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帶你瞭解宋朝國土面積,其實並沒大家想象的那麼小!

編語:宋朝在大家心目中一直都是偏安一隅,奸臣永遠逍遙,忠臣永遠含冤受屈。軍備鬆弛,國富而民弱,傑出將帥疊出不窮可是打的都是敗仗居多,令如今國人都為之覺得可惜又覺得很不爭氣的一個朝代,實則不然,今天就為大家送上宋朝時期的疆域變化圖,作為一個瞭解。其實宋朝也不是一味軟弱也曾很強勢,只是在當時的大歷史背景下陷入了比三國時代更加混亂的大“戰國時代”。

一文帶你瞭解宋朝國土面積,其實並沒大家想象的那麼小!

宋朝疆域變化圖

領土範圍

北宋、(國土為460萬平方公里,與現在中國比沒有新疆,甘肅,寧夏,內蒙,整個東北三省,青海和西藏,雲貴和臺灣。)

政和元年宋因五代之舊,建都開封,結束了自安史之亂以來的分裂局面,基本完成了統一(這點上應記一大功)。宋朝與遼國的疆界長期穩定在雁門山-大茂山-白溝一線。由於失去燕雲十六州(幽雲十六州的失去註定了宋朝只能作為一個富得流油的國家而不能像漢唐一樣有著讓世人熱血沸騰的開拓史輝煌功業史。)的屏障,朝廷只能在邊界上廣植柳樹。在與西夏的作戰方面,宋神宗力圖開擴疆土,取得了綏、熙、河、洮、岷、蘭等州。哲宗時又進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與貴德一帶的土地。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收復失地,置隴右都護府。建炎南渡之後,宋朝領土僅限於秦嶺淮河以南、岷山以東地區。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西安州、懷德軍又被西夏所取。宋朝也在與大理交界處設立了黎、敘、瀘、黔、邕等州。

一文帶你瞭解宋朝國土面積,其實並沒大家想象的那麼小!

宋朝疆域變化圖

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鎮割據的教訓,一級行政區劃改為“路”。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始定為十五路,包括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五路。鹹平四年(公元1001年)分西川為利州、益州二路,分峽路為夔州、梓州二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西二路。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分京西路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為東西二路,分陝西為永興軍、秦鳳二路。之後又將河北路分為東西二路,分京東為京東東、京東西二路。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又將開封府升為京畿路。

一文帶你瞭解宋朝國土面積,其實並沒大家想象的那麼小!

宋朝疆域變化圖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宋金盟約,約定滅遼後宋得燕山府路和雲中府路。結果後來並未設置。建炎南渡後,宋朝設立兩浙東、兩浙西、江南東、江南西、淮南東、淮南西、荊湖南、荊湖北、重慶府、夔州、潼川府、京西南、成都府、利州、福建、廣南東、廣南西十六路。宋朝的行政區劃設置與地方政治制度可謂重內輕外,中央高度集權。雖然避免了藩鎮割據的局面(真是有得必有失,但也不能宋太祖在其歷史時期他的眼光也不能說是全錯的。畢竟我們看歷史要多站在當時的歷史角度去對待才能發現更多問題。),但導致地方防務貧弱,也讓終宋一代外患不止。

一文帶你瞭解宋朝國土面積,其實並沒大家想象的那麼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