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盒印失踪儿童信息:商业与公益结合有何不可?

酒盒印失踪儿童信息:商业与公益结合有何不可?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阅读背景

1月15日,重庆一家酒厂定制11万瓶酒,在包装上印上失踪儿童信息的消息引发关注。有人认为这一做法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失踪儿童信息并提供线索,有助于帮助家长寻亲。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商家的这一举动是否只是利用公益来进行炒作。1月16日,中国新闻网、《北京青年报》等媒体相继发布相关消息,向公众介绍11万瓶酒印寻人启事找失踪儿童的前因后果。

舆情热点

酒厂老板:愿接受多方监管

酒厂老板透露,将失踪儿童的信息印在酒盒上,起初是因为身边一位朋友的孩子失踪后,朋友家庭的剧变对他的触动。在他看来,孩子失踪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都很难接受,所以希望通过他经营企业的产品将这些信息扩散出去。

据悉,失踪儿童的信息均来源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和宝贝回家寻子网,印有信息的酒的销售款项直接捐给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酒厂老板称,2018年10月就策划了这一项目,最初预想是多渠道销售,但因为数据不好管控、线下销售缺乏监督,最终选择仅在线上销售,销售金额在线上平台都有备案,这样可以保证每一笔金额都是公开透明的,方便捐赠,而且每个月都会和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对账,也可以形成多方监管机制。

宝贝回家寻子网负责人表示,2018年12月,该酒厂就找到他们开始洽谈项目,根据合作预期,将提供1000名失踪儿童的信息给酒厂,目前已经收集了400余名失踪儿童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均经过家长授权,家长也已经将自己的DNA录入公安部;此外,酒厂在推出这款定制产品前,曾前往失踪儿童家中了解相关情况,之后也一直与宝贝回家寻子网保持沟通。

与此同时,酒厂老板表示,寻亲产品和常规产品是一模一样的,为了推动公益项目进展,他们降低了售价。同时,寻亲产品是专用于公益项目的独立条码,在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备案,有单独的合格证。

失踪儿童家长:就算是炒作,也是好事

有失踪儿童的家长表示:“就算是炒作,也是好事。”孩子被拐多年,他们穷尽一切办法寻找未果,酒厂这种寻亲方式对他们来说至少是一个希望。“我看到他们发出的让大家帮我找(孩子的信息),那种滋味真的太残酷了,希望通过大家的帮助我能找到孩子,孩子能看到我在寻找他。一个人在寻找的那种滋味不好受。”

报道出来后,《新京报》、红网、广西新闻网等媒体陆续转载并展开讨论,表示即便是酒厂炒作,但这种行为也的确给失去孩子的家庭以安慰。

舆情反馈

《新京报》:这样的“炒作”多来一些也无妨

在很多人眼里,公益应该是无偿的、非营利的,进而言之则是“不掺杂任何商业利益”的,而“酒瓶上印失踪儿童信息”,是商家将卖酒的商业行为与“寻找孩子”的行为相关联,这很容易就被一些网民理解为打着公益的幌子搞卖酒营销,有冲击道德之嫌。

这样的声音不是少数,但不得不说,这是对公益赞助、公益营销行为的一种认知误差。事实上,商业公司做公益由来已久、无可厚非,有些公司也并非完全是为了利益而为之。而“酒瓶上印失踪儿童信息”,即便是非常规的传播方式,客观上也能为寻找丢失儿童贡献一份力量,对于失踪儿童家庭,也是一份希望。只要涉事酒厂能够确保寻人信息的真实性,操作上也合规守法,那这种帮助家人团聚的“炒作”,再多来一些也无妨。

四川在线:酒盒印失踪儿童信息未必走得远

企业愿意做慈善,我们不应该怀疑,也应该表示肯定,但企业不是慈善家,他们最终的目的仍然是站在维护自身的利益基础之上。如果此举能够打开销售,增加销售量,应该会走得更远。但如果在销售上没有什么起色,或是质量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恐怕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偃旗息鼓。

