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團綜」標籤,《橫衝直撞20歲》有著更大的目標|專訪

打破「團綜」標籤,《橫衝直撞20歲》有著更大的目標|專訪

《橫衝直撞20歲》想要做到的不僅僅是滿足粉絲群體對於藝人的期待與想象,它還要打破此類節目所固有的圈層壁壘,試圖與更多受眾聯結起情感層面的認知與共鳴。

作者 | 韓玥

謝滌葵沒有想到,職業生涯的最大拍攝挑戰會出現在從業的第二十個年頭。

這位曾執導過《爸爸去哪兒》的知名戶外真人秀導演在接受《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專訪時透露,在拍攝《橫衝直撞20歲》期間,團隊接連遭遇了沒水沒電、人員走失、體力不支等一系列嚴峻的問題,“再加上進沙漠需要精簡人數,我們取消了往常的輪班拍攝,大家工作強度特別大,每天都有人抽筋。”

這檔由騰訊視頻出品的青春探險真人秀從一開始便定下了不一樣的基調。當大部分新晉藝人、男團紛紛飛去舒適的旅遊景區,開始做生意、開餐廳、結伴旅行的時候,《橫衝直撞20歲》選擇送火箭少女101的11位女孩去往無水無電無信號的撒哈拉,徒步穿越沙漠和喀爾巴阡山,完成一場艱苦的探險。

打破「團綜」標籤,《橫衝直撞20歲》有著更大的目標|專訪

在製片人多曉萌看來,主動選擇“受苦”的原因很簡單,“徒步穿越撒哈拉”這五個字對大眾具有更強的吸引力。“我們想要做的並不是一檔只面向粉絲的團綜。”

作為火箭少女101成團後的第一檔團體戶外真人秀,《橫衝直撞20歲》顯然被賦予了更高維度的戰略價值。節目想要做到的不僅僅是滿足粉絲群體對於藝人的期待與想象,它還要打破此類節目所固有的圈層壁壘,試圖與更多受眾聯結起情感層面的認知與共鳴。

打破「團綜」標籤,《橫衝直撞20歲》有著更大的目標|專訪

徒步穿越沙漠,最艱難也最“破圈”

第一天走進沙漠的時候,多曉萌就“後悔”了。由於拍攝環境太過艱苦,他每天都會反思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選擇來撒哈拉拍攝?

“正午30度的時候會想,晚上披著黑袍子只有5度的時候也會想。天天都在反思這個問題。”有一組數據或許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團隊的拍攝境遇。《橫衝直撞20歲》一共有144位演職人員進入沙漠,在長達16天連續不斷的拍攝中,每天都有人累倒、抽筋,35臺攝像機每天可用於拍攝的只有大約24臺,其餘的因為極端天氣等各種原因通通開不了機,甚至在沙漠中還有3臺機器被拍到報廢。

打破「團綜」標籤,《橫衝直撞20歲》有著更大的目標|專訪

更讓團隊害怕的是工作人員和成員的掉隊失蹤。沙漠地形尤為複雜,頻頻揚起的風沙使得大大小小的沙丘聚了又散,令人一時辨不清方向。這也是為何隊長Yamy在徒步過程中不斷催促落後的成員,讓大家跟著導航儀所指出的方向前進的原因。

複雜的拍攝環境讓經驗豐富的導演謝滌葵也無法從容應對。在第三期節目中,Yamy和成員之間生起了一些爭執,獨自跑到很遠的地方躲了起來,連跟拍的攝像師都沒有發現。“這是一個突發情況,當時所有人都非常害怕,我們完全不知道她去哪兒了,而且沙漠裡特別容易迷路也不敢分散開來去找,最後只能通過無人機去看哪裡有人。”

這樣的突發情況還發生在團隊每天的拍攝中。由於沙漠中沒有電,拍攝素材無法及時拷貝,團隊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等待外面的駱駝隊送儲存卡進來。夜幕降臨後,成員們面對的則是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拍攝現場。

多曉萌至今還記得第一天晚上的拍攝是大家在現場舉著頭燈共同完成的,因為運輸燈光的車陷沙了。“第二天燈光進來了,但燈光的電池進不來。反正每天都會有各種問題,在以往的拍攝中幾乎不可能碰到。”

然而無論是製作團隊還是火箭少女101,他們彼此都非常清楚,這是一項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早在節目製作之初,《橫衝直撞20歲》的目標就不是成為一檔垂直於粉絲群體的團綜。對於節目而言,徒步穿越沙漠或許是一個更加俘獲大眾目光的題材和敘事方式,也是其得以突破團綜侷限、區別於其他粉絲向綜藝甚至是探險真人秀的法寶利器。

