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乾隆款粉彩镂雕转心瓶

相传乾隆帝到景德镇微服私访的时候,对一位老瓷工说:“可惜这里没有会动的瓶子”。老瓷工听了此话之后冥思苦想,受到了走马灯启发,终于创制出了一种会转的瓷瓶——镂空转心瓶。

清朝乾隆时期,出现了一种精美的陈设瓷器——镂空转心瓶。顾名思义,转心瓶就是中心部位能转动的瓶子。它由外瓶和内瓶两个瓶子套在一起组成。外瓶采用镂空和雕刻技法,在瓷胎上镂雕出各种花纹和图案,能够透视瓶子内部;内瓶绘有精美的图案,可以转动。转动内瓶时,人们可以通过外瓶的镂空部分看到内瓶上转动的画面,仿佛画面能够活动一般,十分精巧有趣。由于转心瓶的制作难度极大,流传下来的精品不多,凡有出现,皆为经典之作。

大清乾隆款粉彩镂雕转心瓶

这只转心瓶名为大清乾隆款粉彩镂雕转心瓶,口径:18cm 底径:18.5cm 高:46.5cm,底部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瓶口外撇,颈部短粗,瓶肩下垂,瓶腹鼓起,下为圈足,瓶颈两侧塑有金色龙纹耳,整体造型沉稳大方、雍容华贵。外瓶采用粉彩绘制,图案以复杂精致的花纹为主,色彩鲜艳明媚。外瓶口沿、瓶颈龙纹耳和景窗边缘部位都施以金彩,具有典型的皇家风格。外瓶腹部有镂空,其图案是花卉风景,采用镂空雕刻的手法,非常精巧。

乾隆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享年89岁,在位60年,其执政的时期是清朝最为繁盛的阶段。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建立了卓越功勋,还十分热爱文学艺术,对工艺品也有很高的鉴赏力。乾隆时期涌现出了大量工艺极为精湛的手工艺制品,无论是金银器、玉器还是瓷器,都具有“新奇精巧”的特点。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才出现了镂空转心瓶这一鬼斧神工的巅峰之作。

转心瓶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它的内瓶是一个独立的小瓶子,外瓶分为颈、腹和底座三个部分,其中腹部是镂空的,以便于观看内瓶的图画。把这四部分分别烧制成型之后,先将内瓶套入外瓶之内,与外瓶的底座组合好,再用一种特制的黏合剂把内瓶上沿与外瓶的颈部黏合,这样内瓶就可以随着外瓶自由旋转了。当转动外瓶的瓶颈时,从外面看,内瓶上的画面就变得活动起来。

制造转心瓶的难度极大,首先内外瓶的设计尺寸要合理,内瓶的绘画位置要得当,同时还需要控制好各部位的收缩比例,烧成之后不能变形。如果比例尺寸稍有差池,就会导致无法组装或者转不起来。镂空转心瓶的工艺之复杂精巧,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其设计制作的很多方面甚至采用今天高度发达的科技仍然难以实现,很难想象在完全依靠手工制造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精确把握其尺寸和比例的。这种挑战制瓷工艺极限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当时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与精湛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永恒的传奇。由此可见,此大清乾隆粉彩镂雕转心瓶极具收藏价值,非常值得关注、研究、珍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