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一、缘起

2013年我撰写的《南京面条》地图出版了,很是骄傲。然而当中国饭店协会推出的中国十大面条之后,我被惊醒。原来南京面条不是唯一好吃的面条,于是就有了要走出去的冲动。而真正触动我并形成#由南向北##从东到西##我的面条之路#计划的是韩国李正旭的《面条之路》。

一个韩国人,走遍中国大江南北,不惜成本,艰难跋涉,探寻中国面条的起源与发展,令我敬佩。不过不能接受的是,他的顾问竟然是日本人,我怎么觉得到处都有日本人的身影?面条虽不是中国内政,也不该日本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日本人有什么资格对中国的面条文化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这是我下定决心要走出去,看一看,探一探的主要原因之一。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南京面条》地图,铁道出版社出版,作者夏天。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面条之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韩国李正旭。

二、目的

品尝各地不同风味面条美食,了解各地面条的历史、发展、特点,探寻一碗面条美味的奥秘。

三、路书

《面条之路》一书称,面条始于中国新疆,后逐渐由西北、东北向南,止于粤、港、澳以及越南、缅甸、不丹。也有学者说,面条极有可能发端于意大利,或是中亚、西亚,然后由巴基斯坦、印度、越南、泰国传入我国。其实都是推测,并无定论。不过我更倾向于后者由南向北、从东到西。

前者说面条起源于新疆的理由是,早在3000年前西亚或是中亚的小麦种子传入新疆。而面条则是由咱新疆人自己发明的。我的问题是,既然西方人把小麦种子带到了新疆,但怎么吃还得等到新疆人面条发明之后?

所以我的面条之路设计为,第一阶段澳门、香港、广州,第二阶段武汉、成都、重庆,第三阶段郑州、西安、兰州、太原、北京,第四阶段厦门、高雄、台北,第五阶段延边、乌鲁木齐。第六阶段中亚、西亚以及意大利。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小麦、面条传入我国的几种可能性

四、行走

第一阶段第一站澳门。

1、不放一滴水和面,却能做出独具风味的虾籽竹升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澳门大三八

澳门是我最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城市之一。更主要的是澳门跟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地方是,风景区跟小吃跟面条店家靠的比较近。在其它城市可能或者在很多人的眼里风景区的吃食都是骗外地人的,而在这里完全不是这样。但我不是说这里的小吃都是美食。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街边串串是女孩子的最爱。

逛一座城市亦或是一片景区,我都希望能观赏到它的全貌。第一次去香港就乘地铁从九龙一直坐到罗湖,结束之后对香港的地形地貌规划布局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对香港文化的形成原因也似乎有了一点点认识。这次澳门之行,大三八是首选,巧的是几条街巷逛下来,一家当地颇有名气的面馆的招牌引入眼帘,这就是我要探访的澳门第一家面馆,店名叫皇冠小官。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澳门颇有名气的皇冠小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著名美食家蔡澜推荐的店家

竹升面在粤、港、澳特有名,也是粤、港、澳特有的一种美食,以往我们只在电视里看到过,这次来了,就一定要亲眼瞧瞧,一探究竟。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皇冠小官郑老板

竹升面不用水,完全用鸭蛋液和面,最抓人眼球的是,面和好之后要用屁股坐在一根很粗的毛竹擀压,堪称最具形式感的制作方法之一,也是这种面条能频频出镜、流传甚广的主要原因。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纯鸭蛋和面,不用一滴水。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郑老板正在和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郑老板正在打面

竹升面的调味很特别,面条在水里煮过之后捞上来,淋上花生油以及李锦记生抽酱油。装碗之后再撒上虾籽粉。如果说,高邮虾籽面带着长江流域的温润甜美的话,澳门的这家虾籽面则凸显高火的干香和焦香。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皇冠小官的招牌面虾籽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188澳门币的水蟹粥混合了日本珍珠米和泰国香米,加上腐竹和瑶柱,味道绝佳。

2、澳门人好一口下午茶,下午茶竟然是吃面。

澳门的葡国菜在整个东南亚都很出名。然而你万万没想到,面条在这里占了半壁江山。大家都知道粤港澳的早茶更出名,但是你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里时兴的是下午茶。而且下午茶的主要吃食竟然是面条。

在大三八附近的一家新荣记豆腐美食店,我点了一碗豆腐面,然后又好奇的点了一碗萝卜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豆腐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萝卜面

本来我以为他家的豆腐一定很厉害,其实不然。于是立马转场到旁边的一家面馆,一口气点了三碗,一碗一碗吃下来感觉牛腩面无论是汤面,还是干拌,均为吃出牛肉的香气,最后一碗云吞也是淡而无味。不过前来吃面的食客络绎不绝。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牛腩汤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牛腩干拌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云吞面

坐在我对面的一位中年先生似乎看出我是内地来的游客,他告诉我面条应该怎么点,怎么吃,等等说了一大堆我一句没听进去,不过他说他在一家酒店餐饮部工作我听进去了,他说澳门不像香港人喜欢早茶,澳门人更喜欢下午茶吃面我也听进去了。

3澳门甚至香港的面条均来自广东。

澳门竹升面的特色是澳门的制面技术很独特,调味方法虽略显粗糙,但口感鲜香。至于澳门的面条从何而来,结论与我之前的设想相背。上面提到的皇冠小官的郑老板原广东省人,17岁就来到澳门跟着他的广东师傅黄焕之学徒。19岁开始开店创业,生意一般。直到2002年壹周刊一篇推文让他的竹升面一夜走红。之后央视、湖南卫视、湖北卫视以及宝岛台湾的电视记者纷至沓来,连续几年获米其林推荐。也就是说,澳门甚至香港的面条均来自广东。

第一阶段第二站香港

1、港人最喜欢的不是竹升面,而是汤汤水水的云吞面。

香港的早茶太厉害了,专业的面馆必须让路,中午11:00或12:00才开门。这家蔡澜先生推荐的面馆也是成千上万吃货的打卡胜地,不过可能是先前澳门的皇冠小馆太好吃了,所以后来的几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香港刘森记面家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从中午开始营业的面家不在少数。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推荐的店家。

