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妈妈的家书:别再该读书的年纪,想的太多

一封妈妈的家书:别再该读书的年纪,想的太多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仅仅是一句口号吗?

当下社会,“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这个命题被很多人不断的讨论着……

大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看到孩子漫不经心地在书桌前面玩,走过去教育他要认真用心的时候,孩子会很叛逆,更甚者会反问你: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步入社会,多挣点钱才实际。

人的成长,无疑是一部疯狂打脸史,是在不断推翻以前认知的过程。

长沙10岁的小女孩用稚嫩的笔记给爸爸留下了纸条:亲爱的爸爸,我已经长大了,要出去闯闯。

浙江乐清市三明初中少女结伴出行,说要去上海赚钱。

山东15岁的男孩也有出去闯荡赚钱的念头。

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都是在该读书的年纪,想的太多,想提前进入大人的生活。成长是有顺序性的,任何人都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年轻再到衰老。

成长并不简单,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该走的,没有捷径,也无一例外。

一封妈妈的家书:别再该读书的年纪,想的太多

很多人觉得读书没有用,就在上学的年纪努力玩,却在工作中挤出时间来读书,因为落后终究会被淘汰,自己用几年疯狂叛逆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基层和卑微。

虽说这不是绝对的,至少是大多数人的境遇。那些年偷过的懒,迟早会被打脸。

然而为什么很多孩子都会拿读书和挣钱相提并论呢,是早熟吗?是因为孩子在成长中会听到父母的谈话,并选择性地吸收。很多父母都会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告诉孩子家里很穷,要努力挣钱。

勤俭节约是美德,然而我并不默认这样的教育方式。最成功的教育,是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活成父母、老师口中的自己,父母应该引导孩子选择,而不是替他们做决定,应该要求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却不是告诉他们这个行为、那个职业的好坏,引导思考是本质。

读书是储备,挣钱是结果。如果位置倒置,在没有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走万里路,也只不过是邮差。

一封妈妈的家书:别再该读书的年纪,想的太多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有人觉得成功是安稳,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人觉得成功是获得财富,是拥有价值;也有人觉得成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积淀,和金钱名利无关,但不可否认的是,读书,会带给你很多选择的机会,而不是被迫谋生。

所以读书,或许是最好走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