消费者是理性的,企业做公益,也未必就要选择将失踪儿童信息印在酒盒上,可以拿出钱来支助等。企业的用意很明显,想要通过印失踪儿童的方式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恐怕是打错了算盘,消费者也是清楚如何看待企业的行为。对此,我们不必吹捧,也不必棒杀,无妨静观其变。

网民观点选摘

抽取2653条评论,通过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观点挖掘系统解析发现,网民关注地最多的是北京、广东、重庆,关注最热词为“走失儿童”“酒厂”“公益”“慈善”

此举是借噱头炒作

@星盘作秀:感觉就是作秀啊,真的能帮助到走失的孩子吗?

@豆沙包小猪猪:利用公益圈钱的企业不止一家,不过是利用失踪儿童打广告。

酒厂行为值得肯定

@笑是一种态度:只要能帮到一些家庭找到失踪儿童,就算是炒作也是好的。

@夕阳的刻痕:如果是善良的炒作,多来一些又何妨?

@无需悲欢作答:只要能给人带来帮助,也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样的行为就值得肯定。

这种模式能走多远有待观察

@懒懒的微博:虽然说出发点是好的,也的确会给一些家庭带来希望,但是这样的模式能走多远,还需进一步观察。

舆情观察

家长一时疏忽,刚刚还在身边玩耍的孩子可能就突然不见。而孩子失踪的原因,除了自己迷路之外,更多的是被不法分子恶意拐卖。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孩子寻回到自己身边,除了报警求助,家长还会抓住一切可行的方式去寻找。而酒盒上印失踪孩子信息,不失为寻找孩子的途径之一。

此次事件中,酒厂的行为一开始之所以在网上引起争论,主要是因为当公益慈善与商业营销“捆绑”在一起时,往往会被部分人认为是企业的一种商业炒作,是利用慈善的噱头做宣传广告。毕竟,过往的新闻中的确有过一些商家打着公益、慈善的幌子牟利,而在实际的销售中并没有对公益事业起到多大作用,“公益销售”最终变成唯利是图的“炒作销售”。

面对质疑,酒厂老板和有关机构积极回应,一方面说明了这些信息来源合法性,另一方面也表示印有这些信息的酒的销售款均直接捐赠给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并不会进入公司的账上,保证公益的透明性。这既化解酒厂的负面舆情,也进一步扩大酒厂的正面影响。当然,口头承诺尚不足以完全打消公众疑虑,后续还需各方持续监督。

事实上,近年来,为了防止儿童失踪,在很多领域均有尝试“商业+公益”的模式,均有良好反响。比如有些公交公司和社会企业将门店作为失联儿童守护站,还有互联网企业将精准地域弹窗或搜索引擎技术用于寻人……可见,一些网民认为企业不能在公益事业中穿插商业行为,或是从中获取利益,这对于那些为公益慈善真正做出贡献的企业是不公平的,这种片面的认识和对待,打击了企业做公益的积极性。判断企业究竟是真心做公益还是仅为了利用其牟利,其关键问题在于,企业的行为是否真正帮助到那些有需求的人,而且其过程公开透明,接受各方监督。

酒厂帮助失去孩子的家庭找寻孩子,其公益性质明显。采取这种做法无疑增大了失踪儿童被找到的可能性,这对双方来说,是一种“共赢”。所以,与其说酒厂的行为是借公益炒作,不如说是契合了“公益诉求内嵌进商业活动”的新思路、新潮流,让商业行为多了一份人文关怀,让公益事业拓宽了自身的边界与可能。

人民网舆情数据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人民V在线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众云大数据开放平台

众云是业内领先的智能化舆情监测分析平台。一万家企事业单位的选择!

人民慕课

人民慕课致力于成为党政干部新媒体素养、舆情应对的网上课堂。

《网络舆情》:帮领导干部读网的杂志

电话:010-65368404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