家面条都不带劲。话说这家刘森记的虾籽香气不足,倒是用蔡澜喜食的酸萝卜搭配着才勉强吃几口。因为这种捞面太干,再看看其它几桌,人家香港人还是喜欢汤汤水水的云吞。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刘森记的虾籽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蔡澜爱吃的酸萝卜。

2、香港早茶生意确实火爆,不过早茶店吃面的人并不多。

这家位于缅甸薹的稻香早茶店开在居民区内目标客群相对固定加上游客蛮多生意不错。我感兴趣的是早茶店还是报纸的一大市场,大量整版整叠的广告感觉香港的报纸仍处在厚报时代。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香港的报摊仍然很兴旺。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香港仍处在厚报时代。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阅读是早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话说叉烧包、香滑奶皇包怎么都是蛮甜的,难道香港人喜甜,和上海人一样的口味?我观察到,港人一般点一笼叉烧包或者是香滑奶黄包,再配一碗粥,或者是云吞面,正好一干一稀,和南京人的习惯相似。不同的是南京人喜欢甜咸搭配,而港人正好相反,这点我比较感兴趣。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早茶店的生意很火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香滑奶黄包和叉烧包。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香滑奶黄包。

3、香港三米意大利餐厅的意面好生、好硬。

去粤、港、澳之前我做足了功课,知道香港有家三米意大利餐厅,既然是意大利餐厅,那意大利面应该做的很正宗。为了顺利品尝到正宗的意大利面,我实现通过原香港一家三米总厨Alen订了餐位。然而去吃了之后很失望。

这家的金枪生鱼片生真的不错,口感非常新鲜。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意大利餐厅菜单。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金枪鱼生鱼片。

意大利面,浇头是北海道蟹肉,口感鲜甜,但面条不行,太硬了没有弹性,不入味。当时我就在今日头条和朋友圈感慨道,有传说意大利是面条的发源地,至少可以说意大利面条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的,相信意大利面不是这样要用尽全力咀嚼的。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意大利面条。

4、九记牛腩面竟然是内地少男少女的打卡圣地。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九记牛腩面馆

九记牛腩面家这碗上汤牛腩伊面味道真的鲜美回味甜美。所谓甜美是指吃完之后口腔内、喉咙里充满淡淡的甜丝丝的水果味感觉特别好,或许是熬汤时加了少量的洋葱。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生意异常火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牛腩面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我在粤、港、澳吃到的最好吃的牛肉面了。不过这碗牛肉面的不足在于牛腩带筋,吃不动,瘦肉一丝一丝的比较柴,嚼不烂。记得咱南京清真安乐园的筋头巴脑烧制工艺可谓炉火纯青,如果九记能把安乐园的技术学到手便可以称得上100%的中国第一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牛腩面

最后大家再看看这碗面的汤色是不是很清亮?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汤色清澈的牛腩面

第一阶段第三站广州

1、满眼粥、粉、面、饭。

提起广东的面条,人们总是津津乐道的说出碱面、竹升面、云吞以及牛腩面,澳门、香港的店家更是众口一词,说他们的面条老祖宗来自广东,那么广东的面条究竟如何呢?

我们先来看一家店的菜单:肠粉 鸡蛋肠 杏仁糊 酸辣粉 鲜虾净云吞 鸳鸯拉肠 煎饺 红豆双皮奶 芝麻糊 咸鸡饭。

另一张菜单:粉肠牛肉粥 皮蛋牛肉粥 香菇鸡丝肠 罗汉斋肠 叉烧肠 手撕鸡饭 鸡扒拼鱼饼饭 咸鱼肉片饭 艇仔粥 牛腩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打着粥粉面饭招牌的小吃店

有相当多的店家干脆把

粥、粉、面、饭4个字写在了招牌上,以至于成为广州街头的一大景观。更有甚者称:在广东人眼中,最朴素的四个字——粥、粉、面、饭,才是堪比中国四大发明一样的存在。”

2、在广州,似乎很少见到专门的面馆。

在广州,似乎没有专门的面馆,或者说有,但是很少。广州西华路这家珍珍小食店其实就是一家面馆,生意很火。分析原因一是汤头香浓扑鼻,红烧牛肉卤加牛骨白汤,做法有点像南京的老卤面。二是浇头牛腩酥烂,又有嚼劲。不满意的是,从澳门、香港到广州这面条模样没有一点长劲,有吃货说像快餐面。另外,广东人特喜欢吃这种碱水面,面锅里头下面条的水又黄又浑浊见,其实如果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广州街头的珍珍小食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红烧牛腩面。

挑面的时候不按规矩挑面把黄浆水沥干,或者根本不懂挑面工艺,装碗之后汤头更加浑浊不堪。有的吃货认为汤头越浑浊越浓厚越好,十分怀念昨天香港九记的那碗清汤牛腩伊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图为师傅正在捞面。

3、远在广州吃到番茄烂糊面倍感亲切和喜悦。

广州最后一天在广州酒家点了一份番茄喜悦面,其实喜悦二字是我加进去的,原因是在粤港澳吃了7天的面终于吃到了软硬适中又有家的味道的“烂糊面”。从前家里条件差都是吃母亲做的手擀面,水份多容易擀压,但下出来都是烂糊糊的却很美味,我们兄妹三人都是吃这种烂糊面长大的,所以今天远在广州吃到这碗番茄烂糊面倍感亲切和喜悦。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番茄喜悦面。

4、广东是个不适宜种植小麦的地方,这句话完全颠覆了我原先的设想。

开头说小麦传入中国有两种途径传入中国,我更倾向于从中亚、西亚经巴基斯坦、印度、越南传入中国。然而有记载表明广东是个不适宜种植小麦的地方,这句话完全颠覆了我原先的设想。

5、旧时的广东人本来就不爱吃面条。因为“广人以面性热,不以为饭”

那么不适宜种植小麦的地方面条自然要弱一点。最主要的是,旧时的广东人本来就不爱吃面条。据《广东新语》(以下两处同)记载:“广人以面性热,不以为饭。”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清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

6、广东的面食点心大部分来自北方产麦各地和六大古都的羹点。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临时阅览室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广州市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广州市志》目录。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广州市志》饮食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广州市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广州市志》目录。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广州市志》饮食志


