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聯銷冠卻未達成158萬年銷量目標:吉利“踩剎車”後的隱情和考量

150萬!中國汽車品牌有史以來的最佳戰績。而對於吉利而言,這又是一個略顯遺憾的數字,僅差8萬完成158萬輛的年度目標。

對於吉利這樣年銷量達150萬、1000家經銷商的汽車巨頭而言,8萬的銷量年底"衝刺"一下,拿下應該不是問題,為何吉利卻在年關這個關鍵時節不上這臨門一腳。要知道,完成年度目標對提升團隊士氣、經銷商信心都很重要;作為自主品牌帶頭大哥的吉利,一直是市場的風向標和大家眼中的標杆,模範生掉隊引發的市場反響也可想而知。

為何?吉利最終放棄了158萬目標的達成,並將2019年的銷量目標定格在近年來最保守的151萬目標。

蟬聯銷冠卻未達成158萬年銷量目標:吉利“踩剎車”後的隱情和考量

主動還是被動?

正如文章開頭所言,我們堅定認為,吉利是有能力有動機去完成2018年銷量目標的,最終沒達成,應該是吉利汽車自身主動放棄了原定的年度目標。

首先是完成能力上,吉利要想完成158的年銷量目標難度並不很大。吉利目前有遍佈全國的1000餘家經銷商,年銷量已達150萬輛、月銷量10萬以上級別,退一步說,要想完成年銷量目標,給各經銷商繼續壓庫就可以辦到。

其次,從12月份吉利的銷量來看,很多數據讓人費解。常年月銷破萬的車型遠景、遠景SUV、遠景X3當月的銷量分別為3,720輛、2,693輛、3,080輛,出現不同尋常的下滑;同樣的現象同樣出現在而博瑞(1,600輛)、遠景S1(1,819輛)、領克01(1,053輛)、領克02(0輛)等車型,銷量相較以往均出現了明顯異常。

對於吉利這樣的大體量和經銷能力而言,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巨幅波動。

這也再次驗證了吉利汽車是主動放棄了158萬的年銷量目標,那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吉利汽車關鍵時刻卻掉了下鏈子,差8萬輛銷量的背後,體現的其實是吉利對整個體系、發展步伐、健康程度的審視和思考。

吉利的這種主動剋制在2018年下半年就已露端倪。吉利副總裁、吉利國內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去年下半年起,我們特別注重終端零售渠道的健康,控制庫存,與年初目標戰略性鬆綁,要求經銷商按照實際需求來進貨,保證渠道的健康和價格的穩定。"林傑透露,吉利汽車決策層也達成了一致意見,寧願完不成年初目標也要保證渠道健康。

有能力完成卻主動放棄,這更需要一種理性和智慧。

"風平浪靜時,大家比誰跑得快,而在遭遇市場的暴風雨的時候,首先要穩定發展才是最後成功的真諦。"企業的競爭是一場馬拉松,有節奏地跑到最後才能成為冠軍。顯然吉利已經有意地放慢腳步,轉向更穩健的發展。

後退還是前進?

無疑,完成年度銷量目標很重要,但對於吉利而言,有更重要的東西。比如經銷商的健康度和盈利能力,比如度過車市寒冬體格能力的修煉,比如長期的穩健發展。

2018年很難,但可能是未來十年裡最不難的一年。2018年以微增長開頭,以負增長結尾,2019年將直接以寒冬開年。最現實的,面對2019年不確定的市場,蓄積能量,為2019年一季度的開門紅做好準備,相比年底承壓、死撐,無疑是更為有明智的做法。

蟬聯銷冠卻未達成158萬年銷量目標:吉利“踩剎車”後的隱情和考量

除了直觀的銷量對比,其實在車市寒冬中更應關注的是經銷商的整體健康度和盈利能力,這是車企順利度過寒冬的一個關鍵。除了銷量和市佔率,體現經營質量的,還有單車售價、一二線城市的佔比,年輕消費者的佔比、4S店的盈利能力等等,這更是評價一家汽車公司和汽車品牌活力的重要指標。

數據統計顯示,在吉利品牌的近千家4S店中, 2018年平均單店銷量近1450輛,同比去年增長10%。而且盈利增加和持平的4S店整體佔比達九成以上,這在凜冽的車市寒冬中殊為不易。顯然,吉利的經銷商隊伍保持了更健康的過冬體質。

還有一個數據值得我們關注,2018年吉利汽車8-15萬元售價車型的銷量佔比達到61%以上,其中,10-15萬銷量佔比超30%;由於博瑞GE、領克01等高端車型推出,15-25萬元銷量佔比達6.4%。在一二線市場的銷量佔比超過五成,同時用戶群體更加年輕化,90後群體佔比超過51%。數據背後的真實和趨勢才是更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的。

而2019年也將是吉利的產品大年,不僅將推出首款MPV嘉際、基於CMA打造的"高階運動SUV"FY11、純電動轎車GE11、領克全新車型等6款全新產品,以及近10款改款車型。同時,吉利汽車還將加快新能源發展步伐,密集投放包括領克02、領克03、繽越、繽瑞、帝豪GL等多款新能源及電氣化車型,進一步補全新能源出行版圖。

顯然,吉利的暫時的後退時為了更好地進步,蓄勢是為了更好地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