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剛吃完飯,為啥又餓了?小心這種“餓”,它可不正常!

相信大家的身邊一定有“怎麼吃都吃不胖”的朋友,他們在飯桌上擔任著“大胃王”的角色,但是身材卻“保持良好”。看到這類人,我們都心懷疑問:狂吃不胖難道是有“超能力”?吃那麼多難道胃不會被撐大嗎?明明剛吃完飯,為啥又餓了?今天,就讓專家為我們解答這些疑問吧~

本期電視專家:

明明剛吃完飯,為啥又餓了?小心這種“餓”,它可不正常!

孫永順 上海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

大胃王是如何“養成”的?

專家:只要經過訓練,就可以達到增加胃容量的效果的。

胃容量就是普通成年人正常吃飽飯後的胃囊大小,一般人在完全空腹的時候胃大概是50-100ML,正常吃飽飯後,胃容量大概有1200-1600ML,換言之,人在空腹和飽腹的情況下,胃囊大小差異可高達16倍。人的胃容量是相對恆定的,有的胃容量大是先天的,有的是後天訓練的。之所以胃變得很大,就是老百姓經常說的“撐大的”。經常反覆的使胃擴張,一旦長時間撐大,胃就能在短時間內容納更多食物。

胃被“撐大”有啥危害?

危害一

胃壁反覆被拉伸到極致之後,就會變得鬆弛,胃蠕動力就會衰退,進而影響正常的消化機能。

危害二

胃壁肌肉如果變薄,很快將處於相當危險的狀態。

危害三

如果胃被撐到巨大,將會向上壓迫橫膈膜乃至心臟與肺部,產生很大的負擔,同時還會擠壓其他臟器,如肝臟、小腸等,腹腔的血液供應是有限的,很多血液會流向胃,這樣對肝臟、小腸血液的供應則會減少,從而會影響健康。

明明剛吃完飯,為啥又餓了?小心這種“餓”,它可不正常!

被“撐大”的胃還能“縮小”嗎?

專家:如果經常吃撐,胃可能會被撐大,但節食卻並不能把胃縮小!

我們的胃是有超強的伸縮性的,一個人餓與飽,胃囊的大小會有所不同,但胃容量本身是不變的。我們吃飽了以後胃壁細胞感受器會傳到到中樞神經,告訴我們吃飽了,不能再吃了。人的下丘腦神經有飽食中樞和飢餓中樞,每天的進食多少就是由他們決定的,如果餓了就會向你發出信號,告訴你該吃飯了。如果你一直保持節食狀態,突然增加進食量,身體就會暗示你的食量變小了,吃不下這些東西了。所以,大多數人所說的:吃的少了,胃自然就會變小,其實是心理和生理上的多種因素導致的。

明明剛吃完飯,為啥又餓了?小心這種“餓”,它可不正常!

為啥剛吃完飯,沒多久又餓了?

通常,我們感覺到的飢餓,一般是因為體內原有的能量不足,需要補充所發出的信號。還有一種飢餓就是這種“剛吃完飯沒多久就又覺得餓了”的這種餓。而這種餓卻是一種不正常的狀態,在醫學上,被稱為——隱形飢餓。

什麼是隱形飢餓?

這種餓,不是肚子咕咕叫的餓,而是隱藏在你我身體之間的。隱形飢餓,是指必要的微量營養素攝入不均衡或缺乏,從而產生隱蔽性營養需求的飢餓症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吃飽不等於吃好。

隱形飢餓對健康有啥危害?

危害一:引起各類疾病

除了營養不良、貧血、疲乏、精神不振外,它更會引發多種慢性疾病。目前大約70%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癌症等,都與營養成分攝入不平衡的“隱形飢餓”有關,所以它正成為人們健康的隱形殺手。

危害二:妨礙細胞的正常功能

另外對於想控制體重的人來說,它更是一道攔路虎。身體缺乏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即使你控制熱量了,但是由於營養素比例不均衡,也是很難瘦下來。例如人體必須的維生素B,其中維生素B1、B2、B6和B12,可以促進脂肪、蛋白質、糖類的代謝。對於礦物質,以鎂為例,鎂幾乎參與人體所有新陳代謝過程,缺少它,身體就難以維持細胞的正常功能,脂肪的分解過程也會減慢。

怎麼才能消除這種不正常的“餓”?

方法一

如果老人或是孩子總是出現易餓、吃不飽的現象,這就需要你核對一下他們所吃的食物中,是否含有足夠的蛋白質。飲食中包含蛋白質食物:研究證實,提供身體熱量的三個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其中蛋白質最容易讓人有飽足感。

方法二

可以在食用早餐麥片的同時,再加上一個雞蛋。研究發現,以雞蛋為早餐的居民一天要比那些吃一個麵包的人少消耗330卡的熱量。雞蛋是為數不多的的食物中有各種蛋白質的食物之一, 這意味著它們包含了九種所有你自身無法生產的必需氨基酸,一旦消化,這些氨基酸就刺激你的內臟釋放激素抑制食慾。

這樣吃讓你更有飽腹感:不要把蛋黃丟掉,約一半的蛋白質都存在於這個黃色部分中。加點蔬菜煎炒以此提升雞蛋的量和纖維物質含量,補充極少的卡路里。

明明剛吃完飯,為啥又餓了?小心這種“餓”,它可不正常!

方法三

在中餐和晚餐時,加上些肉或魚。如果你每餐當中均包括蛋白質、高纖維全穀類、蔬菜和水果,長期如此,你就可以使飽足感的時間更長,並相對減少嘴饞吃零食的時間。

方法四

可以再蒸米飯的時候加入一些粗糧進去,因為吃富含纖維的食物有助於延長飽足感,比如,燕麥、豆類等可提供極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而全穀類、水果和蔬菜則能提供不溶性纖維。

用電飯煲做水果土豆泥色拉

主料:土豆、蘋果、梨各一個

第一步:土豆削皮洗淨切片,放進電飯煲,加入的水快沒過土豆即可,不宜過多。

蒸到筷子能捅進去即可。

第二步:在蒸煮的過程中,將事先準備好的蘋果、梨,切塊備用。

第三步:將蒸熟的土豆用勺子捻成土豆泥,撒入少許鹽調味。土豆泥的粘性會隨著按壓的力度越來越強。這樣土豆泥就可以代替我們市面上的沙拉醬。

第四步:把水果倒入土豆泥中,攪拌均勻即可。

明明剛吃完飯,為啥又餓了?小心這種“餓”,它可不正常!

方法五

靠刺激穴位也可以起到抑制食慾的功效哦~

嘴饞是隱形飢餓的一種嗎?

專家:不是

生理上身體中有許多分子肽和類固醇經由循環系統,作用在下丘腦、腦幹和自主神經系統而調節食慾,這些分子肽激素主要來自脂肪細胞、胃腸道和胰腺。同時,在細胞內、周邊和中樞神經系統內,有許多分子信號和激素控制食慾和飽足感,它們作用於大腦驅使吃的慾望和吃飽的訊號出現,參與食慾和飽足感的調節。另外,視覺和味覺也會誘發人想吃某些食物,而不在乎實際需要與否。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等患者,餓得快想吃東西,這些人代謝旺盛,吃的東西往往被消耗殆盡,而中醫認為這是陰虛火旺的一種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