第二阶段第一站武汉

1、热干面把我惊艳到了。

投钱做生意为的是赚更多的钱。而手艺人最初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甚至为了活命。与有的人为了活命而活命不同的是,出身贫苦身为长子的李明增20岁开店就知道蹭热点做热干面,并在传统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李明增面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李明增面馆李明增李老板。

基础上大胆改进,以求错位。例如从小就会做泡菜的他特喜欢吃在嘴里的脆感,于是他将热干面的稍加腌制过的红萝卜丁,改成了脆度更好的榨菜,这点和南京厨师追求的滋味丰富不谋而合。大家都知道放养的土鸡蛋比人工圈养的洋鸡蛋要好吃很多。受其启发,他跑到郊区去收割野生芝麻,然后自己炒制、研磨做成香喷喷的芝麻酱。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李明增面馆的热干面。

李明增是个有主见、有创意的手艺人,不过采用什么样的食材以及加工工艺,味道好不好,都得得到食客的认可才算完美,才能推向市场。如果说综合体内的投资者开店做生意是为了利润的最大化的话,那么真正的手艺人孜孜以求的是美味的最大化。这是我这么多天探访了几位手艺人之后最大的感受。

店主罗思偲16岁因家庭贫困无法负担学费而辍学。之后挺身走向社会想找份工作自食其力分担压力,问题是去应聘被认为“档次”最低的保安都要求中专学历,最后不得已在一个热干面摊出点体力吃饱肚子贴补家用。然而一年半之后突然被老板辞退,罗帅哥被“逼”走上创业之路。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下雨☔️打着伞排队吃面的场景你见过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店主罗思偲正在为食客烫牛肉浇头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未满18岁的罗帅哥用了10年不到的时间就夺得武汉市热干面烹饪大赛第一名,登上冠军宝座。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罗氏热干面。武汉人喜欢用纸碗盛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罗氏热干面,可以加牛肉浇头。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面条拿到手之后趁烫赶紧拌。

2、湖北芝麻在等待了1900多年之后终于和热干面结合了。它们的结合是奇遇,还是一种必然?它们美味的秘钥究竟是什么?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湖北省志》

湖北芝麻种植的历史很久远,湖北地方志有记载说,早在公元6世纪中叶,“江陵城内大饥,皆以胡麻为廪”,即把芝麻炒熟或者煮熟后作为食物充饥。不仅如此,湖北还是芝麻种植大省。据有关方面统计,2015年湖北省的芝麻产量高达99.87万吨位居第一。然而长期以来湖北的芝麻大多外销,

直到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某一天,终于和她的爱人热干面相遇相拥了,或者说,湖北芝麻在等待了1900多年之后终于和热干面结合了。它们的结合是奇遇,还是一种必然?它们美味的秘钥究竟是什么?我最感兴趣的是,你可以把最好吃的浇头加入任何一碗面条上,唯独武汉热干面不行。或者说你可以给重庆小面加上杂酱意外的调料,你也可以给biangbiang面加上臊子再加上油泼辣子甚至加上醋加上糖,唯独武汉热干面除了最爱的芝麻酱之外什么都不能加。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武汉食话》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武汉热干面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第二阶段第二站成都

1、成都面条好吃的秘钥是动物、植物双重调味。

一直以为四川、陕西以及北京的面条主要靠酱料调味,其实这样结论太武断,认识太肤浅。

由南向北、从东到西,无论是粤港澳的虾籽、湖南的辣椒油,还是我们江苏的老卤,均为单一的调味方法。或者说虾子以及老卤都是从动物身上摄取香味,辣椒有是从植物上摄取香味。而在成都,手艺人不仅从动物身上摄取香味,而且还非常擅长在多种植物上摄取香味制作调味料烹制面条,他们追求的是复合香气和层次感。他们既会做酱料,又会做辣椒油,甚至泡菜卤汁以及发酵工艺也都能够综合运用到各种调味料的制作中。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绝色川椒牛肉面馆的川椒牛肉面。

位于成都人民中路三段的绝色川椒牛肉面馆老板祝世平是个70后的理工男,他告诉我,除了牛骨头熬汤制作汤头外,他家的辣椒油就用了几种辣椒加花椒。“因为不同辣椒能释放出不同的辣味。拿成都本土产二荆条来说,色泽鲜艳、香味十足;贵州满天星辣椒,其辣味突出,特别婉转悠长、不柔不刚、有香也有辣,吃起来辣口不辣心;茂县的六月红极品红花椒,产地直采,保证了麻味的纯正、持久和厚重……而在加工香辣型辣椒油时,用纯菜油,采用糍粑辣椒制作工艺,以重庆火锅的炒法,经过三个多小时文火炒制。由此制作出来的辣椒油色泽自然红亮、辣香纯正,而且还不容易上火。”在谈到如何保证吃的时候上面辣的过瘾,而第二天“下面”不会辣的痛苦时,祝世平表示炒料炒好之后要加白酒去噪,就这么简单。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绝色川椒面馆老板祝世平自己制作的剁椒,口感麻辣鲜香。

2、入不入味,是衡量面条好吃不好吃的标准之一。

这家叫兵哥的豌豆面是我来之前朋友推荐的,说一定要尝尝。不过上了的士,司机却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兵哥豌豆面馆价格表。

不以为然。在我一再追问之下,司机终于说出原因,原来是他家的面总是跟调料味道不融合。听到司机的回答心中暗暗佩服连司机都这么在行,成都不愧是美食之都。为了测试这一点,我特意点了一碗干馏。吃过之后感觉果然如此。尤其作为干拌比不上武汉热干面跟赶不上宜宾燃面,香气只能打80分。总体来讲味道还比较正,回味先是咸,接着是苦,最后是甜,最后的最后是干。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麻辣干拌豌杂面。

3、成都人竟然也好一口甜。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洞子口张老二凉粉店

这家甜水面太好吃了,面条粗壮有弹性越嚼越香,特像我擀的手擀面。糖绝对是熬过焦糖,甜味适中,成都人竟然也好一口甜?很意外。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洞子口张老二凉粉店的甜水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甜水面比筷子还要宽、厚,口感筋道、香甜。