打破「團綜」標籤,《橫衝直撞20歲》有著更大的目標|專訪

雖然在偶像市場較為成熟的日韓,團綜幾乎都是針對粉絲群體所展開,但國內的市場體系與娛樂文化基因卻有所不同,這使得騰訊視頻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日韓有完整成熟的娛樂工業生產體系,可以實行全民偶像化,甚至許多年長的人也知道男團女團。我們根本沒有這個基礎。”在多曉萌看來,這是《橫衝直撞20歲》選擇更加大眾化表達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也是團隊為什麼必須選擇進入沙漠拍攝的重要原因。“當把一個人逼到極致的時候自然會展現出內心深處的一面,艱苦的環境也使她們團魂爆棚,與其說它是個團綜,不如說是一次團建。這樣的切入點對於用戶具有足夠的共鳴。”

打破「團綜」標籤,《橫衝直撞20歲》有著更大的目標|專訪

沙漠背後,是所有人橫衝直撞的“20歲”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一檔圍繞火箭少女101拍攝的青春探險真人秀,節目最先吸引過來的一定是女團所固有的粉絲群體。

打破「團綜」標籤,《橫衝直撞20歲》有著更大的目標|專訪

對於騰訊視頻而言,《橫衝直撞20歲》的推出本就屬於重要戰略中的一環,當下,平臺需要通過此類內容的連續產出提升聚集粉絲群體的能力, 以往在劇集中常見的會員優先觀看排播模式,此次在《橫衝直撞20歲》中有了突破性的嘗試。VIP會員多看一集顯示了平臺對於VIP會員專屬運營的決心,同時也增強了粉絲群體與平臺之間的粘性,從中提高付費會員的轉化率。

然而相比劇集而言,關注度更為廣泛的綜藝通常具有一定週期的話題發酵期,VIP會員多看一集從某種角度衝散了相對集中的輿論爆發點,多曉萌起初也對此有所顧慮,但他始終認為這樣的嘗試並不是一件壞事。“會員模式是否適合綜藝要看節目最終的表現。與其說VIP會員多看一集,不如說每一期新上線的內容在推動普通用戶去收看之前的節目。從天然的播出時間來看,它延長了節目的發酵週期。”

更為重要的是,滿足粉絲娛樂需求只是《橫衝直撞20歲》的第一步,“我們在節目中不斷強調橫衝直撞的態度和20歲的狀態,就是希望通過價值觀的傳遞吸引到更多年輕受眾。我們甚至有個目標,想讓更多不認識火箭少女101的人,通過節目對她們產生好感。”

在很多人的眼裡,火箭少女101代表著“逆風翻盤,向陽而生”、為夢想努力拼搏的年輕人,但是具體到每個成員的個人形象,大眾對此是較為模糊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橫衝直撞20歲》嚴酷的自然環境不僅磨練了火箭少女101的團魂,亦使成員們紛紛放下作為藝人的包袱,把更加真性情的一面展現給了所有人。節目中,她們的選擇、爭吵、堅持與勇敢,也代表著熒屏前的部分年輕人在極端環境下會呈現出的面貌。

打破「團綜」標籤,《橫衝直撞20歲》有著更大的目標|專訪

在謝滌葵的計劃中,女孩們進入沙漠前的最後一頓飯應該是快樂愜意的,與之後的困苦形成鮮明對比。然而楊超越因飲食不適應的情緒崩潰打破了這一想象,卻使節目更加自然,拍出了真實生活中應該有的一面。“其實我們去的第一天也是到處找湖南的辣椒,很多人吃不慣那裡的菜,但是隻有她說出來了,把所有人的情緒放大表現出來,這是可遇不可求的。”

對於一檔真人秀而言,想要激起受眾共鳴,吸引更多用戶的目光和喜愛,首先要做到真情實感,表現真實的自己,偽裝便是此類節目最大的敗筆。基於這一點,無論是拍攝環境還是妝發要求,團隊在各個環節都盡力還原成員們私下最真實的一面,甚至在後期相應減少了花字和配樂,以更加紀實的風格記錄著成員之間的真情流露,通過真實的情感喚起與大眾之間的共鳴。

打破「團綜」標籤,《橫衝直撞20歲》有著更大的目標|專訪

儘管曾在《爸爸去哪兒》中闖過沙坡頭、踏過雪鄉,也曾在國外歷經二十多天的節目拍攝,《橫衝直撞20歲》對於謝滌葵而言仍是一次極大的歷練與挑戰,無論是拍攝強度還是環境的嚴峻程度,都是團隊此前從未經歷的。

對於眺望更大市場的騰訊視頻而言,《橫衝直撞20歲》作為2019年開年自制除了被賦予的多重意義之外,還想向受眾傳遞一個訊息,多曉萌表示這也是為何要特意在名稱中選用“20歲”的原因。

“‘20歲’代表著一種青春的狀態,在佛系和喪文化鋪天蓋地的之後,希望通過節目中火箭少女101的表現,在2019年帶給大家一種敢想敢拼、橫衝直撞的精神。這是身處社會的你我都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