介入近代史的方式是獨特的。在支離破碎以解構為能事的現代性寫作中,堅持民間寫作一脈相承相輔。

九、《四十一炮》

先生莫言筆下的“尋根文學”——你最喜歡他哪一部長篇小說?

《四十一炮》以20世紀90年代初的農村改革為背景,講述了通過身體已經長得很大、精神心理卻仍舊停留在少年時代的主人公羅小通狂歡化的訴說,重構了人生的少年時光,抒寫了農村改革初期兩種勢力、兩種觀念的激烈衝突,揭示人性的裂變的同時,寫出了人們在是非標準、倫理道德上的混沌和迷茫。

十、《生死疲勞》

先生莫言筆下的“尋根文學”——你最喜歡他哪一部長篇小說?

《生死疲勞》透過生死輪迴的藝術圖像,展示了建國以來中國農民飽經患難的生活和他們頑強、樂觀、堅韌的生命。故事情節極端、怪異、變形、荒誕,但是與寄寓其中的哲理渾然天成。全書從內涵到外延充滿了作家的探索精神,充滿了藝術靈氣。究其所達到的藝術境界而言,這是一部劃時代的史詩性作品,是中國文學終於跳出圖解概念沼澤最輝煌的標誌性著作。

十一、《蛙》

先生莫言筆下的“尋根文學”——你最喜歡他哪一部長篇小說?

《蛙》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當年在高密東北鄉的艱難推行過程;通過講述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萬心的人生經歷,在形象描述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鉅而複雜的歷史過程的同時,成功塑造了一個生動鮮明、感人至深的農村婦科醫生形象;並結合計劃生育過程中的複雜現象,剖析了以敘述人蝌蚪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卑微、尷尬、糾結、矛盾的精神世界。全書由4封長信和一部9幕話劇組成,秉承了作者鄉土文學的一貫風格,結構新穎,節奏鮮明,筆觸細膩,文字樸實,富有意味和張力。

關注“琴茶閱讀”我們為你推薦系列好書、每週五分享“一週讀一本書”的書中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