4、韩红光顾了6次的面馆确实很有特色。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点点面馆。

韩红光顾了6次的面馆一定是照片挂满了店堂,可是马老板把他和大明星韩红的照片一直保存在手机相册中,从不发到网上炫耀、推销。即便你是他很好的朋友,也只能给你远远的瞄一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点点面馆价格表。

眼。我算是幸运的,能够近距离仰慕一下,不过老板手指滑动的太快,每张照片也只是一闪过。话说他家的面条确实不错,尤其是这碗韩红每次来必点的杂酱面。据称芝麻酱和黄豆酱,两种香气互补、融合的非常好,我的感觉是黄豆酱特开胃,越吃越香,越吃越甜。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韩红爱吃的杂酱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点点面馆马老板正在示范如何拌面

第二阶段第三站重庆:

1、小面的调料由花椒面和芝麻酱组成,不过重庆人追求的并不是芝麻酱的香气。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重庆解放碑旁的花市豌杂面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花市豌杂面师傅正在装碗。

孟非小面在南京彻底凉凉,然而重庆当地热度不减,来拔草的几乎清一色背包客。因为是过早,我只点了碗素面,看上去光滑滑的一坨,掀开面条,碗底露出了芽菜和一推份量蛮足的干干的酱料,拌匀之后两三大口吃完了,确实好吃名不虚传。总体感觉有一种麻香,回味悠长。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花市豌杂面馆的重庆小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拌匀之后的重庆小面。

这样形容,如此这般赞美会不会被人笑话南京人太土,其实人家当地人根本就不吃小面?我住的这家DeepLove江景艺术公寓老板重庆当地人,他告诉我,他们都喜欢吃小面。而所谓麻香,是指小面的调料由花椒面和芝麻酱组成,不过重庆人追求的并不是芝麻酱的香气。

小面有带汤的吗?

老板说汤面会冲淡调料,重庆人还是喜欢干拌的。

2、传说中的板凳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板凳面庄饭点时间人气很旺。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吃面条异地制宜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吃面条因陋就简。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好奇葩!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堪称重庆街头一大景观。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原来重庆人这样吃面,太好玩了。

3、荣昌铺盖面好吃到“老夏越来越不爱南京面条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豌豆米米小吃店

荣昌铺盖面软而有韧性,有嚼劲。最大的优点是先用筒骨、鸡骨熬汤,然后面直接下在汤锅里煮熟。由于每天都熬骨汤煮面,所以口感特别新鲜,鲜香可口,吃到这么好吃的面条我建议南京的老卤面不要做了。这时网上有网友批评说:“老夏你越来越不爱南京面条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从荣昌请来的大师傅正在制作铺盖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豌豆米米小吃店的荣昌铺盖面。

4、当重庆的面和米碰撞在一起会怎么样?

话说18年前南京交家电的马总请我吃工作餐,点了几个菜,主食我要了面,可是我又想吃米饭,于是马总又乐呵呵的给我端来一碗大米饭。那天可能是饿了,我啥话没说一口米饭一口面条的吃了起来,没想到的是,这样吃特别美味,有种很奇妙的满足感,以至于后来的日子里一直喜欢这么吃。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豌豆米米小吃店的炒菜。

那天在豌豆米米,冯老板先是请我品尝他家的荣昌铺盖面,面端上来之后接着上了几盘川菜,说是重庆江湖菜,最后最后最后竟然又端上来一碗大米饭。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豌豆米米小吃店的荣昌铺盖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有网友说,夏老师逛吃逛吃这么长时间收获大大滴,竟然无意中发明了米面混吃大法。

冯老板本应呆在南京打理他的小鲜鲜的,没想到他竟然在重庆,并且通过朋友圈,我们在重庆相见。最让我惊喜的是“米、面”又相遇了。这简直太巧合了冯老板,你怎么这么懂我?

冯老板原五星控股高管,在南京成功推出小鲜鲜之后,又在重庆开出豌豆米米和重庆江湖菜馆,接下来还有一家羊肉汤馆也将在近日闪亮登场。

冯老板做餐饮是个讲究味道正宗的人,凡经营的品种都必须连厨师带食材整体挖过来,所以他开的店都是开一家火一家。

5、重庆的“火锅”涮面也是一绝!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十八梯眼镜面馆。

十八梯大眼镜果然名不虚传,好吃到控制不住。分析认为,牛肉口感好,味精放的多,麻辣鲜香,可能是备受吃货欢迎,名气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原因之二是,这碗面简直等于是在麻辣火锅里涮涮涮涮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十八梯眼镜面馆牛肉面价格表。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十八梯眼镜面馆牛肉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包菜放在牛肉面里很特别。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瞧瞧这碗红油汤底。

6、成都、重庆面条或称川味面条为什么这么好吃?

我的感觉是四川调味料物产丰富,绝大多数烹饪原料四川均有出产,最关键的一点是川人对烹饪原料的驾驭能力超强,他们喜欢将各种烹饪原料混搭使用,烹饪出各种复合味型的美食。

四川商周时期就出产花椒,辣椒传入中国传入四川只不过是近300年的事,然而当花椒遇到辣椒之后,一直让川人香艳至今。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四川省地方志办公室。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四川省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四川省志 川菜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四川省志 川菜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四川省志 川菜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四川省志 川菜志》

麻辣味型,是四川最富刺激的一种味型。主要有辣椒、花椒、川盐、味精调制而成。其花椒和辣椒的运用则因菜而异,有的用郫县豆瓣酱,有的用干辣椒,有的用花椒粉,有的还喜欢加入孜然、鲜椒等,使得麻辣味的构成更加丰富。因不同菜式风味不同的需要,还可以酌加白糖或醪糟汁(江米酒)、豆豉、五香粉、香油、酱油等。特点色泽红润、麻辣味厚、辣而不烈、鲜咸而香。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四川省志 川菜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四川省志 川菜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四川省志 川菜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四川省志 川菜志》

除了麻辣味型,四川还有椒麻味型、家常味型、怪味味型、陈皮味型、红油味型、鱼香味型、酱香味型、麻酱味型、椒盐味型、芥末味型、蒜泥味型、荔枝味型等复合味型等等。

对于重庆小面来说,就包含了胡椒面、芝麻酱、蒜水、辣椒油、榨菜、猪油等数十种调料,而面条的汤底一般为骨头汤,属于动物与多种植物双重甚至多重终极调味的经典,好吃是必然的。

7、重庆小面和担担面有啥不同?

