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時報」感冒藥選擇有門道(中成藥篇)

「科普時報」感冒藥選擇有門道(中成藥篇)

□ 劉寶峰 劉 欣

中醫中藥治療感冒效果好,但煎製藥物與快節奏的生活產生矛盾。這時中成藥就成為我們更普遍的選擇,具體要如何選擇呢?

(1)風寒感冒 初期:無明顯頭身痛,以鼻塞聲重,咳嗽白痰為主者可選用三拗片;怕冷重、無汗、頭身關節疼痛者可選用感冒軟膠囊;怕冷伴咳嗽者可選用通宣理肺膠囊。

中後期:風寒感冒易向風熱感冒轉變,反而有熱證表現出來,如咽乾、有輕度咳嗽的可選用感冒清熱顆粒,惡風寒重者或風寒感冒較重者可用荊防沖劑。

(2)風熱感冒 初期:發熱、咽喉疼腫、小便短赤為主的可選用銀翹解毒軟膠囊、板藍根沖劑;以頭痛、流濁涕、咳嗽為主的則可選用疏風解毒膠囊、柴銀口服液、清開靈口服液。發熱、咽痛、咽乾、咳嗽為主的則可選用羚翹解毒丸、羚羊感冒片。

中後期:以咽痛、口乾為主的可選用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

(3)氣虛外感型感冒 可選用參蘇丸、表虛感冒顆粒等。平時常服玉屏風散,益氣固表以防感冒。

(4)暑溼外感(胃腸型感冒) 外感怕冷、發熱、嘔吐、拉肚子的患者可選用藿香正氣(口服液、膠囊)、六合定中丸或保濟丸、雲香精、四正丸。

(5)風溫熱毒襲肺(通常所說的流感) 發熱、咽喉紅腫疼痛者可選用板藍根顆粒、金蓮花顆粒、複方雙花片;以高熱為主可選用柴黃清熱顆粒、牛黃清感膠囊、複方銀黃口服液;高熱、咳嗽明顯者可用連花清瘟膠囊。

有的中成藥說明書寫著風寒感冒禁用。風熱感冒肯定要吃辛涼解表藥物,所以患風寒感冒,再吃寒涼藥物,那就是相當於雪上加霜,結果是肯定好不了的。風寒感冒特別容易轉變成風熱感冒,一般受涼後前3天(有的可能只是第一天)風寒感冒症狀比較明顯,之後就會出現咽乾、嗓子疼的熱證,就要按照風熱感冒治療了。

有人想快點痊癒,就中藥西藥一起吃。千萬不要這樣。因為許多中成藥含有西藥成分,很容易造成和同樣成分的西藥重複用藥。藥物一旦服用超量,安全性就失去了保證。例如:精製銀翹解毒片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金羚感冒片含阿司匹林、氯苯那敏;感冒靈沖劑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和咖啡因;一力感冒清膠囊裡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和抗病毒藥嗎啉胍。

藥師提醒,患了感冒要好好休息,這樣才能縮短病程,加快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