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真正的“人养玉、玉养人”

经常有人问新玉有没有“人养玉、玉养人”这一说,明明白白告诉你没有。新玉就是“白眼狼”,只有你养她的份,就像玩小叶紫檀手串类文玩一样,盘玩慢慢养出了她的皮壳,但她并没养你,其中道理由我慢慢道来。

浅谈真正的“人养玉、玉养人”

天津市博物馆

学过初中物理书的一定知道: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分子间缝隙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扩散。但是要使得肉眼明显观察出这种扩散,那么玉器必须是埋葬地下千年以上从而使其有足够时间与大地之间的各种元素相互大量扩散,而在玉文化中这个扩散被称为互相沁入的过程,即受沁。

浅谈真正的“人养玉、玉养人”

南京市博物馆

学过化学的都知道,各种元素都呈不同的颜色,所以被元素“入侵”的玉从而就有了肉眼看得到的沁色(当然这得达到一定数量的元素沁入玉分子空隙间肉眼才能观察到),比如铁元素呈现的是红褐色,锰元素呈现黑色等等。当然有些玉质致密的玉器也比较难受沁,很多陈列在博物馆中两千多年的高古玉也是没有任何沁色的,这就涉及到玉器所处的埋葬环境和玉质本身的密度高低之因素决定受沁的元素数量。年份低的古玉虽也有受沁,只是受沁元素的数量因为埋葬时间短所以还达不到肉眼感官能观察到的程度,不仅埋葬地下两三百年左右的明清玉器观察不到这样的沁色,新玉就更不可能了,只有埋葬千年以上的古玉才有足够的时间与地下不同物质的足够量元素发生互相渗透使得肉眼能观察到沁入元素所呈的颜色。

浅谈真正的“人养玉、玉养人”

天津市博物馆

其实盘变过程也很容易理解,因为盘玉的时候玉器会发热,不盘的时候玉器又会自我冷却,这样使得玉器内部玉分子和所沁入元素产生一种热胀冷缩的分子运动,所以带沁色的高古玉盘玩起来会看到沁色每天都在微微变化,此即谓高古玉的盘变乐趣。

浅谈真正的“人养玉、玉养人”

那么“人养玉、玉养人”自然是针对古玉来说的,而且主要指千年以上的出土古玉。

浅谈真正的“人养玉、玉养人”

天津市博物馆

“人养玉”是指佩戴出土古玉之时人的体温、体液、人气在古玉热胀冷缩的分子运动中不断地渗入与敷出,长时间佩戴使古玉分子缝隙间所沁入的元素也在玉分子缝隙间不断运动、扩散,从而使得所沁入的元素在玉分子空隙中分布地更均匀、自然,养到一定程度古玉之沁色与出土时沁色之生硬感相比可谓真是脱胎换骨、涅槃重生,同时人自身体温、体液、人气渗进了古玉,即所谓人养玉。

浅谈真正的“人养玉、玉养人”

南京市博物馆

“玉养人”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埋葬千年以上的高古玉在地下吸收了各种大地的纯阳精华和各种微量元素,而这些纯阳精华和微量元素在盘玉的瞬间也会随着热胀冷缩的过程呼进呼出,从而被人体吸收,即所谓玉养人。

浅谈真正的“人养玉、玉养人”

天津市博物馆

大家都喜欢玩古玉,千年左右的古玉差不多是唐宋以及唐代以前的古玉,而玩古玉的最高境界就是玩高古玉,什么是高古玉?高古玉就是汉代以前的玉(包括汉代),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所以能拥有一块高古玉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高古玉基本都是出土而来,如果你没有正路子纵使家财万贯也与之无缘。高古玉玩的是一种从出土生坑状态到沁色或皮壳脱胎换骨、涅槃重生而变得珠光宝气的盘变过程,更是玩几千年古代玉文化的一种沉淀。

浅谈真正的“人养玉、玉养人”

天津市博物馆

浅谈真正的“人养玉、玉养人”

天津市博物馆

浅谈真正的“人养玉、玉养人”

天津市博物馆

浅谈真正的“人养玉、玉养人”

天津市博物馆

浅谈真正的“人养玉、玉养人”

天津市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