关于小面有两种说法,一是重庆人把所有的面都叫小面,例如牛肉面、肥肠面等都叫小面。二是有的店把小面跟其它浇头面区分开来,就是任何浇头都没有,很便宜。重庆人叫它小面,也叫素面。

担担面发源于自贡,红遍成都。重庆小面和担担面他们的区别,担担面是有臊子的,味道以鲜香、酱香为主。重庆小面调味用的是炸酱加芝麻酱,味道以麻辣为主。


第三阶段第一站郑州:

1、在郑州,手捧这碗面我想到的是,无论是洛阳、开封、郑州,还是安阳、商丘,个个都可以冠以古都的名号,这方土地的文化、历史太厚重,正如这碗烩面第一口汤的感觉。

河南是中国最大的小麦粮仓,而开封则是中国面条文化最兴盛的宋朝时期的重要城市。其中著名的《东京梦华录》就有关于桐皮烩面的记载。虽说开封的辉煌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烩面的炉火并未熄灭。在郑州,手捧这碗面我想到的是,无论是洛阳、开封、郑州,还是安阳、商丘,个个都可以冠以古都的名号,这方土地的文化、历史太厚重,正如这碗烩面第一口汤的感觉。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萧记三鲜烩面美食城

不过话说回来,回到正题,这碗面的汤色如果拿到大南京或者苏、锡、常是无论如何都过不了门的。记得前段时间就有郑州的一品牌烩面去南京夫子庙参加美食展销,奇芳阁老总看见面汤就觉得汤色不对,本以为是铁锅的原因,立马派人去买不锈钢锅。因为在南京的大厨看来面汤应该清澈透亮,不能浑,至少颜色不能发黑发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萧记三鲜烩面结账单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郑州资深吃货称烩面配荆芥才好吃

好在一路走过来,我渐渐明白,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经验去看去观察去体验,但我们不可以用我们的标准去衡量。因为你无法用你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因为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厚重的文化、厚重的历史,每个人又都是自己家乡美食的捍卫者,哪能一种味道一统天下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萧记三鲜烩面

2、小笼蒸面,河南人的家常饭,却是我吃到的最入味的面条之一。

传这种被叫做小笼蒸卤面的面条至少运用了三项较为成熟的烹饪技法。其一是炝锅技法,其二是卤制技法,最后是蒸制法。具体做法是大料下锅煸炒加高汤制成卤。然后再将蒸软的面条浸泡在卤中,捞出后再上笼蒸。有人说这么繁复技术含量这么高的蒸卤面非得高手才能完成,而郑州的美食大咖说,其实这是郑州乃至河南人的一道家常饭。也就是说,这是河南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很普通的一道美味主食,只不过各家调味方法不同味道各异而已。

由南向北从东到西我们发现从最南边的竹升面、到中部的武汉热干面,东面的上海葱油拌面,一直到成都担担面、重庆干馏小面以及郑州的小笼蒸卤面,调味手段一个比一个强,而如果非要给它们排个名次的话,我认为宜宾燃面、武汉热干面、郑州小笼蒸卤面暂且可以入选“中国最入味的面条四强”。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3、炝锅烩面拌着高香口感如同绸缎一样丝滑,这是我来郑州吃到的最好吃了烩面了。我的感觉是,我们用的是骨头熬汤所以清澈透亮,而河南人用肉熬汤所以浑而浓烈,或者说用骨头熬汤是一种讲究,而用肉熬汤可能也是一种讲究。

冲着炝锅二字而来,吃后感觉果然名不虚传:炝过之后汤汁的如龙井一般高香,面条拌着高香口感如同绸缎一样丝滑,这是我来郑州吃到的最好吃了烩面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方城炝锅烩面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方城炝锅烩面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方城炝锅烩面馆的炝锅烩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方城炝锅烩面馆的炝锅烩面

至于汤色浓稠的问题我突然想到我们苏南从前穷,面馆厨师只有用人家餐馆扔掉的鸡骨头猪骨头炖汤熬老卤调味,可人家河南人从前比咱要富裕的多,做一顿面条熬汤羊肉是主食材,下面条的时候的有啥放啥一锅烩,这是隔着长江两地最大的区别。说的更明白一点,我们用的是骨头熬汤所以清澈透亮,而河南人用肉熬汤所以浑而浓烈,或者说用骨头熬汤是一种讲究,而用肉熬汤可能也是一种讲究。

4、在广州吃到了糊涂面,没想到在郑州竟然也发现了糊涂面。之所以如此惊奇,是因为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会做糊涂面,我自己也会做糊涂面。

啥叫糊涂面?我的理解就是面条像汤,汤像浆糊的面条就叫糊涂面。不过你不要小瞧了它,它可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来一些农村老百姓续命的主食。就目前在江苏南通的农村还保留着做糊涂面的传统生活习俗。因为那里多为盐碱地只适合种小麦,后来“旱改水”,但老百姓还是每家一根擀面杖,面粉加水揉成团再擀成皮,折叠后切面最终做成糊涂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老雒阳面馆

糊涂面之所以糊涂是因为手擀面的含水量较高。你可以控制含水量,例如竹升面不加一滴水只用鸡蛋和面,但是含水量低了,擀压很费力气,竹升面必须用屁股坐在毛竹上压面,所以因为含水量高,下出来的面条必然会很糊。但当地人非常爱吃这种糊涂面,我也非常爱吃,因为非常美味非常养胃非常舒服。话说老洛阳面馆的这碗糊涂面内容比南通家常糊涂面丰富的多,例如里面有青豆青菜干丝腐竹胡萝卜丝粉丝以及花生碎等等,因为料太多了更显的“拥挤”糊塌,问题是我把它吃完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老雒阳面馆的糊涂面。

第三阶段第二站西安

1、龙首路这家叫齐月的臊子面,吃后的感觉是口感软糯不失韧性,香气和入味程度跟武汉热干面有的一拼,绝对可以挤进“中国最入味的面条四强”。

龙首路这家叫齐月的臊子面,吃后的感觉是口感软糯不失韧性,香气和入味程度跟武汉热干面有的一拼,绝对可以挤进“中国最入味的面条四强”。最让人惊讶的是人家“西安人根本不吃机器面”,这可能至少是这家臊子面非常入味的主要原因。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齐月岐山面馆。

据说这家店在当地做的很成功,去之前就想好了要深挖一下。当我吃面吃到一半时发现一个店长模样帅哥走来,便“揪住”不放:“你们家的臊子很香,能说说是怎么做的吗?”

