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狂魔”张近东:苏宁研发投入超100亿,逼近BAT

众所周知,研发投入往往是衡量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参考。

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华为以113.34亿欧元的研发投入,位列全球第五,超过BAT的总和。阿里巴巴在研发投入方面是仅次于华为的中国公司,它在2017~2018年的研发投入为29.14亿欧元。苏宁在2018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超过小米的31.51人民币、联想的12.74亿美元、OPPO的40亿人民币,直逼BAT。

一家零售公司却超过了多家科技公司的研发投入。苏宁转型成科技公司了?

苏宁在2016年研发方面投入的费用为12.58亿元,2017年为18.19亿元, 到了2018年暴涨到100亿,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科技狂魔”张近东:苏宁研发投入超100亿,逼近BAT

与阿里的新零售、京东的无界零售相对,张近东提出了智慧零售,并在2018年实施智慧零售大开发,将其理念全面落地。

为了支撑智慧零售的高速发展,张近东启动了在全球搜罗人才的"万千百计划"扩容苏宁科技集团,截至2018年年底,苏宁的技术团队规模已达10000人,技术研发总投入超过100亿元。根据张近东的要求,科技集团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进行重点储备,为智慧零售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技术人才驱动力。

金融对于科技水平的要求非常高,苏宁金融发展势头迅猛,背后就是科技在发力。苏宁金融大力发展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风控、物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AI和金融云六大金融科技,并以此打造核心竞争力。

2018是苏宁金融大丰收的一年,上线了国内首个金融区块链黑名单共享系统,实现金融机构间的反欺诈黑名单的安全共享和存储,目前已具备超过400万各类黑名单数据;发布的"幻识"反欺诈情报图谱数据规模达10亿级,已应用于黄牛识别和养号、骗取拉新补助识别等方面;研制了第三方支付首家真正意义上的一键付产品,让订单支付成功率提升至90%以上,用户操作步骤从4步减少到了1步,支付时间从12秒减少到1秒,等等。

除了金融,苏宁在物流领域有"无人军团"、信息方面有 "公有云"服务,并打造刷脸支付、无人店、VR购物等一系列零售新物种,不断刷新消费者的传统认知。

“科技狂魔”张近东:苏宁研发投入超100亿,逼近BAT

美国拉斯维加斯时间1月8日,CES再度拉开帷幕。作为CES上的常客,苏宁携智慧零售相关科技成果参展,既包括Magic runway、客流统计、智能称重、Anywhere AR、移动售货机器人等众多黑科技展品,也包括苏宁智慧零售大脑发布、苏宁智慧零售管理系统开源战略发布等多场核心活动。

在智能家居样板间,苏宁展示了其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产品,智能家居目前发展的一大问题就是不同品牌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苏宁则率先突破行业难题,建立起一整套由BiuOS赋能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中国市场正处于消费升级的风口,消费者的关注点逐渐从价格向品质转移。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下沉,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降低,服务开始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苏宁始终围绕"智慧零售服务美好生活"的理念,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担心人类会被机器人所取代,但苏宁的愿景是 "让机器去干活,让人去生活"。

所谓"让机器去干活",就是充分运用时下大热的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各行业的工作效率。这些技术目前在苏宁都已经得到应用。而"让人去生活",是指苏宁拥有零售行业中最完整的消费生态,能够带给消费者更好的品质消费和生活体验。

苏宁紧跟时代潮流,用切实付出完善产业链、推动了智慧零售的发展,在线上线下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进步。2018年是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的开局之年,相信在2019年会更进一步,把便利带到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