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寫得比我好還署我的名,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

今天(10月14日),就在許多人為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缺席而抱憾時,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位於北京鼓樓旁的時間博物館舉辦了他的首個書法展,稱為“莫言墨跡展”而不是“莫言書法展”,網友直呼:莫言太智慧了!

在展覽開展前,莫言墨跡展還在網上遭遇了一些非議,而莫言自己則發文謙虛地表示,辦這個展的目的是“為大家充當反面教材,喚起大家用毛筆書寫的熱情”。


莫言:寫得比我好還署我的名,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

莫言墨跡展自序

他在展覽自序中說:我從來不敢把自己的字,稱為書法。過去不敢,今後更不敢......我塗鴉的這些玩意兒,充其量就是用毛筆寫的字而已……看看莫言的這段話,可以明瞭,在他的心中,“書法”一詞還是相當高尚的,高尚到寫了好幾十年字的他也不敢去套用。

莫言:寫得比我好還署我的名,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他從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蔔》而一舉成名。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複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 2011年莫言憑藉小說《蛙》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

莫言:寫得比我好還署我的名,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

莫言自幼對書法興趣甚濃,近些年更是醉心於筆墨之趣。在展覽開幕式上,莫言特意自嘲地申明,自己的字不能稱之為書法,辦這個展覽只是希望在批評中求進步。

目前坊間和網上流傳了很多所謂“莫言書法”,莫言說都不是他的作品,辦這個展覽也是讓大家看到他的字真的模樣。“那些寫得完全不像我的字而又署上了我的名的,寫得也都比我好。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我也不敢掠人之美,希望這些先生們不要埋沒了自己的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比較好。”

本次書法展策展人由臺灣著名作家張大春認為,莫言先生是一個冒險家,他在文學上取得了如此成就之後,仍願意站出來向大家展示自己在書法上努力的過程。

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胡抗美認為,莫言的字率性、輕鬆、自然,用筆墨所反映的生活和小說一樣有很多趣味。

舉辦這次展覽,莫言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把這次展覽當成笑料和被批評的靶子。莫言說,“既知字醜,寫之娛樂可也,為什麼還要拿出來展覽呢?這不是扒著眼照鏡子,自找難看嗎?答曰:一是為了在批評聲中求進步。”

看來除了找罵,還是找罵!難道莫言的字真的有這麼如他說的這麼差嗎?一起來看看,給點意見唄——

莫言:寫得比我好還署我的名,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

莫言作品

莫言:寫得比我好還署我的名,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

莫言作品

莫言:寫得比我好還署我的名,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

莫言作品

莫言:寫得比我好還署我的名,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

莫言作品

莫言:寫得比我好還署我的名,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

莫言作品

莫言:寫得比我好還署我的名,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

莫言作品

莫言:寫得比我好還署我的名,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

莫言作品

莫言:寫得比我好還署我的名,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

莫言作品

莫言:寫得比我好還署我的名,真是委屈了這些朋友

莫言以左手所寫的《魯迅詩》

對於莫言墨跡展,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麼?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