“我们请的是岐山的大厨,味道当然好当然香了。”

“墙上那组照片显示你们的面条是手工刀切面,你们面条的量很大能保证全是手工的吗?”

跟我拼桌的一位老西安食客接过话茬:“在西安,面条必须是手工的,不是手工的没人吃。”

“你们这里食客需求真的能左右市场?”

“我们平时家里吃面都是到街上买手工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菠菜岐山臊子面

2、西安城中村的油泼面哪家做的都很好吃。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西安的城中村吉祥巷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吉祥巷的岐山面馆

在@西安小吃呼呼 的建议下我去了其中的一个城中村吉祥巷,在一家叫岐山面馆的小店品尝了他家的油泼面,味道果然周正香甜。老板周广哲说,他原来在西安一家4星酒店做白案,得到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拉条子得先把条子备好。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上客的时候周老板开始拉条子。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拉完了立马下锅煮。

师傅真传,后来自己开店。当问及和面时放了啥东西能使得面的韧劲这么强时,周老板说,和面时只放了盐,当面、水和盐的比例多少是关键,否则拉不起来。在谈到醋,是不是一定要用陕西老陈醋时,老板表示,他们用的是岐山生产的臊子面专用醋。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我点了一碗拉条子做的油泼面。

3、biangbiang面(裤带面)、蘸水面有什么不同?

北方人喜欢从面条的形状上区分面条的种类,而南方人习惯用浇头命名面条。按照面条形状分类,北方号称有几百种甚至上千种面条;按照浇头的种类命名面条至少有几十种,前不久苏州申报非遗,面条的种类就达到了120种。当我们换个角度,从调味的角度来看,北方的面条只有几种,江南甚至只有老卤面一种。北方的分类方法仅局限于半成品,对于江南的来说虽然是拿成品说话,但味道的本质是老卤。例如大肉面跟小排面,只不过浇头不同而已,味道的本质仍然是永远不变的老卤。

所以我们用味道去区分面条的种类会相对贴切一点。那么在西安,究竟什么是biangbiang面?什么是蘸水面?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周老板说,蘸水面就是臊子不一样。“我们用西红柿做成汤臊子,然后蘸着吃。biangbiang面可以油泼、臊子干拌的,炸酱的,臊子干拌、炸酱二合一的都可以做。”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蘸水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臊子面。

至于臊子,无非是肉丁加各种丁一起烹制。不过据说在西安又分关中臊子面和岐山臊子面两种。前者肉丁是腊肉,后者是红烧肉。一个是酸辣味的,一个是咸鲜口的。

第三阶段第三站兰州

1、兰州第一碗面竟然艳遇“过桥”。

刚才我们讨论了面条的种类,现在我们来看看兰州拉面。兰州拉面由细到粗分为一窝丝、毛细、细、三细、二细、二柱子、韭叶、薄宽、大宽和荞麦棱子。所以如果要按照形状分,兰州拉面至少有10中,但这样分显然不能切中要害。更引人关注的是,在兰州,不管面条粗细都叫兰州牛肉面,而不叫兰州牛肉拉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安泊尔餐馆。

接下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兰州牛肉面。话说在去西安高铁的路上还在跟司机@臭臭 聊的热火朝天,说重庆、西安的牛肉面基本被辣椒面或臊子的味道覆盖,根本吃不到牛肉的香气,面里放牛肉或者放猪肉没太大区别,如果面条和牛肉分开放,类似于苏面的过桥,这个问题便不是问题。没想到几个小时之后,在兰州黄河边的这家安泊尔面馆,过桥牛肉面已经呈现在眼前。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牛肉面的过桥浇头。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兰州牛肉面。

既然是过桥,当然先吃牛肉。嚼一下两下,没感觉。嚼第三下味道缓慢的在你舌尖上释放,低调而高雅,然后是越嚼越香,高雅达到顶点。必须喝口汤吃一筷子面条,然后再吃牛肉。很快,牛肉和一碗拉面全部干完。吃完之后满嘴回甘,幸福满满!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拉面的韧性特别好。

2、这是一座人人都会做牛肉拉面条的城市。有网友说,兰州人对牛肉拉面的爱好超乎想象。

这里的居民一周顶多吃两到三次米饭,其它时间必须是面。出租司机说,他们通常喜欢吃炒面或卤面,多数时间还是在家里自己做。上街买一坨和好的面团,自己拉条子。有时也会买牛肉买散装调料自己熬汤最牛肉面,口味比店里跟和自己的口味。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老溝沿老字号牛肉面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老溝沿老字号牛肉面馆。

“你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会自己拉条子?”

“会啊,很简单啊!”

