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佛經和易經結合,創作出的女財神充滿古典美感,讓人過目不忘

今天我們要為大家講解的依然是吳洋的繪畫作品,她自從去過西藏之後,對於繪畫的理解有多了一些不一樣的看法。特別是把佛經和易經的內容運用到了她的作品裡面。

扎基拉姆是西藏地區的財神,被供奉於扎基寺中。傳說,扎基拉姆本來是漢族的女神,但是後來卻跟隨藏地的高僧去了西藏。扎基拉姆喜歡喝酒,所以在寺廟中扎基拉姆手中有一個酒瓶。

他將佛經和易經結合,創作出的女財神充滿古典美感,讓人過目不忘

我們看吳洋的繪畫,擁有這個時代的印記。但是始終沒有脫離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她認為繪畫只是一個展示手法,更主要的是要看繪畫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和內容。

我們看她的繪畫充滿了東方女人所特有的古典美感,在著色上雍容華貴,典雅。並且畫面感看起來特別的美觀,我們看畫中的女子非常的恬靜,整幅畫很美好。另外對於細節的刻畫,也是五花可說,整幅畫有種很神秘的感覺,女子頭頂的皇冠非常顯眼,刻畫的絲絲入扣。

他將佛經和易經結合,創作出的女財神充滿古典美感,讓人過目不忘

我們再來看這幅作品,整幅畫非常和諧自然,讓人過眼難忘。其中人物的頭飾非常的細膩生動,兩條龍還有頭頂上的花紋所做出來的立體紋路非常突出,在顏色上吳洋也選擇了更加古樸的顏色,著重突出了這幅畫的古典美。然後就是女孩臉上特有的高原紅,顯示了吳洋的細心之處。

這幅畫是畫的唐朝的書生的形象,在我們的印象裡古代的書生實際上都有點呆板,但是我們看吳洋的畫筆下書生的形象卻非常可愛,感覺書生穿越了幾千年的歷史,就在我們身邊。

他將佛經和易經結合,創作出的女財神充滿古典美感,讓人過目不忘

從繪畫當中我們能夠看到吳洋實際上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思考,並不是為了畫畫而畫畫。她認為要想成為一個大的藝術家,更需要的你對這個世界的深刻看法和理解,這些東西如何在畫面中展示表達才是最重要的。

他將佛經和易經結合,創作出的女財神充滿古典美感,讓人過目不忘

巖彩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講可能並不熟悉,但是對於吳洋來說,巖彩不僅僅是技能,也是修行。特別現在在快餐文化的衝擊下,很多人去學習一樣東西,首先就想著如何俗稱,如何簡化,如何能夠快速賺錢。但是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像吳洋這樣的人,擁有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並且願意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下去,不忘初心。

他將佛經和易經結合,創作出的女財神充滿古典美感,讓人過目不忘

藝術創新需要發展,就必須建立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憑空創新的東西,是虛無縹緲的,沒有認可的文化底蘊。真正有文化底蘊的東西,是必須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上的,傳達給年輕的一代,讓年輕人愛上這些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