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团综」标签,《横冲直撞20岁》有着更大的目标|专访

打破「团综」标签,《横冲直撞20岁》有着更大的目标|专访

《横冲直撞20岁》想要做到的不仅仅是满足粉丝群体对于艺人的期待与想象,它还要打破此类节目所固有的圈层壁垒,试图与更多受众联结起情感层面的认知与共鸣。

作者 | 韩玥

谢涤葵没有想到,职业生涯的最大拍摄挑战会出现在从业的第二十个年头。

这位曾执导过《爸爸去哪儿》的知名户外真人秀导演在接受《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专访时透露,在拍摄《横冲直撞20岁》期间,团队接连遭遇了没水没电、人员走失、体力不支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再加上进沙漠需要精简人数,我们取消了往常的轮班拍摄,大家工作强度特别大,每天都有人抽筋。”

这档由腾讯视频出品的青春探险真人秀从一开始便定下了不一样的基调。当大部分新晋艺人、男团纷纷飞去舒适的旅游景区,开始做生意、开餐厅、结伴旅行的时候,《横冲直撞20岁》选择送火箭少女101的11位女孩去往无水无电无信号的撒哈拉,徒步穿越沙漠和喀尔巴阡山,完成一场艰苦的探险。

打破「团综」标签,《横冲直撞20岁》有着更大的目标|专访

在制片人多晓萌看来,主动选择“受苦”的原因很简单,“徒步穿越撒哈拉”这五个字对大众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我们想要做的并不是一档只面向粉丝的团综。”

作为火箭少女101成团后的第一档团体户外真人秀,《横冲直撞20岁》显然被赋予了更高维度的战略价值。节目想要做到的不仅仅是满足粉丝群体对于艺人的期待与想象,它还要打破此类节目所固有的圈层壁垒,试图与更多受众联结起情感层面的认知与共鸣。

打破「团综」标签,《横冲直撞20岁》有着更大的目标|专访

徒步穿越沙漠,最艰难也最“破圈”

第一天走进沙漠的时候,多晓萌就“后悔”了。由于拍摄环境太过艰苦,他每天都会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来撒哈拉拍摄?

“正午30度的时候会想,晚上披着黑袍子只有5度的时候也会想。天天都在反思这个问题。”有一组数据或许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团队的拍摄境遇。《横冲直撞20岁》一共有144位演职人员进入沙漠,在长达16天连续不断的拍摄中,每天都有人累倒、抽筋,35台摄像机每天可用于拍摄的只有大约24台,其余的因为极端天气等各种原因通通开不了机,甚至在沙漠中还有3台机器被拍到报废。

打破「团综」标签,《横冲直撞20岁》有着更大的目标|专访

更让团队害怕的是工作人员和成员的掉队失踪。沙漠地形尤为复杂,频频扬起的风沙使得大大小小的沙丘聚了又散,令人一时辨不清方向。这也是为何队长Yamy在徒步过程中不断催促落后的成员,让大家跟着导航仪所指出的方向前进的原因。

复杂的拍摄环境让经验丰富的导演谢涤葵也无法从容应对。在第三期节目中,Yamy和成员之间生起了一些争执,独自跑到很远的地方躲了起来,连跟拍的摄像师都没有发现。“这是一个突发情况,当时所有人都非常害怕,我们完全不知道她去哪儿了,而且沙漠里特别容易迷路也不敢分散开来去找,最后只能通过无人机去看哪里有人。”

这样的突发情况还发生在团队每天的拍摄中。由于沙漠中没有电,拍摄素材无法及时拷贝,团队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等待外面的骆驼队送储存卡进来。夜幕降临后,成员们面对的则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拍摄现场。

多晓萌至今还记得第一天晚上的拍摄是大家在现场举着头灯共同完成的,因为运输灯光的车陷沙了。“第二天灯光进来了,但灯光的电池进不来。反正每天都会有各种问题,在以往的拍摄中几乎不可能碰到。”

然而无论是制作团队还是火箭少女101,他们彼此都非常清楚,这是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早在节目制作之初,《横冲直撞20岁》的目标就不是成为一档垂直于粉丝群体的团综。对于节目而言,徒步穿越沙漠或许是一个更加俘获大众目光的题材和叙事方式,也是其得以突破团综局限、区别于其他粉丝向综艺甚至是探险真人秀的法宝利器。