太厉害了这是一座人人都会做面的城市(年轻人除外)这是一座把面做到极致的城市!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老溝沿老字号牛肉面馆价格表。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老溝沿老字号牛肉面馆牛肉面

@绝色川椒美食达人 说,兰州人对牛肉拉面的爱好超乎想象,哪怕是有钱人有地位的人都一个样,早晨吃拉面时,或面壁吃面,或坐门口小矮凳上,或蹲在门口。吸溜吸溜吃得照样带劲,不得不服。

4、名扬德国、意大利的兰州牛肉拉面第四代传人马文斌专门为我展示他的绝活拉面制作工艺。

马文斌18岁学徒,40多年来任劳任怨的只做这一件事,面团在马文斌手中就像变魔术一样,眨眼之间就被拉成了大宽、宽、细、二细、三细、毛细等粗细不等的面条,出神入化的技艺令人赞叹!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兰州拉面大师马文斌正在表演拉面技艺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兰州拉面大师马文斌正在表演拉面技艺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兰州拉面大师马文斌正在表演拉面技艺

5、技术到了极致就是艺术!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金鼎牛肉面馆。

从前师傅带徒弟都是口传心授,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副会长张自强告诉跟着老夏吃遍南京,协会成立后收集整理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文件并已实现制作标准化。例如在和面时制作要领是“三遍水、三遍灰”,然后是“蹬、翘、揉”。其中对揉的要求一定要做到“九九八十一揉”。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马文斌的徒弟正在表演九九八十一揉。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马文斌说,揉不好面,就做不出一碗好面。

图为马文斌大师的徒弟正在表演“九九八十一揉”。揉面力气要大而且每天要揉八九十斤甚至上百斤面辛苦不说,大家看这“九九八十一揉”揉出来的造型如同优美的绳纹,抑或是秋高气爽的蓝天漂浮的祥云。有没有?

6、讲究原汁原味和南京惊人的相似。

汤头是一碗面条的灵魂。兰州市牛肉拉面协会副会长张自强告诉跟着老夏吃遍南京,首先要选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兰州市牛肉拉面协会副会长张自强。

择甘肃本身饲养的黄牛或牦牛。炖牛肉汤一定要中火慢炖,并将之前浸泡牛肉的血水倒入其中,不断劈去浮沫。这样炖出来了汤头才清澈、透亮。口感周正,味道清爽、甜润。另外炖汤是不可以放太多香料,尤其是五香八角。这样才能充分凸显牛肉的原香,这点竟然跟相隔千里的南京竟然的相似。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炖汤是不可以放太多香料,尤其是五香八角。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炖牛肉汤一定要中火慢炖,并将之前浸泡牛肉的血水倒入其中,不断劈去浮沫。这样炖出来了汤头才清澈、透亮。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金鼎牛肉面馆炖的牛肉汤口感周正,味道清爽、甜润。

我的感觉是,兰州牛肉面是全中国的三好面条,其中一好是浇头好,二好是汤头好,三是面好。

第三阶段第四站太原

1、和兰州牛肉拉面清冽的汤头浓烈的辣子相比,陕西太原的这碗番茄三鲜刀削面突然变得平和了许多。

和兰州牛肉拉面清冽的汤头浓烈的辣子相比,陕西太原的这碗番茄三鲜刀削面突然变得平和了许多。山西刀削面非常有名,而我不远千里而来,最感兴趣的是调味的手法以及它独到的地方。昨晚太原的出租司机@小王 自己就会做各种面条,而其最通常采用的也是他最爱的调味食材是西红柿加土豆,所以我在这家顺溜连锁店叫了一碗番茄三鲜,工艺简单,家常味,全世界的吃货都能接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太原食品街。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顺溜削面馆。

山西境内多产花椒。五台山大红袍花椒,以个大、色红、味重而走俏。椒籽可榨油,椒叶当菜食用。山西大葱、大蒜、胡椒、鲜姜、茴香也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然而据@小王 介绍在面馆吃面,辣油和醋都是选项,想吃自己加。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顺溜削面馆番茄三鲜面。

2、以“植物食料为主”的山西人青睐的是植物的原味,追求的是麦香。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太原面食店。

山西人的传统饮食习俗,从结构内容上说,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晋西北以莜麦、荞麦、豆类、马铃薯和黄米为主要食品;晋中则以小麦为主,辅以高粱、玉米、谷子、豆类;晋东南的食品主要是玉米、高粱、豆类和少部分小麦;素有山西粮仓之称的晋南则以小麦为主要食品。粮食的种类与制作成为各地人们日常生活特点的重要标志之一。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剔尖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揪片子。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包皮面(夹荞麦)。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玉米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荞面圪饦(猫耳朵)

图中所示的套餐就有白面做的包皮面、小揪面和玉米面,以及抿虼蚪以及荞麦面做的猫耳朵。最震撼的是六碗面条六种造型,而且吃法也完全被颠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6种面套餐。

山西资深吃货、知乎山西美食写手@壳子人对跟着老夏吃遍南京说,山西人家里吃顿饭都是现炒两个菜,再下碗面,端上桌之后菜是菜,面是面,面里啥都没有,就是一碗光光的面。(不像兰州牛肉面追求汤头的美味,也不像西安面条要加上臊子或油泼辣子,更不像南京苏州的面条必须要有浇头)吃的时候先吃菜,最后吃面。目前在一些老店中仍然保留了这样的吃法。

点一两个小菜,随便点碗面应该是最贴近山西家庭日常吃面的方式。至于这种吃法得以延续,我觉得一向以“植物食料为主”的山西人青睐的是植物的原味,追求的是麦香。这是我来山西太原最大的收获。

壳子人称,山西是面料和制法集大成之地,且保留着面饭就菜的家庭主食传统正餐形式。

3、亲眼观赏了剔尖儿的精彩表演大开眼界。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恒昌剔尖馆。

我在这家菜场旁边的小餐馆亲眼观赏了剔尖儿的精彩表演大开眼界。不过在太原人看来这只是小菜一碟,没有什么好神奇的,因为山西面的加工手法多达几十种,例如削、拨、掐、剔、抿、拉、扯、铲、切、压、漏、擦、流、挠、揪、碾、捻、捏、搓、刨、推、栲、奓、剪、夹、摇、挤、握、拍、搅、捣、拖、磨、拌等,剔尖儿只是其中的一种。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这家面馆的大厨专门为我表演了剔尖技艺。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只要一根筷子就可以剔尖,看上去非常简单。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这家店的大厨是不是很帅?

