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自我修養》|我曾經是一根小韭菜

《韭菜的自我修養》|我曾經是一根小韭菜

這段時間,李笑來老師的《韭菜的自我修養》一書火了,因本人也在學習區塊鏈知識,所以乘此東風,我也買來一本,想一睹其廬山真面目。其實,剛看到這個書名,就想起了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想起了星爺的電影,如果說那本書是每個演員和藝術工作者的必修之課,那麼這本書是否是區塊鏈小白的必修之課呢?

拿到此書,外觀顏色韭菜綠,比一般的書小一些,翻開書,竟然重點及金句都有標註,內容不多,卻處處是經典,看來李笑來老師真的用心了。他說:如果您沒有“隻字不差的完整閱讀能力”的話,我建議您不要讀下去了。所以,我得認真讀,且要多讀幾遍。

1、他們所說的“韭菜”究竟是誰

很多年前,我就聽過“韭菜”和“割韭菜”的詞,但那時自己不入交易市場,故概念是模糊的。而今天看了此書,書裡給了準確的定義:所謂的“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場中沒賺到錢甚至賠錢的勢單力薄的散戶。

我回憶起自己的入市經歷,其實我也沒錢去投資,只投資過三隻基金。看了書,我終於知道,自己曾經就是一根小韭菜,沒有機會成為“老韭菜”,最終的命運直接被割了。上證指數2007年的時候牛到最高點6124點,而我是2008年五千多點入市,本指望著其能一路利好,哪知受金融危機影響,經濟一落千丈,牛市一去不復返。我的三隻基金,一隻因每年有分紅最終保本,其餘兩隻直接割肉退場。終究我只是一根小韭菜啊。

2、“韭菜”的宿命從那一刻開始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絕大多數情況下只不過源自一個相同的原因:一進場就開始“買買買”。而交易市場裡有很多特別氣人的定律,比如:

一旦你需要用錢的時候,市場就會大跌。

你一買,它就開始跌;你一賣,它就開始漲。

是不是很欺負人,為什麼呢?因為,每一次行情結束的根本原因是“入場資金枯竭”。換言之,當連街邊賣茶葉蛋的大媽都在討論股票的時候,那麼股市的“入場資金”已經到了枯竭邊緣。

對啊,當初我怎麼就沒想到呢,邊我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都入市想賺錢了,那交易市場的行情是不是早就到頭了。所以,當2015年同事們拼了命地往股市裡擠的時候,我沒有入。因為多次的投資測試結果告訴我,我只適合穩健型投資,永遠做不了投機者。

所以,對新手來說,有兩句話很重要:

連你都開始進場的時候,牛市就要結束了。

你就應該幹看著,啥都不買......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罵孃的時候,再開始買買買。

那麼,我是否可以這樣想,在如今幣市熊市的情況下,我們不停地鎖倉囤幣,應該是正確的吧,讓我們拭目以待。

3、亡羊補牢的“韭菜”才有前途

亡羊補牢尚能補,可惜,我們這種小韭菜只有一隻羊,連“羊牢”都沒有,我們的羊死了就死了,完全沒有機會去“補牢”。

市場永遠不缺頭腦發熱的投機者,有個比“一進場就買買買”更可怕的錯誤,是:一進場就把自己的錢花光了。當然還有更可怕的,就是:一進場就連借來的錢都花光了。人越窮,賺錢的慾望就越強烈,所以常常不惜鋌而走險。感覺這就是典型的賭徒心態,結果呢,輸得很慘。

我們常說,不要把錢全部投到交易市場裡,因為,即使你被套住了,你依然有錢可以慢慢花。在其後漫長的熊市裡,依然有機會降低成本建倉。

所以,“亡羊補牢”是有前提的:你有的不僅僅是亡掉的那一隻羊,除了它之外你還有很多隻羊,因為你有很多隻羊,所以你就有“羊牢”,你雖然亡羊了,但還有機會去補牢,一旦“牢”補好了,你可以管更多隻羊,所以,最初的時候亡掉一兩隻羊,對最終結果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因此,“亡羊補牢”的“韭菜”最應該做的是什麼呢?是以下兩點:

還有錢的話,就慢慢補倉。

錢不夠的話,就在場外拼命賺錢。

像我的話,沒有錢入市,就只能學做第二點,在場外拼命賺錢,積累資金。願有一天也能夠瀟灑入市,不做韭菜,如果非要是韭菜的話,也至少做一個能夠“亡羊補牢”的韭菜。

24小時全網監控、大數據自動判斷行情、多種交易策略不懼熊市、追蹤止盈不錯過暴漲、智能防暴跌自動暫停、真正穩定高頻交易。最快0.005秒就能夠完成一單試一下,你會發現火石AI自動交易機器人軟件的所有好處。您需要可聯繫他們v助理xuan17770896207,進行註冊並諮詢和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