打破「团综」标签,《横冲直撞20岁》有着更大的目标|专访

虽然在偶像市场较为成熟的日韩,团综几乎都是针对粉丝群体所展开,但国内的市场体系与娱乐文化基因却有所不同,这使得腾讯视频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日韩有完整成熟的娱乐工业生产体系,可以实行全民偶像化,甚至许多年长的人也知道男团女团。我们根本没有这个基础。”在多晓萌看来,这是《横冲直撞20岁》选择更加大众化表达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也是团队为什么必须选择进入沙漠拍摄的重要原因。“当把一个人逼到极致的时候自然会展现出内心深处的一面,艰苦的环境也使她们团魂爆棚,与其说它是个团综,不如说是一次团建。这样的切入点对于用户具有足够的共鸣。”

打破「团综」标签,《横冲直撞20岁》有着更大的目标|专访

沙漠背后,是所有人横冲直撞的“20岁”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档围绕火箭少女101拍摄的青春探险真人秀,节目最先吸引过来的一定是女团所固有的粉丝群体。

打破「团综」标签,《横冲直撞20岁》有着更大的目标|专访

对于腾讯视频而言,《横冲直撞20岁》的推出本就属于重要战略中的一环,当下,平台需要通过此类内容的连续产出提升聚集粉丝群体的能力, 以往在剧集中常见的会员优先观看排播模式,此次在《横冲直撞20岁》中有了突破性的尝试。VIP会员多看一集显示了平台对于VIP会员专属运营的决心,同时也增强了粉丝群体与平台之间的粘性,从中提高付费会员的转化率。

然而相比剧集而言,关注度更为广泛的综艺通常具有一定周期的话题发酵期,VIP会员多看一集从某种角度冲散了相对集中的舆论爆发点,多晓萌起初也对此有所顾虑,但他始终认为这样的尝试并不是一件坏事。“会员模式是否适合综艺要看节目最终的表现。与其说VIP会员多看一集,不如说每一期新上线的内容在推动普通用户去收看之前的节目。从天然的播出时间来看,它延长了节目的发酵周期。”

更为重要的是,满足粉丝娱乐需求只是《横冲直撞20岁》的第一步,“我们在节目中不断强调横冲直撞的态度和20岁的状态,就是希望通过价值观的传递吸引到更多年轻受众。我们甚至有个目标,想让更多不认识火箭少女101的人,通过节目对她们产生好感。”

在很多人的眼里,火箭少女101代表着“逆风翻盘,向阳而生”、为梦想努力拼搏的年轻人,但是具体到每个成员的个人形象,大众对此是较为模糊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横冲直撞20岁》严酷的自然环境不仅磨练了火箭少女101的团魂,亦使成员们纷纷放下作为艺人的包袱,把更加真性情的一面展现给了所有人。节目中,她们的选择、争吵、坚持与勇敢,也代表着荧屏前的部分年轻人在极端环境下会呈现出的面貌。

打破「团综」标签,《横冲直撞20岁》有着更大的目标|专访

在谢涤葵的计划中,女孩们进入沙漠前的最后一顿饭应该是快乐惬意的,与之后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然而杨超越因饮食不适应的情绪崩溃打破了这一想象,却使节目更加自然,拍出了真实生活中应该有的一面。“其实我们去的第一天也是到处找湖南的辣椒,很多人吃不惯那里的菜,但是只有她说出来了,把所有人的情绪放大表现出来,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对于一档真人秀而言,想要激起受众共鸣,吸引更多用户的目光和喜爱,首先要做到真情实感,表现真实的自己,伪装便是此类节目最大的败笔。基于这一点,无论是拍摄环境还是妆发要求,团队在各个环节都尽力还原成员们私下最真实的一面,甚至在后期相应减少了花字和配乐,以更加纪实的风格记录着成员之间的真情流露,通过真实的情感唤起与大众之间的共鸣。

打破「团综」标签,《横冲直撞20岁》有着更大的目标|专访

尽管曾在《爸爸去哪儿》中闯过沙坡头、踏过雪乡,也曾在国外历经二十多天的节目拍摄,《横冲直撞20岁》对于谢涤葵而言仍是一次极大的历练与挑战,无论是拍摄强度还是环境的严峻程度,都是团队此前从未经历的。

对于眺望更大市场的腾讯视频而言,《横冲直撞20岁》作为2019年开年自制除了被赋予的多重意义之外,还想向受众传递一个讯息,多晓萌表示这也是为何要特意在名称中选用“20岁”的原因。

“‘20岁’代表着一种青春的状态,在佛系和丧文化铺天盖地的之后,希望通过节目中火箭少女101的表现,在2019年带给大家一种敢想敢拼、横冲直撞的精神。这是身处社会的你我都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