另外还有一种更厉害的叫砍。太原的@小王 说他们一家子都会做刀削面,最厉害的是他父母,可以不用面刀,而是直接拿菜刀砍面,太厉害了太原人太厉害了@小王 说,砍出来的面比刀削的还要筋道,好吃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剔尖面烹制的臊子面。

4、山西古老的饸饹面。

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地方干旱缺水无法种植小麦,所以种植荞面并成了当地人的主食。问题是荞面一点韧性都没有,必须用挤压的方式才能成型,所以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这种压面机。有相当多的学者以及考古专家表示这种机械发源于我国的山西,而越南以及我国南方的部分地区老百姓并不认同。不过不论如何这种东东在小麦和水稻的冲击下恐怕早就进入博物馆了,然而在山西或是某座城市的街头仍然在不停的运转。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饸饹床。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大厨正在压制饸饹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这是成都一家荞麦面馆制作的饸饹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荞麦面经过压制之后韧性大大加强,但筋道程度远不如小麦面。

在重庆工作的山西壳子人告诉我,其实在山西几乎每家都有这样压面机见图七图八。山西已经形成从原料、制作加工到食用的完整的面条体系,山西人吃饭就是吃面,吃面就是吃饭。所以即便在外地工作到处跑也要随身携带更方便实用的网上可以购买到的最新款压面机,以便随时充饥解馋。厉害不?长见识不?简直太厉害太长见识了!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这是白面压制的饸饹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白面压制的饸饹面口感不错。

第三阶段第五站北京

1、北京海碗居的炸酱面不错,酱香,面条软硬适中比较入味。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北京海碗居的杂酱面。

2、和武汉热干面相比,北京炸酱面属于冷拌面,味道不同,口感差异较大。这可能和两地的物产以及食俗相关。

五、小结

1、南北差异:(1)广人以面性热,不以面为饭。而在山西、河北大多以面为饭。我们仅从山西几乎每家都有饸饹床等工具便可看出面条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有多高。

(2)粤港澳是菜肴最发达的地区,但面条跟菜肴几乎没有关系。江苏菜系比较零散,不团结,在全国范围内形不成拳头,不像粤菜那样强大,遍地开花。但南京面条和菜肴结合的最紧。在南京、苏州、杭州等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面条师傅不仅是白案高手,同时还是红案专家。例如苏州的虾仁爆鳝面、常熟的炒浇面、南京的小排面、大肉面,杭州大肠茄汁拌川、肉丝豆腐干拌川(指面条在沸水中汆熟,和浇头搅拌,则成拌川。)等等。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苏州虾仁爆鳝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杭州大肠茄汁拌川。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肉丝豆腐干拌川。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南京大肉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南京脆鳝面。

江南人吃面可以点双浇面,例如虾仁加小排等等。浇头的丰富性也是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

2、放眼全国,两河流域的面条都很棒。两河是指黄河和长江,我尤其喜欢两河流过的大城市的面条。例如长江穿过的重庆小面、武汉的热干面、南京的大碗皮肚面;穿过黄河的兰州牛肉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南京的老太皮肚面

行走18座省会城市吃遍大半个中国只为探寻一碗面的美味秘钥完整版

皮肚面加小排。

3、味道地图:(1)粤港澳属于口味清淡的区域。(2)江苏部分城市和兰州以及太原属于原味区。其中太原、河北以及北京属于未烹原味区。(3)成都、重庆以及西安属于辣味区。南京、郑州、太原、兰州等属于微辣区。(4)西安、太原、郑州属于微酸区。(5)上海、苏州属于甜味区,南京属于微甜区。

4、中国最入味面条的入味秘钥:武汉热干面、宜宾燃面、西安岐山臊子菠菜面、郑州蒸笼面、兰州牛肉面。他们共同的特点要不都是手工制面,大大提高了入味的程度。要不就是制作上狠下功夫。例如武汉热干面有两次入味的工艺,郑州蒸笼面也是要有两次入味两次蒸制的过程。上面我们提到皇冠小馆的竹升面,捞面的时候有一个淋油、淋酱油的过程,而北京炸酱面全然没有这个过程。

5、浇头:肉切成肉末叫做炸酱面,切成丁叫做臊子面、切成大块的肉叫做大肉面。肉末或者说炸酱的主要功能是调味,臊子兼而有之,大肉则完全是一道大菜。这也是南京、苏州面条与成都、重庆、西安不同的地方。

六、寻源

走了那么多的城市,吃了那么多面条,其实我的面条之路才拉开序幕,我的面条之路才刚刚开始。

让我们回到开头提到的《面条之路》一书,从新疆乌鲁木齐火焰山出土的3000年前面条,断言新疆是世界面条的发源地。但书中同时提到青海喇家出土的那碗用小米做的面条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了。也就是说,在面条之前就有了粉条,那么面条是不是由粉条演变而来?问题是《面条之路》拼命考证推测粉条由面条演变而来,那么究竟先有面条,还是先有粉条?面条究竟是什么时候诞生,发源地究竟在哪里?韩井遗址发现水稻新石器时期距今8500年至7500年的水稻种子,这为粉条的形成时间提供了重要支撑。

小麦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栽培历史已有1万年以上。中亚的广大地区,曾在史前原始社会居民点上发掘出许多残留的实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小穗、籽粒,炭化麦粒、麦穗和麦粒在硬泥上的印痕。其后,从西亚、近东一带传入欧洲和非洲,并东向印度、阿富汗、中国传播。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就已广泛栽培小麦;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欧洲的希腊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前苏联的外高加索和土库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公元前2000年在中国,都已先后种植小麦。据说中国的小麦是由黄河中游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殖民者将小麦传播至南、北美洲;18世纪,小麦传播到大洋洲。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

汤山猿人化石是个大鼻子,新疆出土的也是高鼻梁,据说3000年前就是这个高鼻梁把小麦种子带到了中国。话说中亚、西亚以及欧洲人想到了用小麦制酒制面包,为何没想到制面?既然能把小麦种子带到中国,为何不把制面技术带到中国,也不把制面包制酒的技术带到中国?丝绸之路中国把丝绸、陶瓷、茶叶以及所有的宝贝都带到了西方,而西方人为何只带来了种子?

自古以来引进中国的物种有很多,其中麦子是最成功的一个。这不单是指麦子的种植面积大,食用人数多,而且是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影响到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

所以弄清楚小麦的起源及栽培的历史,对于研究面条至关重要。不过我不是考古工作者,也不是学者,但我会带着问题去旅行,带着玩儿的心态去追本溯源。

因此,接下来我的面条之路将行走在各大博物馆之间或考古现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