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女子都嫁給了父子二人,一個成為民族英雄,一個成了皇帝

《世說新語·賢媛篇》中記載;有一次曹操的老婆卞氏聽說兒子曹丕生病了,就去看望他,當卞氏掀開簾子的時候,看見曹丕偷娶庶母,卞氏勃然大怒的說;“狗鼠不食汝餘,死故應爾!”。歷史上一個女子先後嫁給父子二人的卻也有不少,但像曹丕那樣,在曹操死後,把曹操所有的小妾偷偷藏起來供自己享用的卻不多。但是歷史上卻有兩個女子先後嫁給了父子兒子,一個成了民族英雄,一個成了皇帝。

王昭君

王昭君最初是一名民間女子,後來被選入宮,成了一名宮女,入宮以後,王昭君不肯賄賂畫師,所以畫師就把王昭君畫的很醜,也因此王昭君沒有被選入皇帝的妃子。到了公元前33年,匈奴單于呼韓邪來朝,請求娶漢人為妻,當時很多人都不願意到匈奴那個天寒地冷的地方,漢朝皇帝沒有辦法,就按照畫師所畫的圖像挑選了王昭君去和親,也許是王昭君受不了在宮中被人欺負的命運,也許是王昭君不想在宮中坐等白頭,最後王昭君答應嫁給單于呼韓邪,臨行之前,漢朝皇帝召見王昭君,發現王昭君優雅大方,極為美麗,可惜悔之晚矣,漢朝皇帝一怒之下就把畫師殺了。單于見過王昭君後,非常高興,上書表示願意永保邊境平安。王昭君告別故土,啟程北去,一路上黃沙滾滾,馬嘶雁鳴,使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於是拿起琵琶彈奏了一曲琵琶怨,悽慘悅耳的琴聲,美顏動人的女子,使得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在平沙上,至此平沙落雁就成了王昭君的代名詞。

這兩個女子都嫁給了父子二人,一個成為民族英雄,一個成了皇帝

王昭君到達匈奴之後,和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並且還生了一個兒子。三年之後,呼韓邪單于就去世了,他的長子復株累單于繼承了王位,按照匈奴的婚制,父親去世之後,兒子可以接受父親留下來的一切,包括女人在內,生母除外,王昭君是漢人,自然受不了這種有失道德的做法,就上書漢朝皇帝,要求迴歸漢朝,結果漢朝皇帝不同意,要求王昭君遵照匈奴的婚制習俗,不得已王昭君又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大兒子復株累,兩個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生了兩個女兒。復株累單于死後兩年,王昭君就去世了。

這兩個女子都嫁給了父子二人,一個成為民族英雄,一個成了皇帝

昭君出塞後,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爭,並把中國的文化傳授給匈奴人,王昭君為實現漢朝和匈奴的和睦相處而遠嫁匈奴,開創了漢匈之間60年無戰事的和平局面,王昭君的故事成為中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王昭君是因為朝廷的命令和匈奴的風俗制度先後嫁給了匈奴單于父子二人,其目的是為了維護邊疆和平穩定,使人民安居樂業,她用一生的平安換來了漢匈之間的平安,不愧是民族英雄。

這兩個女子都嫁給了父子二人,一個成為民族英雄,一個成了皇帝

武則天

武則天14歲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聽說她儀容舉止美麗,便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媚娘,就這樣,李世民成了武則天的丈夫,做了李世民十二年的才人,不但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升。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時候,李世民經常生病,那個時候的太子是李治,太子經常去宮中看望病重的父親,偶遇了武則天,兩個人就互相有了好感,這樣一來二去彼此之間建立了感情。

這兩個女子都嫁給了父子二人,一個成為民族英雄,一個成了皇帝

沒多久,唐太宗李世民就駕鶴西去了,按照唐制,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妃子要一起入長安感業寺為尼,但是李治對於武則天始終是念念不忘,一年之後,唐高宗李治為祭奠李世民週年忌日而入感業寺進香時,再次遇到了武則天,兩人相識,互述相思之苦,當武則天在感業寺時,因為思念李治還寫了一首情詩: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當時進香的還有李治的皇后王氏,王皇后發現唐高宗喜歡他的庶母武則天,於是便召武則天還俗入宮,與她共同對付蕭淑妃。當時唐高宗寵信蕭淑妃,甚至不把王皇后放在眼裡,且生有兒女,這讓一直沒有孩子的王皇后很嫉妒,最終在王皇后授意之後,唐高宗李治才把武則天接回了皇宮之中,封為昭儀,這樣武則天的丈夫又變成李世民的兒子李治。入宮後的武則天和王皇后扳倒了蕭淑妃,而後又找藉口扳倒了王皇后,最終武則天從昭儀變成了皇后。在一切準備就緒和沒有障礙的情況下,最終,武則天登上帝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

這兩個女子都嫁給了父子二人,一個成為民族英雄,一個成了皇帝

自從唐高宗李治封武則天為皇后以來,兩人一直兢兢業業的打理事業,打擊了豪門士族的勢力,提升了寒門子弟。為唐朝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做出了相當的積極貢獻。武則天和李治即是夫妻,也是政治夥伴,在李治駕崩之後,武則天要求一定要和李治合葬。

這兩個女子都嫁給了父子二人,一個成為民族英雄,一個成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