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互聯網or工業互聯網?

消費互聯網or工業互聯網?

過去20多年是消費互聯網獲得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主要呈現出少數獲得巨大流量的企業成為創新主體,以流量變現,營銷至上的虛擬經濟為主要特徵。

隨著消費互聯網的成熟,互聯網正由消費向產業發展,互聯網將發展到線上線下融合,從虛擬經濟開始向實體經濟滲透。IDG資本全球董事長熊曉鴿表示,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消費互聯網領域的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了,具體的表現就是包括Facebook以及中國的互聯網巨頭的市值都在下降。(投資界多半也是跟風投資的思維,IDG重要場合公開表示看弱消費互聯網必然影響多數其他資本對於消費互聯網的投資。

工業互聯網是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互聯網連接融合的結果。

它通過智能機器間的連接並最終將人機連接,結合軟件和大數據分析,重構全球工業、激發生產力,讓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潔且更經濟。

工業互聯網將整合兩大革命性轉變之優勢:其一是工業革命,伴隨著工業革命,出現了無數臺機器、設備、機組和工作站;其二則是更為強大的網絡革命,在其影響之下,計算、信息與通訊系統應運而生並不斷髮展。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的持續拓展基於Predix以及Predix.io兩大基礎。

《2017~2018中國智能製造發展年度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200多個數字化車間以及智能工廠,預計2020年國內智能製造市場規模將超過2200億元。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1060億元,同比增長18.4%,預計2020年將超過2200億元。以工業機器人產銷為例,報告顯示2017年工業機器人產量突破13萬臺套,同比增長68.1%,市場規模佔全球三分之一,連續5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報告還顯示,目前我國正初步建立起與國際同步的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成100多個智能製造標準試驗驗證平臺,發佈74項國家標準。

據介紹,我國已初步形成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中西部等四大智能製造集聚區。其中長三角地區經濟活躍度高,智能製造推進速度較快,特點是更加側重探索和推廣智能製造新模式。

消費互聯網向實業融合滲透的必然趨勢,政策的持續紅利,資本的青睞,未來世界資本將重回中國製造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